契丹族,这个曾经建立强大的辽王朝,统一了北方,对中华民族古文化有着重大贡献的民族,他们所留下的历史遗址,正成为人们去揭示这个民族兴衰历程的重要线索。
2003年通辽吐尔基山辽墓出土的契丹女尸一时闻名全国,但是上世纪80年代乌兰察布市辽墓出土的契丹女尸却很少有人知道。
如今,这具神秘的契丹女尸就存放在乌兰察布市博物馆。这具千年女尸出土已三十多年,目前保存完好。
上世纪80年代,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固尔班乡豪欠营村许多村民以盗挖古墓为生,后来在挖掘古墓中死了一个人,村民们认为这是鬼神作怪,从此以后就没有人再挖盗古墓。
据了解,当时刚刚成立的乌盟文物站(今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得知这一情况后,经调查认为这是一处辽代墓葬,有10座。地表盗坑累累,散落着许多灰色墓砖。
1981年10月12日,以自治区文物工作队陆思贤为领队,乌盟文物站全体职工为队员的考古发掘队,在对察右前旗固尔班乡豪欠营村湾子山编号为六号的墓葬进行了发掘后,惊讶地发现,有具契丹女尸熟睡其中,她被专家们称为“千年古墓睡美人”。
当时馆长李兴盛说,这六号墓20世纪70年代曾经被盗掘过,因当时没有挖到墓室而没被盗墓者破坏。
文物考古者先从墓道开始发掘,并找到墓门,当进入墓室发现墓内淤土为异常潮湿的细沙土。墓葬由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室平面南北长2.12米,东西长2.2米,墓底至墓顶高2.26米;墓壁均为加工过的石料券砌,墓室地面均用灰色沟纹砖铺砌。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淤土中发现了白釉瓷盘、白瓷碟等文物。
然而此时,人们感觉到墓室弥漫着令人难捱的腐尸味。这种浓烈的味道在以往发掘辽墓墓葬中未曾出现。紧接着,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重大考古发现让在场的所有考古人员目瞪口呆:在墓室北壁的尸床上,头向北,面向东南,正对着墓门,侧身躺着一具古尸,她右手贴在腰部,左手很自然地放在胸前,右脚稍向后,头枕木枕,面部由表情安祥的鎏金面具所覆盖。
这个鎏金面具,两眼微合,鼻子瘦长,柳眉小口,两颊丰润。这具契丹女尸身穿铜丝网络,表现出浓郁的辽代契丹族葬俗,证实了契丹族“用金银为面具,铜丝络其手足”的“贵人礼”。
女尸呈自然安详侧睡的姿态,像正在做着一个不愿醒的美梦。这具尸体两臂丰腴、双腿肥硕,胯骨与臀部宽大,腰部紧束。加之右鬓角上的一朵展翅欲飞的蝴蝶结,更显得美丽端庄。在出土时,棕红色的皮肉尚有一定弹性。
对于当时女尸身上佩戴的玉器及发式,馆长记忆犹新,“在女尸左侧腰部,置木制刀鞘一件,有两把玉柄铜刀插入其中。其身上穿寿衣,因时代久远,多已残朽,有绣花丝棉外衣、轻罗短衫、绢裙等10多层。这批衣物为研究契丹族的服饰提供了可靠资料。同时女尸头戴帽状巾帻,巾帻由4层丝织品组成,内絮丝绵。”文物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逐层脱下,露出了女尸浓密乌黑的长发。这是契丹妇女发式的首次发现,对研究契丹妇女的头发样式提供了实物依据。
契丹女尸已经出土三十多年,如今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在当年却引起了轰动。当时契丹女尸出土在全国尚属首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自然博物馆、公安部一二六研究所、中国军事科学院等科研单位的病理专家、教授参与了对契丹女尸的解剖,进行了生理、病理、生化、骨骼、细胞、人类学等十几项化验,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科研资料。
当时的馆长李兴盛回忆,经过对契丹女尸测量和检查,其身长为160.9厘米,生前体重为56至61千克,脑容量为1383毫升,血型为B型。从契丹女尸口腔牙齿的检查情况看,契丹女尸的年龄应该在25岁左右。而对于这位契丹女人的死因,专家们普遍认为,从其阴部所垫的裆布上有大面积的血污看,不排除有大出血而亡的可能。但在女尸胃里,发现了大量的砷化物(砒霜),更有可能是中毒而死。时至今日,这位契丹女人究竟是怎么死的,专家们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
馆长说,科研工作者对契丹女尸做了生前面貌的复原。复原后的契丹女尸,亭亭玉立,栩栩如生。她身着契丹服饰,表情端庄而秀美。从面部特征看,具有明显的蒙古人种特点。而对于这位契丹女人的身份,考古人员依据其墓室条件、服饰、随葬品等方面进行分析后认为,她绝不是辽代皇族的成员,极有可能是当时的一个富家小姐。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
吕蒙正故里位于洛阳城东南10余里偃师市西南佃庄镇(现属伊滨区)相公庄村。北宋名相吕蒙正(944~1011年),洛阳人,幼贫苦读,孜孜好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进士及第,为将作监丞,通判昇州,不数年...
“飞山庙”曾经是城步常见的一种庙宇,也是中国中部和南部过去常见的庙宇。可以说,在过去,凡是有杨姓人聚居的地方,就有“飞山庙”。这种庙宇一般都二至三进的单层四合建筑,体积宽大,屋面盖青瓦,挑檐翘角;屋内...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