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是人生大事,一对夫妇从议婚到结婚过程历时长,活动项目多。建国前还夹杂不少迷信因素和封建宗教意识。
旧社会根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传统,首先是男方请媒人向女方家长提出议婚。女方忌讳作议婚发起人,即使有意也得请人向男方启发暗示,让男方主动提出。议婚前或议婚过程中,男方总想看看女方本人,多由媒人或其他亲友带至女家或其他场合彼此窥视一下,叫作“相亲”。女方家长开明者一般也征求一下女儿意见。双方“相中”或勉强同意,则交换“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推算,叫“合八字”,如无“冲克”即可定婚约;否则,可能告吹。
建国前,还有少数男子长相丑陋,怕女方相不中,便请人代替,叫做“打桩”,结婚时即使露馅,但生米已成熟饭。
婚约议成即择日订婚,俗称“过庚”。男方将生辰八字写在大红帖(叫做庚帖)上,配以衣物、酒肉、糖糕等礼品和戒指等信物,送给女方,男方本人大都一道去,称新女婿上门。女方除回自己生辰八字的庚帖外,还要配以鞋袜衣帽及粑、馍、圆子等食物,让男方带回馈赠亲邻。双方家长或兄妹也有互相上门习俗,要办酒宴、赠礼物,时间不定,婚前、婚后均可。
订婚后双方即成亲戚。此后每逢端午、中秋、春节三大节日,男方都要向女方送衣物酒肉和节日食品,叫“送年节礼”。
婚前三天男方要向女方送一份丰盛的礼物,包括女用衣物,供新娘婚期穿用;鱼肉烟酒及大米若干,供女方办送嫁喜筵用;饼子或糯米粉粑,大户人家还讲究“千粑只猪”,供女方分送亲友,受赠者必须加倍回赠礼物或礼金陪嫁;还包括香烛鞭炮,供新娘离家时辞祖祭祀用。这次大礼叫“辞家礼”或“香火礼”。
新婚前几天,女方要择吉日“开脸”岳西也叫“扯脸”(用线绞去脸上绒毛,表示由姑娘成为少妇)。婚期前夕,女方家庭要宴请有关亲属劝嫁送行,并整理“嫁妆”。婚期当天还要设宴招待男方迎亲者和亲友邻里。新娘在房中梳洗完毕后,先辞祖先,再拜父母及其他长辈,长辈还要给银钱礼物。新娘离家登轿时,脚下要垫红毡。旧俗认为女子出嫁带走娘家尘土,会使娘家贫困。新娘登轿时和头天晚上都要哭,既是感情流露,也是图吉利,俗谓“哭嫁、哭嫁、越哭越发”。陪新娘到婆家的一般是喜娘(年长亲属,善于应酬,以便照应新娘)和兄弟。
过礼、陪嫁 迎亲日的上午(或前一天),男方要给女家“过礼”,一般尽量摆阔,以争体面。寻常市民为“边猪坛酒”(半边整头猪肉、一坛酒),外加鲜鱼、活鸡、糖包、龙凤饼、衣服、首饰等物,多少不限。用“春箱”(两人抬的木制大抬箱,可向轿行租用)抬送,媒人亦陪同去女家。女家酌予糕点,以示回礼。女方父母若嫌礼物少了,责骂男方,男家也只好忍受,此谓“抬头嫁女,低头娶媳”。贫苦人家过礼,最少也要拎个腰篮礼,做两套新衣。女方嫁妆也用春箱抬到男家,一般平民嫁女陪“三盆两桶”(面盆、澡盆、脚盆和提桶、马桶)、一铺一盖(被褥),外加衣物若干。富有者另陪箱、柜、四季衣服、金银首饰、各种日用品和化妆品,箱子底下放有“压箱钱”,甚至还有陪田地、房屋契约的。最贫苦人家也要陪所谓“一头”(梳头盒)“一尾”(马桶),另做两套生布(布料未下水)裤褂让女儿穿到婆家去。褂裤要用条子布,忌用格子布(格与隔谐音,不吉利)。不论嫁妆多少,都要有一盏灯(曰“万年灯”)、两双鞋(曰“男女同鞋”)、一对碗(曰“衣禄碗”)、一个马桶(曰“子孙桶”)。
迎娶花轿由男方准备(小户人家用软篮代替)。新娘到家后要请两位有“福气”(即儿女双全、家境较好者)中老年妇女搀扶至堂屋举行典礼:拜天地、拜祖先,拜公婆和夫妇对拜。进入新房(又名洞房)后坐帐吃喜蛋、喜枣。家中举办的宴客喜筵必须等婚礼结束后才能开始,洞房中新婚夫妇要饮交杯酒。晚间亲朋还要“闹新房”,向新人出难题,逗笑取乐。间或还有人恶作剧,入睡后偷听房中动静,叫“听新房”;甚至有人偷走新人衣物,叫“偷新房”,第二天要挟新人赎取。还有人用红颜料涂在新人父母或其他亲属脸上,谓之“福星高照、红光满面”。即使是恶作剧,因“新婚三天,不分大小”,主人家也不便计较。
第二天一早,新婚夫妇梳洗后双双到堂屋“拜亲”,先拜公婆,再拜叔伯长辈,长辈要包“见面钱”。再向平辈弟兄姑嫂奉揖或鞠躬,新娘行裣衽礼。堂屋大厅摆筵席酬谢宾友,新郎须到每桌谢席。
新婚第三天一早,由姑嫂陪同,新娘到厨房“参厨”,洗手切点葱蒜青菜,在灶内点个火,如此走个过场即可。
第三天上午,新婚夫妇乘车轿到女家探视父母,叫“三朝回门”。女家放鞭炮,设筵席款待娇客及亲友。新婚夫妇下午赶回,不能在女家留宿,否则认为对女家不吉。
五四运动以后,青年知识分子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兴起自由恋爱之风,婚姻仪式有不少已冲破传统习俗。尤其在北伐以后,城区少数知识分子时兴“文明结婚”,仪式仿欧美婚俗,婚仪地点或租用大旅馆,或借用机关会堂,用糕点、糖果、烟茶招待来宾,轿车取代迎亲花轿。新娘剪短发、穿旗袍、披婚纱、捧鲜花。婚纱由两位女童牵托,跟随左右。新郎西装革履,戴礼帽。新人皆佩金字鱼尾飘带的大红绸花。婚仪请有声望长者证婚,双方父母主婚。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