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北京的历史建筑(古塔)(4)

骏桀君2023-08-01

天开塔

天开塔位于房山区岳各庄乡天开村南里许。建于辽代。塔南向,坐落在山岗中腰,为八角形3层空心楼阁式,高约15米。须弥座装饰斗拱,束腰浮雕团龙、行龙等。塔身4个正方向每层均开发券的拱门,其它4面则辟为直棂假窗。每层檐均装饰斗拱。塔刹已毁。塔内设中心柱,柱与外墙之间是回廊。上下各层有爬梯贯通。

燃灯塔

燃灯塔位于通县北城,大运河北端西畔。据县志载, 此塔始建于北周,唐、元、明诸代曾予以维修。砖木结构,密檐实心,八角形13层,略有收分。原高48米,围44米,须弥座,双束腰,每面多嵌精美砖雕,下腰置二龙戏珠,上腰设三壶门,内镶仙人,各角雕力士披甲顶盔。此塔距潞河 数百米,然其影垂映河中,故乾隆帝有“郡城塔景落波尖”诗句。康熙十八年(1679)地震,其身倾圮,发现一颗佛牙与数百粒舍利;1900年,八国联军占据通州,对塔进行破坏;1976年唐山地震受损。

1985年9月重修,塔刹增高5米,添相轮二、圆光一、仰月一、宝珠四,添设避雷针,重修塔顶莲花座及各层塔檐,补铸铜铃,按原色油饰。

冶仙塔

冶仙塔位于密云县城东北4公里的冶山上,原有一座普济寺,寺塔称冶仙塔,又叫“冶塔仙灯”。是密云外八景之一。冶仙塔初建于辽代重熙八年(1039)。塔高约8米,平面呈八角形,塔身分上、下两层,每层各有一拱形券门,门洞朝南,周围有砖雕假窗和砖雕花饰。塔基、塔身、塔顶全部为砖雕仿木结构。相传高僧季小唐在塔内修炼之时,夜晚塔顶处常有串串红灯照耀,所以称冶仙塔为“冶塔仙灯”。

万佛堂花塔

万佛堂花塔万佛堂孔水洞的组成部分。花塔建于辽咸雍六年(1070),是中国现存准确年代最早的花塔。塔坐北朝南,砖结构,通高约24米。下部平面八角形,上部呈笋状。须弥座高5米,笋状塔身,下侧嵌镶两层楼阁。往上至顶是佛龛,内各供佛像。每龛下,均有伸头向外的砖雕吻首或大象的头。

圆正法师塔

圆正法师塔位于门头沟区。金皇统六年(1146)建。砖塔平面呈六方形,高10余米。束腰塔座高2.5米,上环列青砖雕刻莲瓣约以百计,上承塔身。塔身上部每面雕如意头4个。塔身上为三层叠涩密檐,密檐上为覆钵承托的十三重相轮,收拢为尖状,轮顶为一直径尺余的空心铁球。球间穿出一高2米余的铁杆为塔刹,附件已散失。塔铭由 金代著名高僧希辩撰文。此塔系密据塔向覆钵式塔形制演变的珍贵例证,为国内所少见。

无碍禅师塔

无碍禅师塔位于大兴县榆垡镇履磕(里河)村内。原有古刹灵言寺。寺西南角处遗留元至元九年(1272)建造的砖塔一座,是名僧无碍禅师之墓塔。塔南向,六面形实心,密檐六层,全部以砖仿木构建,残高约10米。塔座须弥束腰,上仰置莲花瓣,座周雕刻佛像。塔身正面刻棱格门窗,上部嵌石刻塔铭。塔上部重檐,每层檐下出斗拱三攒,顶为莲花瓣,上置石质葫芦形塔刹。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

白塔庵塔

白塔庵塔在中国画研究院内。20世纪40年代此处有庵因塔而名。相传明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逃出南京,削发为僧,晚年来到北京,死后葬于西山,并建衣钵塔,塔讹称建文帝衣钵塔。塔高25米,为覆钵式,塔基为单层须弥座,座上为6层雕刻而成的仰莲,塔身四面均有佛龛 (眼光门),十三天由环形石料垒筑成。塔身为青砖所砌,塔刹部位安置着两吨重的铜制华盖和宝瓶。

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平谷县东高村镇东高村东500米的山顶上。明代始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重修。塔为六棱实心,共分三层,通高8米,南北各有一块石刻镶于其中,是平谷县现存唯一的古塔。

姚家寺塔

姚家寺塔位于石景山区卢师山八大处证果寺以东l公里。塔高约10米。为八棱七级,塔旁为汉萍禅师墓。

姚家寺即圣水寺,或曰胜水禅林。因该寺水井水质纯正,而得名。

峰香公寿塔

峰香公寿塔位于丰台区王佐乡瓦窑村和栗园村之间。明嘉靖年间建。瓦窑村南栗园村北原有密檐式塔十数座,俗名乱塔寺。

在抗日战争期间,塔群遭日军拆毁。今存一座7级砖砌密檐塔,为明代万寿寺的主持和尚寿塔。塔高约15米,直径约5米。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