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渔雁民间故事是一批特殊的渔民群体“古渔雁”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学,不同于一般海岛渔村的民间文学,深受鲜明的渔雁生计特点和原始文化遗韵深刻影响,是对生活、习俗与传统、信仰与文化创造等有全方位的反映,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内容原始,变化较少。
“古渔雁”指的是没有远海捕捞实力的打渔人,他们只能像候鸟一样,沿着大海的水陆边缘迁徙,在江河入海口的滩涂及浅海捕鱼捞虾,古渔雁沿袭是一种不定居的原始渔猎生计,以辽河口二界沟自古为主要的落脚地,故辽河口民间称其为“古渔雁”。他们在几千年的迁徙中,饱尝了大自然风雨的洗礼和潮浪的淘练,形成了宝贵的、沉淀深厚的渔雁文化。
之所以将这些打鱼人称为“古渔雁”是因为在盘锦二界沟的辽河入海口处,每年春天都有从外地赶来捕鱼捞虾的人,然后在深秋时节他们又返回各自的故乡,他们就像候鸟一样,不停地沿着海边南来北往地迁徙着,追捕猎鱼。所以,人们就把古代这些春来秋往有规律生活的打鱼人叫做“渔雁”。
盘锦大洼县二界沟古渔雁口头文学记载了人类祖先在大自然的恩赐、制约下曾经的迁徙渔猎生活,到了半定居的渔猎时期和定居的农耕时期也没有停止。古渔雁行踪,在我国及世界沿海江河入海口早已绝迹,惟独在辽河入海口还保留着,堪称人类远古渔猎活动的活化石。
古渔雁民间故事主要流传于辽河口海域二界沟,其内容主要包括古渔雁始祖崇拜、古渔雁海神崇拜、古渔雁龙王崇拜、古渔雁祭祀和庆典、古渔雁渔具的起源和演变等。历史上,生活在境内二界沟一带的渔民,世世代代春来秋去,像候鸟一样南北迁徙,正是这古老而富有生活体验的群落,演绎了盘锦海域及沿岸这些内涵丰富、神奇美丽的渔雁文化,古渔雁民间故事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古渔雁民间故事以口述史的方式,比较完整地记述和反映着这一古老的人类文明,其神话、传说中的原始性,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古渔雁文学中关于古代渔具、造船、航海、加工的经验和技术的传说,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而古渔雁文学中体现的敢于冒险、敢于开拓新航线、敢于发现新渔场的开拓精神,更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对强化海洋意识、发展海洋经济、净化海洋环境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古渔雁民间故事蕴藏丰厚,近年来,当地文化部门曾挖掘、采录有近千则揭示和反映原始渔捞生活的神话、故事和传说,并搜集渔歌一千余首。
古渔雁民间故事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海捞史,也是一部沟通中西文化的组成部分,堪称中华民族海洋文明的一朵奇葩。
2006年,古渔雁民间故事被确认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则亭(1944年—),男,汉族,辽宁盘锦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渔雁民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刘则亭是“古渔雁”后代,从小就在祖父、外祖父、父亲、母亲及老一代打渔人那里听取了大量关于“古渔雁”的民间传说故事, 并从1970年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收集、整理与记录,先后出版了《渔家的传说》等书籍。他至今已能讲述1200多则“古渔雁”民间故事,语言生动质朴,并穿插一些渔歌、号子,以增强故事的表现力。他还注重收集船锚、海碗等实物,使“古渔雁”民间故事有可依托的物质载体,并以此为基础,成立了辽河口“古渔雁”文化遗产博物馆。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
西马村,是明代雁门关所辖的古堡之一,旧称永和堡,现在该村东堡门上方的明代石雕门额依稀可辨,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距鹿蹄涧村约5公里,现居人口中百分之七八十为杨姓。...
鱼的价格有高有低,并且鱼也遵从物依稀为贵的市场,越是难以捕捞到的鱼,越是名贵,很多人对于名贵的鱼都非常地向往,或是吃,或是把它们当作宠物养,知道能满足自己地需求就很满足了,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那些名贵地...
图瓦卢传统用餐方式乃保留原始的手抓法,不使用刀餐汤匙等餐具,客人席地而坐,地上铺满林投叶编制而成的手工席子。食物放置于长桌上,取食方式类似西方的buffet,由客人自行取用。土国传统男尊女卑,并重视长...
在农村流传着一种说法,那就是“母鸡打鸣,家有不幸”。古人认为,家里养的老母鸡学着公鸡的叫法,开始打鸣时,家中就会有不幸的事情发生。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将学公鸡打鸣的母鸡找出来,将它杀掉。古人认为鸡血辟邪...
关于九龙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说,宋小朝廷被元兵追迫流落至此,陆秀夫等大臣常常拥宋帝登临山岗上的巨石,眺望鲤鱼门海口,盼勤王之师。传说宋帝某日登石,见四周青山群立,便对群臣说:“八座青山,每山一龙,是...
蟒蛇节是贝宁共和国的传统节日,每年的7月15日举行。贝宁共和国南部维达市的人民,自古以来崇拜蟒蛇,把他视为神灵。所以,维达市又被誉为“蛇城”。在那天,家家户户喂养蟒蛇,人们与蟒蛇同吃同住,和睦共处。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