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糖子,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麦芽糖。客家人又称之为“告糖饼”、“糯米糖”,即所谓“告糖子”,大家能理解的“糖子”字面上就是糖,麦芽糖。然而这个“告”字不是告知的意思,客家话谐音gào,即交换的意思。
“告糖子”也叫叮叮糖,记得小时候,有一种叫做敲糖的营生。一般是借敲糖之名,行收破烂之实。印象中“告糖子”的叔叔担一副扁担,前箩后箩装的都是沿街收的破烂。后箩上一般都有一个很大的圆篾箕,用白尼龙纸盖好,里面放的是糯米糖。手里拿着一个小铁铲一个小铁板,沿街敲着,叫着“告糖子啰”。
记忆中,糖块很硬,一口只能咬下一点点,含在嘴里把它溶软,再嚼;往往嚼的上牙跟下牙粘在一起,难舍难分。糖块虽硬,吃时却有滋有味。里边还有一个个的小洞洞,吸气来还会漏风,超有趣,也很便宜,但是要吃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告糖子”的叔叔大都是收废品的,偶尔会去你的村里,吆喝着“告糖子啰~”,小孩子听到就飞奔地跑出家门,拿出存起来的废品,如旧报纸,烂塑料,烂拖鞋,牙膏皮、破铜烂铁,酱油瓶、啤酒瓶等,走到“告糖子”的叔叔身边让他称斤两,然后丁丁丁的麻利地敲糖几小块,一群小孩子围着喊着“多点,多点”,甚是可爱,边吃边学着吆喝“告糖子啰~”
回想起小时候的“告糖子”,就有不少趣事涌上心头,一起来看看朋友们怎么说:
小时候嘴馋,偷偷的背着爸妈把完好的鞋子剪烂,拿去“告糖子”,被爸妈知道了,可没少挨打。
小时候把家里的书偷偷去“告糖子”,被爷爷奶奶知道后,吓唬我不努力读书,长大后只能去卖"糯米糖"。
小时候看到别的小朋友跑去“告糖子”,老妈为了劝我,既然说“告糖子”是收破烂的人用鼻涕做出来的,现在想想真是哭笑不得。
每次吃"告糖子",都可以拔出它的丝来,拔的很长很长,还和小朋友一起比赛,看看谁厉害。
糯米糖,是陪伴我们整个童年甜蜜可口粘人的零嘴儿。那时,我们总恋恋不舍地目送着“告糖子”的叔叔远去,一点点消失在路口,心里竟有一点点小小的惆怅。因为,糯米糖是诱惑我们整个童年的美味。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