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河田镇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九和二十这两天都要在河田圩(现陆河县县城)举行“撑景”活动。这种活动已有几百年历史。
何谓撑景?撑景就是:由一个七八岁的漂亮小女孩站在一条装在景架中的景茎上。景茎中间两边各站着一个十多岁的小孩。是男孩女孩按节目而定。整个景架由八个年轻彪型大汉用大竹杠抬着、左右两侧各一个大汉拿着一根长长的撑杆撑着最上面的小孩,沿着圩市的主要街道游行,供人们观看。人们观看撑景的场面十分壮观,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楼上楼下都站满了人,万人空巷。
撑景也和做戏剧一样需要道具。它的主要道具就是“景茎”。制造景茎的技术要求非常高,难度十分大。它是把钢和铁经过高炉煅烧和锤炼,掌握适当的火候把它“见水”,使它变成一条八米多高的、坚硬而富有弹性的细铁条。使用这种景茎撑景既安全,又美观好看。现陆河地面几乎没有人会锻打制造这种景茎了。现保存完好的四根景茎是河田圩老铁匠罗兰钦和他父亲制造的。
除了景茎,还需要“景架”。它是用钢铁焊接成的。它有1.5米高,平面1平方米左右。起着支撑景茎和平稳的作用。
另外,每架景还必需四条六七米长的丫撑。以前,它是青竹做的。现在是用不锈钢管做成的。它的作用是:有两根撑在“景”向前行走时,一左一右支撑在最上面的那个小孩的衬下,使其不会左右摇晃,以免发生危险,确保安全。它还能起到支持那个小孩体力的作用,使其不容易疲劳,为其壮胆,使其保持饱满的精神风貌。另外两根用来撑起空中的电线和绳索等障碍物,使撑景能顺利通过。这几条长撑杆的作用可大啦。因此,撑景活动的核心是“撑”,离开了“撑”,寸步难行。
因为,撑景的核心和关键词是“撑”,所以,人们便把它取名为“撑景”,简称“景”。半个世纪以前,河田地区的某位小学教师把河田过年的习俗编成的顺口溜中是这样写的“……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闹出神。十九二十人看景,廿一廿二人看戏……”从这首“顺口溜”中可以印证它的名字是“撑景”或“景”。
2007年,河田镇和陆河县宣传文化部门把河田“撑景”改名为“高景”,向国家文化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批准,申报成功。当时,这一消息传来,陆河的民众对“高景”这个名词看起来却十分陌生,听起来又十分熟悉。因为客家话“高景”和“交警”同音。人们听说“河田高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得成功,误以为是“河田交警”,摸不着头脑。不少人提出疑问:“交警也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闹出了较大的笑话。
2011年农历年初四,河田镇在陆河县城举行盛大的撑景巡游活动。活动前后,街头巷尾、城里乡下,机关学校、人们相约或询问:“看撑景”、“看出景”;“你有看撑景吗?”或“你有看出景吗?”几乎没有人说看“高景”。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前,河田圩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九、二十两天进行撑景。一般是撑四架景,有时撑五架景。当时,整个河田圩分为五个“甲”。每个甲出一架景。但,五甲由于人少,经济又比较困难,经常都没有出景。一甲是上圩;二甲是寨肚、田背;三甲是黄爷宫、米街;四甲是马娘宫、盐街和大街西片;五甲是帝爷宫等地方。每甲还搭配有农村的村寨。如:火山下的村寨就是首甲管辖。以前,那里人的请神书就是这样写着:“......惠州府陆丰县河田首甲火山下......”。每年出景时,各个甲都要暗中较劲,看谁的景出得漂亮好看。每架景都扮着一个有趣著名的故事。如:“桃园结义”、“三打白骨精”、“罗通扫北”和“天女散花”等,把“景旦”和“景童”化妆成各个故事中的人物。小孩们在上面各自表演着自己角色的动作,形象非常逼真,吸引着观众们的眼球,赢得他们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大声的喝彩。每年出景时,各个甲都暗中较劲,如何装景都要保密,不给外人看。景撑好后各架景都到禾町头“汇景埔”集合,接受观众评判那架景装得最好。
近年来,河田撑景时每架景前后都装有几两花车。车上五彩缤纷,写有大幅祝福标语,站着各类艺人。有些山歌手还演唱着动听感人的客家山歌呢,吸引着众多的看客竖耳接听。
以前,每年正月十九、二十撑景,河田圩方圆一百几十里的人都到这里看撑景。近处的人当天来;远处的人提前一两天来。有的人三五成群步行;有的人坐轿;有的人骑马;有的人坐船。各条通往河田圩的道路车水马龙,络绎不绝。他们大部分都是来河田圩或附近的亲戚家做客。河田圩有的家庭来了好几门亲戚招待不过来了;没有亲戚的就到旅店住宿。此时,河田圩更加热闹,货币、商品流通加快,数量激增,大力拉动了经济的发展。河田圩俨然成了“大都市”。
河田“撑景”属于“飘色”类文艺民俗活动。它在东莞等地叫“飘色”;在五华县称“扮故事”。他们的做法跟河田撑景基本相同。但,河田撑景具有自己的特色,其特点是“高、奇、险、美”。因此,河田撑景在海陆丰乃至在广东省、港澳台和东南亚等海外地区早已闻名,名扬四海。它曾多次到省市参加比赛,取得优异成绩。2005年10月,它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飘色大赛,荣获银奖。被国务院文化部门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河田撑景不但得到成功的传承,而且还在不断地扩展创新。我们相信河田撑景这一民俗文化遗产奇葩的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