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自隋唐开始施行,直到清末废止。一直沿用了1300多年之久。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对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民俗以至民族性格的深刻广泛的影响,是很少有一种“制度”能够和它相比的。
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重要手段,随着历史的进展,逐渐形成了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选官制度。一旦中了进士,都要被安排在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定官职。历朝历代许多名臣名相都为进士出身。据王欣欣所著《山西历代进士题名录》,记载长治市共有进士255名,其中长治县81名、长子县13名、襄垣县23名、黎城县15名、壶关县31名、潞城县16名、屯留县14名、沁县29名、沁源县5名、武乡县28名。
在众多的进士中,有许多是父子、兄弟,甚至于一家几代人中都有进士。沁县名相吴琠,其子吴时谦、其侄吴时宽、其孙吴正、其曾孙吴嘉炎,以及吴嘉炎之子吴沆都为进士。一门五代六人荣登进士,真不愧为书香门第之典范。
金明昌二年进士,任陕西按察司知事,迁南京留守判官。
金大定年进士。
明洪武十八年进士,官监察御史,曾被召,赴稍迟,上诘之,对曰:“送父还乡。”上使人追之,至则储钱数贯,蒜一连而已。上御书“惟清”二字赐之,升扬州府知府。
明宣德五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因父年老,特请就禄养亲,改授襄垣教谕。
明正德六年进士,任刑科给事中,疏事政四事、京营军弊、晋地荒粮,都被采纳。出为裕州知州,擢陕西凤翔知府,官至陕西右布政使。
(fǔ)
明正德九年进士,授山东莱阳知县,未几告归,筑云深庄与友酬唱吟咏。
明嘉靖五年进士,授宝庆府推官,升光禄寺卿,以言事黜为河南参议,终河南右布政使。
(?—1650),字开之。明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襄阳府推官,升兵部武选司主事、郎中、迁济南道副使,布政司参政,按察使,右布政使,晋太常寺卿,因事罢归。起通政司通政,升工部左侍郎。以疾辞归,年90岁卒。
,字定远,号震彝。明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河南顷城知县,擢都察院监察御史,多次弹劾官吏,出为甘肃佥事,不赴。天启元年起通州兵备,召为尚宝卿,三年,前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魏忠贤恶其为东林,罢归。崇祯二年,召拜兵部右侍郎,行边,还,总督直隶宣府、大同、山西军务,后被弹劾罢官。家居,修城筑台以御寇。
,字力如。明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授永年知县,入为工部主事、员外郎,升大名知府,补苏州知府,以疾告归,年40岁卒。著有《令永纪略》。
,字孟韬。号元白。明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行人司行人,迁监察御史,廷击一案,聚讼十余年。因得罪权贵,矫旨降调。崇祯元年起原官,升太仆寺卿,再升湖广巡抚。为忌者中伤,罢官归。
,明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都御史。
,字于野。明崇祯十三年进士,授商丘知县,调太康知县。李自成攻打太康,屠其城,全家12人自焚死。清朝赐谥忠烈。
,明崇祯十三年进士,历任宝鸡、三元知县,入清为昌邑知县。
,字平符。明崇祯十六年进士,以养亲辞归。李自成军遣人来聘,天麒焚冠服投深崖下,因衣挂树,得不死。母卒,庐墓三年。父卒,不食而死。著有《北原山房稿》《理学真铨》《续高士传》《四书正一传》。
,清顺治三年进士,授蒲台知县,补江南江宁知县。
,字彤右。清康熙十五年进士,选翰林院清书庶吉士授编修。著有《晋城草》《潞游诗草》。
,程启南子。字思令、尚功。清康熙十八年进士,授蓬莱知县,期满致仕归。
,字仲白,号希古。清康熙三十六年进士,授迁江知县,内擢中书,转吏部考功司主事,分校乙未会试,被皇帝召见,闱后即超迁稽勋司郎中。不久,以疾归,年74岁卒。
,字孝源,号石斋。清康熙五十七年进士,时年57岁。雍正中,谒选除奉新知县,改甘肃伏羌知县,进知州衔,受诬愤恨而卒。著有《即心集》。史谦光,字豫庵,号敬轩。清乾隆十年进士,授江西奉新知县,以亲老乞归,不久卒。
,字金铭,号讷严。清乾隆十三年进士,任陕西高台、山东博兴知县,改授山东青州知府。后罢官归。
,字喻人。清乾隆十三年进士,官直隶灵寿知县,改泽州府教授。
(1727—?),字伯猷。清乾隆二十六年恩科进士,授陕西高陵知县,升兴安州知州。母忧服除,以荐擢山东泰安、济南知府。引疾归,不复出,年80岁卒。
,字凝度,号文轩。清嘉庆四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以病归,卒于家。
,清嘉庆六年恩科进士,官平阳府教授。
,字伯香,号素园。清道光二十五年恩科进士,授直隶新城知县。著有《净尘庵记》。
,清光绪二十九年恩科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兵部、学部主事,民国年任山西学务公所议长。
,宋科年失考,官进义校尉。
,金科年失考。
,金正隆中进士。
,元科年失考。
,明正德十六年进士。《明清进士题名碑录》记载,正德十六年进士,郑节户籍为河南汝阳,乡贯为山西沁州。但《山西通志·选举志》中无此人。
(1502—1545),字鸣南,号漳源。明嘉靖五年进士,授河南府推官,迁都察院监察御史,上《经略九边封事》,被采纳,出任甘肃、山东按察使,官至大理寺右丞。以疾乞归,卒于家。著有《东巡录》《遗文谏草》《北还集》。
(1528—1565),张鹏子。字惟叙,号继源。明嘉靖三十二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监察御史,历湖广副使,晋陕西行太仆寺卿,未任卒。
,字忠甫。明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浙江会稽知县,升太仆寺丞,终户部广东司郎中。
,字业甫。明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洛阳知县,升户部郎中,汝宁知府,湖广按察司副使,提督学校。
(1558—?),字东化,号心江。明万历十四年进士,授湖广黄冈知县。
(1579—1634),字和衷,号显用。明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历任大理寺观政,工科、户部给事中,礼科都给事中,天启间除太常寺少卿,随后罢官家居,年55岁卒。著有《自靖录》。
(1637—1705),字伯美,号铜川。祖徒沁州,遂占籍。清顺治十六年特科进士,初授河南确山知县。康熙十三年入为吏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迁鸿胪寺少卿,转光禄寺少卿,通政司右参议,擢右通政,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二十八年进兵部右侍郎,巡抚湖北。以母忧离职。三十三年特用为湖广总督,三十五年升为左都御史,三十六年典会试。三十七年进为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三十九年会试,以右臂偏枯,引疾,特命为总裁官。皇帝曾称“吴琠居官,即为所参劾之人亦以清官、好官称之,百姓尤深感服”,御书“风度端凝”及御临米芾千字文赐之,并题字“吴琠宽厚和平,持己清廉。先任封疆,军民受其实惠。朝中之事,面折廷争,必得其正。朕甚重之。故书于后,以纪其能得人臣之体”。康熙四十四年卒于官,谥文端。著有《思诚堂集》。
,吴琠子。字益臣,号诚斋。清康熙三十三年进士,以父年老不仕,父薨,更淡于仕进。生平忠信仁恕,慷慨好施。年49岁卒。
,字诣殊,号薪庵。清康熙三十九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充国史馆纂修,侍直南书房。著有《诗古文》。
,吴琠侄。字敷臣。清康熙四十二年会试,因考试誊写错误,准其再行殿试,但已卒,年仅29岁。
,字锦文。清康熙四十五年进士,年41岁,未仕而卒。
,字实斋。清雍正元年恩科进士,历任宁化知县,改襄陵教谕。
,字人岳。清雍正二年进士,授富川知县。多藏书,善歌赋诗词。
,字紫川。清雍正八年进士,任太原府教谕。
,杨尤奇子。字同甫。清雍正八年进士,任知县。
,吴时谦子。字圣功。清雍正十一年进士,未仕,以知县需次于家,后主讲于晋阳书院。生平以立诚为本,待人宽厚,自奉甚俭,常扶危济困。年76岁卒。
,张孝扬弟。字隽升,号木容。清乾隆元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任四川道御史。
(zhēn),字栖霞。清乾隆元年进士。
,字子中。清乾隆元年进士。
吴正子。字亨仲,一字静夫。清乾隆二十六年恩科进士,家居10年,授广东普宁知县,升广东儋州知州。任职将满,以疾请解任,儋人挽留不得,刻石颂德,走送者数万人。年62岁卒于家。
,清乾隆三十一年进士,官平阳府教授。
,清嘉庆六年恩科进士。
,吴嘉炎子。字湛斯,一字靖堂。清嘉庆十年进士,任浙江庆元知县,卒于官。
,清光绪十二年进士,即用知县。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