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济川。金天德二年进士,授著作郎,以省椽从梁肃使宋。官至孟州防御使。著有《济川诗集》。
(1185—1260),字周臣。金天德三年进士,曾任安抚司计议官,兼提举学校。元时授行台右司郎中,进参议,草创制度,以安定中原,设置学校,廷请名儒讲学。忽必烈攻宋,力劝勿杀降者。中统元年,迁益都路宣抚使,拜右三部尚书,行省山东,还授翰林学士,参议中书省事,至中书平章政事。以年老致仕。著有《鸠水集》。
,宋楫子。字祜之。金明昌二年进士,官兵部员外郎。
,宋楫子。字达之。金明昌年间进士,官福建福清县丞。
(1423—1499),字必成。明景泰五年进士,授大理寺评事,出为台州知府,迁山东参政,历任山左右布政使,擢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召为刑部右侍郎,转刑部左侍郎,屡次以老乞休,未允,秩满乞归,致仕。有诏起用,不赴。解组十年卒。著有《漳源八景诗》。
(1516—?),字以德,号静泉。明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陕西咸宁知县,升兵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河南知府,陕西按察司副使,致仕归。
(1526—?),字汝弼、凤岩,号忠斋。明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员外郎,升河南佥事、参议、参政,山东副使,浙江布政使,迁顺天知府,辞不就,致仕。
(1537—?),字闻道,号复轩。明隆庆二年进士,任河南洛阳知县,考选福建道监察御史,因疏词小失谪官,后升推官、佥事、参议,山东副使,辽海兵备道、参政,陕西按察司使,佥都御史,至辽东巡抚,丁忧归里。
,号鹿谷。明崇祯十六年进士,值乱,家居著述,著有《梨花坞诗》《琅轩集》《缥笥焚余》。
,字公瑜。清顺治三年进士,任江南句容知县,卒于官。
,字在简。清乾隆七年进士,授广西怀集知县,思念母老弃官归家,母卒补博白知县。
,字蓬一,号惺园。清乾隆四十三年进士,任大同府教授。
,清同治十年进士,官刑部主事。
(?—1003),宋淳化三年进士,历任直隶晋州观察推官、同判大名府、开封府司录参军,开封府推官。咸平初出为河东转运使,经度边事,改工部员外郎、棣州知州。召归判三司盐铁勾院,以谨乾闻。真宗将要擢用,会有言其在贡部举子时,有纳贿以成名者,事遂寝。
(988—1038),初名勋,宋真宗赐改此名,字公武。宋科年失考,大中祥符间,召对便殿,娶真宗妹万寿公主为妻,授左龙武将军、驸马都尉、澄州刺史、镇国军节度史、许州知州。师杨亿为文,亿卒,为制服。通佛学,将死,与浮屠楚圆为偈颂。卒,赠中书令,谥和文。著有《天圣广灯录》《闲宴集》《问宴集》《外馆芳题》。
,宋嘉祐二年进士。
,宋宣和中进士,仕屯田员外郎,后致仕,以诗名。
,宋科年失考。
,宋科年失考。
,宋科年失考。
,字大用。金承安五年进士,任翰林应奉,从军南征。兴定初自请北行,殁于军中,赠孟州防御使。《中州集》存诗10首。
,字国华,号无事道人。金承安中进士,历金昌府判官、礼部员外郎、昌武军节度副使。正大中卒。《中州集》存诗8首。
,张仲容孙。字符佐。金泰和六年进士。诗、乐有名于时。
,金正大中进士。
,金科年失考。
,金科年失考。
,金科年失考。
,金科年失考。
,元科年失考,明初为兵科给事中,调云南曲靖府通判。
,元科年失考,官漷州判官、容禄大夫、中书左丞。
,字伯海。元科年失考,授郦州判官,升中正院长史。
,元科年失考。
,元科年失考。
,字雄飞。元科年失考,官平遥县尹。
,字昭甫。元科年失考,任稷山县尹。
,字献之。元科年失考,任河间路献州判官。
,字巨镇。元科年失考,任临州判官。
,字希斗。明洪武四年进士。官山东乐安县丞,后归田乐道。
(yóng),《明清进士提名碑录》作程禺,明洪武十八年进士。
,(1397—1458)字克明,号约礼居士。明宣德五年进士,正统间任南京户科给事中,弹劾不避权贵,擢陕西临洮知府。实心为民,垦荒田,修学校,事求实用,而不沽名。入京朝见,卒于途。
,字彦卿。明天顺元年进士,时年34岁。历官御使、知府。
,字警之。明弘治十二年进士,历任山东阳信、南直隶江南丹徒知县,徐州知府。
,字子衡。少随父客仪封,遂举河南乡试。明弘治十五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正德中谪安徽亳州判官,移高昌知县,后召为御史,出为陕西巡抚,因事改督京畿学校,被逮,谪江苏赣榆丞,屡迁四川佥事、山东副使,累官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谥肃敏。著有《慎言》《雅述》《家藏》。
,明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山东历城知县。
,明嘉靖二年进士,任直隶正定府推官。《明清进士提名碑录》有一季镐,其户籍为山西沈阳中护卫,乡贯为浙江龙泉。永乐六年沈王府自沈阳迁潞州,故沈阳中护卫亦迁潞州,此作潞州人。雍正、光绪《山西通志》依县志记载为潞州人。
,字符德,号漳野。明嘉靖二年进士,任南直隶淮安府、直隶保定府推官,入为户部主事,改都察院监察御史,出按直隶正定,严惩奸豪贪官,属吏敬惮,为忌者所中伤,遂被罢官归乡,杜门读书,人称漳野先生。著有《周易大义》《神易断意》《语类要道录》《太虚甲子经》《漳埜文集》。
,字任甫。明嘉靖八年进士,历官河南陈州知州、直隶顺德府同知、陕西按察司佥事,遭谗弃官,筑舍五龙山下,屏迹不入城。著有《潞安府志》《去陈集》《家藏集》《壁虚漫兴》《晋川诗集》。
,明嘉靖八年进士,官山东青州府推官、南京户部主事,补刑部,历员外郎、郎中,补户部,升直隶正定府知府、山东登州知府。
,李延馨弟。字充吉。明嘉靖十一年进士,由河南汝宁府推官升任御史,按秦陇顺天,出为河南佥事、陕西参议、湖广副使。归,卒于家。著有《黄崖集》《关中集》。
,字一卿。明嘉靖十四年进士,历任直隶安州知州,山东东昌府同知,四川、云南佥事,贵州参议,湖广副使,陕西按察使、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以藩亲不得为京官,加食正一品俸,致仕归,年87岁卒。
,字时化。明嘉靖十七年进士,时年44岁,授江南昆山知县,御倭寇有功,迁刑部主事,出为四川河州同知、直隶顺德府通判、甘肃秦州知州、陕西庆阳府同知,以子封中书舍人。
,字守正。明嘉靖二十年进士,官湖广钧州知州。因得罪权贵被安置海南七年,诏复其官,归后卒于家。
,栗铭曾孙。字士学。明嘉靖二十三进士,时年二十七岁,授寿州知州,擢苏州府同知,历任陕西按察司佥事、副使,浙江布政司参政,改河南巡抚,擢兵部侍郎,改南京总督粮储,因事罢官归。起为兵部侍郎,迁甘肃巡抚。著有《学易集》《正俗冗谈》《云中奏议》《抚豫疏稿》。
(1514—1554),字应乾,号复庵。明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时年26年,历任黄平、沙河、滑县知县,迁苏州府同知。以御倭寇有功,擢按察司佥事、山东右参政。与倭寇作战,以敢战著称,卒赠光禄寺卿。著有《山海漫谈》《平倭录》。
,字子馨。明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时年42岁,官江苏丹阳知县。
,字德崇。明嘉靖二十三进士,时年43年,任山东汶上知县。
,明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河南祥符知县,补苏州府同知,浙江湖州府知府,山东副使,陕西参政,河南按察使、右布政使,陕西左布政使。
,李廷康侄。字希宝。明嘉靖二十六年进士,任山东济南府推官,补南直隶庐州府同知、升浙江佥事、陕西参议,晋陕西副使,卒于官。
(1523—?),字子谦,号临溪。明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官河南郾陵知县,调陕西临潼,补直隶大名府同知,调正定,升直隶广平知府。
(1512—?),崔大德族侄。字汝钦,号辛桥。明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官直隶文安知县,左迁徐州判官,升四川潼川知州,卒于官。
(1527—?),鲍龙子。字子传,号继田。明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改浙江道监察御史,出为大名兵备副使,河南副使,山东参政,河南按察使,河南左、右布政使,卒于官。
(1533—1586),字子孝,号文川。明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上海知县,擢都察院监察御史,迁大理寺丞,晋少卿,擢右佥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改左副都御史,巡抚蓟州、辽州、保定,兼理边务。晋兵部右侍郎,总督三边军务。
,补原官,晋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闻父病重,一恸而绝,赠太子太保。王期古,明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官开封知府。
侯峨,明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未任而卒。
(1529—?),字崇要。明嘉靖四十一进士,由成都府推官补河南漳德府同知,升直隶昌平兵备道、佥都御史,巡抚延绥。
(1521—?),字文纲。明嘉靖四十一年进士,官南直隶如皋知县,改徽州教授,升直隶广平顺天通判、户部主事,以疾告归。著有《近漳集》。
,赵希夔子。明隆庆五年进士,由陕西河州知州,升直隶广平府同知、河南知府,因事罢归。事白,屡荐未及用卒。
,明万历五年进士,官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两督永平粮储,升江西副使后致仕。
(1552—?),字循卿,号冀泉。明万历十四年进士,历任直隶定兴知县,河南确山知县,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甘固粮储道,卒于官。著有《漫圆诗稿》。
,字唐珪。明万历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出为归德、常州、苏州知府,不久引疾归,家居修郡志。起补陕西河西道副使,卒于官。著有《贻清集》《怀白先生集成十六策》《潞安府志》。
,字国桢。明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直隶获鹿知县,拜江西道御史,出按甘肃兼理学政,升山东东昌道副使。
,字道先,号澄源。明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初任行人司行人、升吏部主事、员外郎、郎中,佥都御史,巡抚保定,以得罪权贵削职,谪配平陶。后起用为兵部侍郎,以疾致仕归,卒于家,赠兵部尚书。著有《湛园集》10卷。
,字禹型,号镜龛。明崇祯四年进士,授辉县知县。十二年擢湖广佥事、襄阳副使,以破农民起义军功,进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末闻命令,张献忠入襄阳,被俘,死之。著有《幔霞楼草》《梅幔寐言》《兵行纪略》。
,(1622—?)字允调。清顺治三年进士,授山东登州府推官,丁忧归,起补袁州府推官,入为江西道、福建道监察御使、两浙巡盐、广东岭西参议道。曾奏请裁除司道标兵,以节省浮费,设海防屯田以安土著。未几裁缺归里,闭门谢客,卒于家。
,清顺治三年进士,官湖广孝感知县。《明清进士题名碑录》谓其为直隶长垣人,《长治县志》谓其为长治人。
(1622—?),字绘光。清顺治四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官、升左春坊左赞善、国子监祭酒、秘书院四品侍读学士。勤奋读书,精心研究儒学,被人赞为“高官、博学、学生集一身”。顺治八年任顺天乡试主考官,除考场之弊,精心甄拔人才。后以疾辞官归乡。著有《书绅集》。
,清顺治四年进士,官浙江象山知县。
,高环孙。清顺治四年进士,官江南宝应、山东博兴、邹县知县。
,郜炳元弟。清顺治四年进士,官湖广提学佥事。《明清进士题名碑录》谓其为直隶长垣人,《长治县志》谓其为长治人。
,清顺治六年进士,授湖广淑浦知县,以辰沅道摄慈利县事。
,字大吕。清顺治十二年进士,谢绝授官,继续攻读。数年后授工部主事,擢工部员外郎、郎中,转按察司佥事,官至陕甘提学道。
,字仲立。清顺治十八年进士,任山东平阴知县。著有《秋谷文集》《秋谷诗集》《秋谷制义》。
,清顺治十八年进士,官福建建昌知县。
,阎必卓弟。字隆季。清康熙三年进士,任江南华亭知县。
,清康熙三十三年进士,官四川宜宾知县。
,字发潜。清康熙四十五年进士,授湖广会同知县。
,阎必崇子。字亢能。清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授广东封川知县。
,清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授浙江永嘉知县。
,字养元。清乾隆元年进士,任直隶平谷知县。丁忧归里,主讲于上党书院,门人私谥曰谦敏先生。
,清乾隆十三年进士,选陕西兴平知县,未赴任卒。
,清乾隆三十一年进士,官平乡知县。
(1800—?),字凌云,号松坡,别号小游仙。清道光二十五年恩科进士,官陕西知县。
,字戒逾,号心吾。清咸丰十年恩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补授福建道监察御史,擢吏科给事中,除湖南盐法长宝道,卒于官。
,清光绪二十年恩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