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米尼加全称多米尼加共和国(英语:The Dominican Republic,西班牙语:República Dominicana)。陆地面积为4.87万平方公里。位于加勒比海伊斯帕尼奥拉岛东部。西接海地,南临加勒比海,北濒大西洋,东隔莫纳海峡同波多黎各相望。境内地势较高,多山,科迪勒拉山脉分中央、北部和东部三条横贯全国。中部的杜阿尔特峰(pico Duarte)海拔3175米,为西印度群岛的最高峰。中北部有锡瓦奥谷地,西部有大片干旱沙漠。源出中科迪勒拉(Cordillera Central)山脉北坡的北亚克河(Yaque Del Norte River)全长386公里,是国内做长的河流。西南部的恩里基略湖(Lake Enriquillo)为第一大湖,是拉美陆地最低点,湖面在海平面以下40多米。
截至2005年7月,人口为812.16万。黑白混血种人和印欧混血种人约占总人口的73%,白人占16%,其余为黑人。90%以上的居民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基督教新教和犹太教。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
此地原是印第安人阿拉瓦克人(Arawak)的一支台诺族(Taíno)和其他加勒比人(Carib)的居住地,台诺族当时分为五个酋长国:毛伊恩(Marien)、马古雅(Magua)、马瓜纳(Maguana)、扎拉圭(Jaragua)、希圭伊(Higuey)。1492年12月5日,哥伦布等人登上伊斯帕尼奥拉岛(Hispaniola)。并宣布整个岛归属于西班牙,取名为西班牙岛。1496年,西班牙人在岛上建立圣多明各城,成为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的第一个永久性居民点。1496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弟弟巴尔托洛梅奥•哥伦布(Bartholomew COLUMBUS,1461~1515)在岛上的南边(即现圣多明各)建立了“新伊莎贝拉城”,该城视为欧洲人在新大陆所建立的第一个永久殖民地。1520年开始,西班牙人引进非洲奴隶进行耕种。1568年时,引进到岛上的非洲奴隶已多达两万人。1677年时,大约有四千名法国人居住在岛上西部的11个村庄。1697年,法国和西班牙根据大同盟战争的勒斯维克条约,西班牙正式承认法国在伊斯帕尼奥拉岛上西边三分之一的属地(该地于1804年独立,成为海地共和国)。
1795年,法国和西班牙在瑞士签订巴塞尔和约,同意把西班牙岛东部的圣多明各区域让给法国,使西班牙岛完全成为法国殖民地。1801年,海地的杜桑•卢维杜尔(Francois-Dominique Toussaint LOUVERTURE,1743~1803)带领着黑人奴隶群起反抗法国统治,并夺下法国统治的圣多明各,进而统一了整个西班牙岛。1802年,法国军队回到岛上制服杜桑•卢维杜尔并将他遣送到法国判刑。1804年,反抗军获得最后胜利,并宣布独立,成立海地共和国,不过法国仍占有着东边的圣多明各区域。1809年,复归西班牙。1821年11月30日,前任圣多明各总督何塞•鲁内兹•德•卡塞雷斯(Jose Nunez de CACERES,1772~1846)将军领导下宣告建国,命名为西班牙海地(Haiti Espanol)。1822年2月,海地第4任总统波尔(Jean-pierre BOYER,1776~1850,1818~1843在任)率军占领了西班牙海地,再次完成了全岛统一。1844年2月27日,再次宣告独立,成立多米尼加共和国。1861年,再度被西班牙占领。1863年,国内掀起复国战争。1865年,西班牙完全从岛上撤离。
1869年,当时的总统拜亚兹(Buenaventura BAEZ MENDEZ,1812~1884,1849~1853、1856~1858、1865~1866、1868~1874、1876~1878在任)征求美国格兰特总统(Ulysses Simpson GRANT;1822~1885,1869~1877在任美国第18任总统)的同意,期望能并入美国联邦,并让美国偿还当时150万美元的外债,但是最后遭到美国参议院投票反对而未能实现。1874年,拜亚兹政权被推翻。1876年,拜亚兹又被选为总统,直到1878年下台。从1930年起,由美国扶持的特鲁希略家族统治长达30年之久。1960年,拉斐尔•莱昂尼达斯•特鲁希略•莫利纳(Rafael Leonidas TRUJILLO MOLINA,1891~1961,1930~1938、1942~1952在任总统)欲派人谋杀当时委内瑞拉总统罗慕洛•埃内斯托•贝坦科尔特•贝略(Rómulo Ernesto BETANCOURT BELLO,1908~1981,1959~1964在任)。此后,美国政府开始与特鲁希略政权决裂。1961年5月30日,特鲁希略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策划下于首都圣多明各被谋杀身亡。此后,多米尼加进入了总统不断更迭的时期。直到本世纪,总统基本都能够任满自己的任期。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
驱车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向西行驶,快到旅游胜地帕福斯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宁静的海域。海水的颜色淡淡的,格外温柔,不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地中海那样蓝得深不可测。人到了这里,只觉得心化了,除了温柔地凝视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