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又名鸡心草、鸡药草、鸡虱草、侧耳根、狗贴耳、蕺菜、臭菜、臭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全草,味辛、性微寒,入肺经。主产我国南方各省。其性微寒,味辛,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能。临床为治疗肺部炎症病变之要药。常用于治疗肺脓疡、肺炎、急慢性气管炎、尿路感染等。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具有较广泛的应用。
鱼腥草为药食两用品种,嫩叶时凉拌生吃,为夏令时节一道消暑名小菜,深受人们喜爱。
据传说,在战国时期,越王勾践成了吴王夫差的人质。勾践在吴期间忍辱负重,假意归顺吴王,后被放回越国。回去正遇越国罕见干旱,荒年无收,举国发生饥灾大难。为了与灾民共渡难关,勾践翻山越岭,四处寻找可充饥可食用的野菜。
一天,勾践过于疲乏,倒在山脚草丛中,待醒来时发现小溪边有一大丛绿油油的野草,他摘了数片叶子,一闻味道清香伴有鱼腥味,即命随从煮熟喂马,第二天马不但未中毒,且比昨天更有精力了。勾践即命名为“鱼腥草”,并广泛栽培,由于此草生长特别快,割去又长,长生不息,越国上下就靠鱼腥草度过了饥饿灾难。但由于历史局限,勾践当时还未发现鱼腥草的药用价值。
话说金代名医刘完素在山上采药,突遇暴雨淋透全身,回家后即发暴病。刘完素高热、寒颤、急性咳嗽伴浓稠痰液,自己用了很多药仍不见奏效。正在危难之时,遇一老翁,须发皆白,路过此地,身上背了药囊和无数草药,完素的徒弟前去打听有无神奇草药,可以解除师父疾病。老人听其介绍病情,即从布袋中取出一些草药,并嘱煎浓汁服用,可见效。徒弟急去煎药,并将煎好的药水送到刘完素面前,刘十分犹豫,这种汤色如红茶的草药水能把肺痈重症治好吗?无奈之下,只好将气味辛香的大碗药水徐徐吞下,连用3天,果然刘完素热退痰消,咳嗽也减少了,几日后,严重的肺疾就这样化险为夷。
刘完素细看这种草药,鱼腥扑鼻,即前往老人处请教,老人正准备离去,便告诉刘完素此乃蕺菜,又称鱼腥草,功能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消痈排脓,此是鲜品,干品鱼腥味自消。刘完素叩头致谢,老人即又云游四海,济世活人去了。从此之后,刘完素特别喜爱使用鱼腥草,并命徒弟在菜园种植该草药,向病人推广使用。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鱼腥主含癸酰乙醛,为挥发油,还含有甲基正壬酮、月桂醛、钾盐等。叶片含槲皮甙,花及果中含异槲皮甙,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其提取的鱼腥草素等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有明显的利尿作用,还有镇痛、止咳、止血、促进组织再生等作用。
试验研究发现,鱼腥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以及多种杆菌、真菌、部分病毒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鱼腥草的药用价值很高,是治疗肺疾炎症疗效显著的药物,被现代人视为“植物抗生素”。古越国勾践充饥遇圣草,金完素疗肺疾登门请教,山间小草原是救命之宝,药食两用防治炎症神奇多奥妙!
传说畲族的祖先是狗头王,人身狗头。为什么人身狗头呢?古时候,高辛帝宫中有个左耳奇大的大耳婆。一天,高辛帝请医生替大耳婆治耳朵。医生却在耳朵里扣出一颗蛋来,群臣把蛋拿到宫中的一个楼上。天上的凤凰领着地上...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