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别称拉汗果、长寿果,原野生于广西山区,在贵州、江西、广东、海南等山区也有少量发现。因果难作生食,无人问津。大约300余年前。广西北部山民首先发现用它煎汤饮服,既甘醇可口,又有清热止咳、利咽开音之功,遂大力栽培。
其实,与其叫罗汉果为水果,毋宁称其为饮料。它属葫芦科多年生攀缘植物罗汉果的果实,色青褐,质轻,状圆如小球,但缺肉乏汁,不宜生吃。食用时乃取其烘干果实。剥碎煎饮或冲服。令人称奇的是。罗汉果虽经多次冲泡,色香味历久不衰。故被外国游客誉为“中国的奇果”。
据日本德岛文理大学竹本常松等学者研究,罗汉果久泡而味醇之奥秘,在于它含有p%左右的甜味素一一一种比蔗糖甜300倍的非糖物质“S--5”,以及含1 4%左右的果糖、葡萄糖。其营养成分除上述外.还富含维生素C,每百克鲜果约含400—500毫克,可与猕猴桃媲美。故常饮用罗汉果茶,可防治坏血病、癌症、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罗汉果中所含的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脂作用,可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肥胖症等。
目前,以罗汉果为原料加工制成的罗汉果冲剂、罗汉果露、罗汉果止咳露等中成药相继问世,以其携带方便、食用简易和疗效良好而备受人们欢迎。中国广西产的罗汉果,不但畅销国内各地和港澳台地区,还远涉重洋,销往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美国和欧洲诸国。
罗汉果最常见的吃法:主要采取泡茶饮用,在果两头,各钻一小洞放入茶杯中,冲入开水,不久果内各种营养成分和水溶解,便是一杯色泽红润、味道甘甜、气味醇香的理想保健养生饮料。罗汉果一般可冲泡四五次,如能挑选到圆形色褐、个大质坚、摇之不响的优质果,冲泡次数还可增加。若煲汤时放个罗汉果,会令整锅汤清润甘甜。
原料:罗汉果250克,白砂糖适量。
制法:将罗汉果压碎,加水适量煎煮,共煎3次,每次煎半小时,以小火蒸去水气使其成粘稠状,晾凉拌入白砂糖,混匀,晒干,压碎装瓶备用。每次取10克左右以开水冲泡饮。
原料:罗汉果250克,粳米50克,精盐、味精适量。
制法:将罗汉果压碎,加适量清水煎煮,共煎3次,用纱布滤去渣备用。粳米以水淘洗干净,入罗汉果汤汁中煮粥,粥沸时移小火继续煮,直至米烂,加入精盐、味精即可食用。
原料:罗汉果10克、蜂蜜、适量山楂片10克、净水250克
制法:1、罗汉果洗净、压碎,山楂洗净,与罗汉果同放锅中。2、锅内加净水,上火煮熟后,去渣留汁倒入杯中。3、将蜂蜜适量放入杯中,搅匀,作夏季饮料饮用。
用料:瘦肉适量,罗汉果半个,龙眼肉15克,龙利叶50克,蜜枣6粒,花旗参20克,杏仁20克,北沙参15克。
做法:瘦肉洗净,原件放入,加各药物、水适量,煲2.5小时汤浓,即可饮汤食肉。
用料:银耳40克,鸡1只,罗汉果4个,南杏少许,红萝卜200克,姜2片,盐适量。
制法:1、将银耳洗净,用清水浸透;2、鸡剥好,去内脏,焯水后用清水冲洗干净;3、红萝卜去皮,切厚块;4、加适量清水入场堡堡开后,放入鸡、罗汉果、南杏、银耳、红萝卜及姜,堡开后,改用慢火继续堡约3小时左右,加入调味料调味即可饮用。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
吕蒙正故里位于洛阳城东南10余里偃师市西南佃庄镇(现属伊滨区)相公庄村。北宋名相吕蒙正(944~1011年),洛阳人,幼贫苦读,孜孜好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进士及第,为将作监丞,通判昇州,不数年...
“飞山庙”曾经是城步常见的一种庙宇,也是中国中部和南部过去常见的庙宇。可以说,在过去,凡是有杨姓人聚居的地方,就有“飞山庙”。这种庙宇一般都二至三进的单层四合建筑,体积宽大,屋面盖青瓦,挑檐翘角;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