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福建莆田民俗中的借音借义(2)

待君归2024-01-30

二、婚姻风俗中的借音借义

《礼记·昏(婚)义》:“昏(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由此可见,古代婚姻的文化内涵就是接续供奉祖先的香火,和继承本族血统,延续家世,传宗接代。这也是关系到家族的兴衰大事,故其风俗内容也是丰富而隆重。

1、出嫁

女儿临上花轿时,女儿要从轿中将用毛巾束捆好的一把筷子中,抽出一双自己带走,之后将这束筷子抛出轿外,表示她会不时回来看望父母及家人。因为筷子是代表“食具”,除了自己带走了一双外,其余的一束筷子留在娘家,转为“时常回家吃食”的含义。这是联想借义的一种转义方式。父母在给女儿的嫁妆中,要放一些五谷种子,这是因为五谷种子繁殖力强,借意转义为具有生育象征含义。

2、迎亲

花轿即将到达男方家时,男方家人要有专人了望花轿来到了与否,并及时通报,以让男方家人包括新郎及时回避,以免发生“轿头冲”。这是借“冲撞”中的“冲”音,转为本地话称“厌恶”为“冲”的心理行为的含义。同时,还要通知伙房里的人,要迅速把灶内的火熄灭,以让新娘以后没有火气。这是以“灶内之火”,转为新娘以后的“火气”性情的含义。这里都是借音的方式。

3、“安床”仪式

旧时习俗,认为以古铜钱垫新眠床四个脚,可驱魔逐邪保安康。所以在搭新房铺时,就要喊这样的四句:“眠床卷起太平钱,岁岁平安福来临;梅花报信春光早,夫妻和睦恩爱深。”这种情状是联想借义的一种风俗。

4、滚落铺

新娘间(即新房)里举行“还于”(挂)幔帐喊四句后,新娘铺上铺上了“鸳鸯高‘蛋意’”(即结婚床垫)和草席。之后,让几个男孩在床铺上打滚,叫做“滚落铺”。以男孩“滚落铺”的行为,借意转义为“日后孩子满床铺”的含义。

5、办酒“分伴房”

旧时,结婚办酒时,女人是不能上酒桌的,只能是在新娘间(新房)里陪伴着新娘吃喜酒,叫做“吃伴房酒”。“吃伴房酒”的妇女,每人带一个“戈仔”(小钵头),随身带一小孩。伴房酒席每样菜肴都是两大盘,一盘当场吃掉,另一盘是各人用“戈仔”装回家,这是称为“分伴房”。其意是,因是吃有剩了才分回去。此乃是以此行为情状含义,借意转义为“食有余”的含义。

6、闹洞房时的“抱出灯”

闹洞房前,进新房前头开路的一人提着一对画着“麒麟送子”的灯笼,称为“孩儿灯”;随后的一人捧着中间放着的一对瓷制的“孩儿仔”盘子;再后的一人捧着盛着花生、瓜子、橄榄、铜钱等准备撒帐的东西,最后则是准备做经文的带琴、弦、箫等乐器的人。

“孩儿灯”和“孩儿仔”,是以实物的近类联想转为“祈望孩儿”的含义;“花生”之义同上述所讲的“提丁”相同,是借音转义;“瓜子”是联想借义为“瓜中的一大堆籽”,再联想借义为“结婚生一大堆儿子”;“橄榄”是借音为“敢揽”,转义为暗指新郎官“敢揽”新娘之后,才能生出了一大堆孩子的含义。铜钱是借意转义为辟邪的功用含义。

撒帐后便是“抱出灯”:让一个男孩把“孩儿灯”举高,之后让新郎抱着新娘去接灯。待新娘的手刚要接触到灯笼时,举灯的男孩赶紧将灯举高些,特意让新郎为了能使新娘接到灯笼而以吃奶的力气踮高脚跟。这样反复多次,弄得新郎官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洞房中哄笑声一片,最后挑逗得差不多了,才有意让新娘接到了灯笼,整个气氛是乐融融的。这是借“抱出灯”称叫的音,转义为“抱出丁”的含义。“出丁”的含义就是“生男孩”,“抱出灯”的含义则是“抱男孩”。这是借音方式。

7、婚后挑水

在莆田传统婚俗中,婚后第一日,新娘要到井边挑一担水,俗称“担聚宝盆”,这是由于水的近音为“聚”的缘故。这是借音转义方式。

三、莆田民间建筑风俗中的借音借义

莆田民间建筑风俗是属于衣食住行中的“住”范畴,其建筑样式、建筑仪式、门第的朝向(风水)等,都关系着每个家庭生活的兴旺、和睦和平安等有关的事项,为此民间百姓对此甚为慎重,一代代的沿习便成了风俗。

1、民居样式之一——“燕子式的脊头尾”大厝

在莆田民居中,有一种样式是屋脊呈燕尾的样子,称为“燕子式的脊头尾”。即是屋脊的两头砌成向上向外延伸翘起的弧形,尾部分叉为二,像燕子的尾巴。这是乡村中只有那些有钱或有地位人家的“大厝”,才是这种样式。为何有人们喜欢这种样式?原来当地人们喜欢燕子在自家房子里垒窝,那是认为燕子喜欢栖息在人丁兴旺的地方。这是一种借意转义方式,即是借古代的“旧时王谢堂前燕”诗句之意,转为“燕喜欢在贵显堂屋垒窝”之含义。

2、民居样式之二——“龙虎厝”

在莆田民居中,还有一种样式是,在祖厝前左右两侧,纵向盖了对称的两座房子,称为“护厝”或“龙虎厝”。这是借厝的位置形式,联想借义为风水上的含义。即是把“左右对称”的含义转化为“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术上的含义,再借意转义为“左右守护”之含义。

3、上梁“‘企’(竖)脊头杉”

盖房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就是上梁仪式中的竖中梁,俗称为“‘笏’(竖)脊头杉”。选择好吉日良辰,让父母双全、兄弟众多的人扶梁。梁的正中悬挂红布和装五谷种的宝袋,左右两边挂灯笼。灯笼上用红字写有:“财丁兴旺,百子千孙”。架梁时,大放鞭炮,并撒花生和铜钱,让小孩子哄抢。

这一仪式中,“悬挂红布”,既是借具体的“红布”实物中的“红”的含义,联想借义为抽象的“喜事”含义;“悬挂装五谷种的宝袋”,同样是借具体的“宝袋”实物中的“五谷种”的含义,隐喻借义为“五谷丰登”或“子孙繁衍”(因五谷种子繁殖力强)的祈望含义;借灯笼上所写的“财丁兴旺,百子千孙”之句,借意转义为祈求的含义;“撒花生”的借音借义与上述的相同,都是以“花生”借音为“提丁”,从而转义为“提升一丁”的含义;“撒铜钱”则是借具体的“铜钱”实物,联想借义转变为“财”的抽象含义。同时,铜钱又是借意转义为辟邪含义。

从这一仪式中,也可以体现出,以农为本的莆田农村人们对“贵”的追求观念较淡薄,而是对增加劳动力的“百子千孙”的企望观念最重。这是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想支配下,追求财的愿望则是其次。

4、过厝

新房屋盖好后,择吉日,举行乔迁新居仪式,俗称为“过厝”。过厝的时辰选在涨潮的时刻。过厝时,全家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裳。男的披红布,女的穿红衫(寡妇穿茄色)和黑裙。父母等前辈在前,按顺序排列,每人手中或肩上都要一件物品,每件物品都要挂红。挑米箩的装米,米上放着红模花;挑水桶的桶内装水,水的近音为“聚”,装上水的容器借音转义为“聚宝盆”,取财富多多之意。水桶底放了几枚银元代表金银珠宝,称为“水元宝”;拿“量右”(大称)的“量右”锤是用红纸封;拿称仔的称杆是用红纸封的;所拿的扫帚、畚斗等等也都要封红纸。当乔迁队伍来到新厝大门前,就大放鞭炮。

过厝的时辰选在涨潮的时刻,是借意转义为“住新厝后的日子会‘莫毛做莫毛潺’(越过越起色)”的含义。

披红布、穿红衫和手中所有物品都要封红纸,是以“红”联想借义为“喜事”的含义。同时,红色也是借意转义为辟邪的一种功用含义。

水桶装水,水的近音为“聚”,装上水的容器借音转义为“聚宝盆”,取财富多多之意。水桶底放银元,是联想借义为“招财进新厝”的含义。

乔迁队伍到新厝大门前大放鞭炮,既联想借义为“大喜事”的含义,又借意转义为辟邪功用含义。

5、挖井

挖井是“衣食住行”中既属于“住”,又属于“食”的一桩大事,故很受重视。井挖好后,要用红纸封井盖三天。这是以“红”联想借义为“喜事”的含义和借意转义为辟邪功用的含义。

开井时,要选一位好命的、最好是肖龙的人揭开井盖。这是借意转义为“能使井水旺”的含义。

6、门前置放石狮

古人认为石狮子是可以驱魔避邪,所以最早用来镇守陵墓。这种人们心目中的灵兽,也被称作“避邪”。由于“石狮”的莆田话谐音是“消灾”,所以在人们的民俗生活中,石狮子不仅用来守卫大门,还有在乡间路口设立石狮子与“石敢当”(莆田谐音为“实敢挡”,即挡住秽邪的侵害。)有同样的消灾功能,即是抵御那些妖魔鬼怪之类带给人们的侵害,用以镇宅、避邪、禁压不祥和保护村庄的平安,这是表现了人们祈求平安的心理要求。这些都是以借音转义的方式。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