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郑氏家族至少在郑恩纶的时代便已拥有大量土地,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地主。当时人的观念是,只有通过读书科举取得功名,才能实现从土财主向仕宦之家的转换。从郑恩纶的子孙看,他的儿子和孙辈两代十人中,产生了两个举人(郑藻、郑毓本),四个贡生(郑澍、郑毓森、郑毓林、郑橡)。在晚清的滋阳文坛上,郑家也可说是人才辈出一门风雅了。
郑澍三子,毓森、毓林、毓本。三兄弟都在郗村庄园的家塾里读书,济宁进士许云峤教了他们至少5年。毓森和毓林均是贡生,毓本是举人。毓森得候选教谕,毓林为直隶州判,毓本官江西鄱阳、万载、铅山知县。
咸丰九年,滋阳知县莫炽决定编修《滋阳县志》,郑氏三兄弟均参与其事,毓本任协修,毓森任分校,而郑毓林贡献更大。他参与了採访和編纂,“考订文献备极精详”。最后誊清的定稿本就收藏在他的家中,可以想见他是此书编撰最重要的工作人员之一。书成尚未来得及刻印,就发生了太平军北上过境造成的兵燹。那次动乱造成的破坏很严重,郗村郑氏庄园被焚毁过半,郑氏家族死伤严重,郑毓森率乡团与战最后战死,郑毓林身被刀伤十七处,一年后终于死去,家中妇女自杀者数人。幸运的是郑毓林收藏的《滋阳县志》稿本得以保存。这部县志在十几年后终于得到刻印。可以说郑家对保存兖州地方文献功不可没。
郑毓林和其弟郑毓本都极聪明,都是十七岁就进学成为秀才。毓本中举后,屡次参加会试均不成功,在咸丰五年大挑以知县用,后来分到江西省。当时江西是太平军主要战场,军书旁午,夜不安枕,而兵燹之余又继以水灾,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郑毓本既要完成政府催饷征兵种种任务,又要尽最大可能地为民请命,慷慨陈辞,再三恳请上级减免百姓赋税负担,保护子民利益。真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忙得焦头烂额。几年中他历署鄱阳、万载、铅山三县知县,到哪里都口碑良好,上司也很看重他,后来被保举为知府,并加三品衔。大约咸丰九年(1859)病卒于任上。
郑毓本留下了一部诗稿《醉月窗未定草》,抄本现藏山东省图书馆。该书四卷,存诗450余首,内容丰富,对于了解其人和所处时代,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郑毓林也颇有文才,但现在能见到的只有《醉月窗未定草》所附几首诗。在同治时的兖州府学教授吴步韩的《七十二砚斋癸甲集》稿本上,还能见到他的几条题识,文字和书法都甚精到。
郑藻五子,郑橡、郑检、郑枝、郑棈、郑榆。其中长子郑橡,字同谷,是道光二十九年(1849)拔贡,议叙五品衔,光绪《滋阳县志》重修时列名协修,署“同知衔候选知县”。他四个弟弟都是庠生(秀才)。其中郑棈县志有传:
郑棈字蓉洲,邑城西岑蔚村人,恩纶孙,藻第四子。姿秉颖悟,少负异才。弱冠补诸生,文誉日起,以持户辍举子业。家本素封,而勤俭自励,不尚奢华,刻苦逾寒士,处事恂谨谦抑,无疾言遽色。咸丰七年岁大祲,棈母朱氏性慈善,睹饥馑状,亟命棈偕昆季橡、检、枝、榆诸人,亲历乡疃询疾苦,慨捐米谷若干石以济困乏,闾里赖以存活者无算。嗣以粤敌窜扰,风鹤频惊,避寇难民多携老弱移居郡城,流亡载道,不堪其苦。棈与诸昆季心焉伤之,爰议创办席社义仓,悉心筹划,无微不周,俾免露处饥匮之虞。邑民至今感念不忘。殁之日远近为之哀悼。
文中着重说了他的捐粮赈灾种种慈善事业。尤其提到了咸丰七年(1857)的那次“大祲”,按《滋阳县志.灾祥志》载,“咸丰六年,旱,蝗。七年,春大饥”。大概那时郑藻已经过世,其夫人朱氏天性善良,她是慈善活动的发起者,当家的老四郑棈则是组织者,其余兄弟是具体事务的执行者。从相关资料看,郑家在咸丰七年春天搞的救济活动,确实是规模颇大,历时长久,而且组织严密,成效显著。
郑毓本《醉月窗未定草》有5首七律诗,就是写的此事。题目是:《岁饥,比户呼庚不能自活,同谷率诸弟屡賑饥贫。兹又奉慈命再济人千口至麦熟而止,其德溥矣。远近颂声大起,余闻之叹美,不禁形诸吟咏,赋诗五章寄同谷》。诗中有自注,介绍了赈灾中的具体做法,很有价值。现在全录在下面:
连村几处有炊烟?蒿目哀鸿剧可怜。欲使春风嘘白骨,思将厄运挽苍天。施恩肯望涓埃报?济众阴操补救权(素行不端虽极贫不与)。为善由来心最乐,那知遐迩颂声传!
萱帏好善溥慈恩,通德堂前聚弟昆。升斗连番周族党(族中贫者分四次领粮),釜钟次第及乡村(先给邻里渐及远村)。回春律已吹寒谷,续命田今属义门。共祝福星占喜气,棣华放萼竹生孙(弟园中竹最盛)。
麦糜豆屑胜琼瑶,法变周官十二条。鲁肃囷徒夸义举,黔敖粥仅饱终朝。授餐各备贫儿甕,计日均沾陋巷瓢。应候偕来操券取,如图九九记寒消(每人先散给粮帖,期五日领一次,帖上预印六圈,填写日期,俟领后即逐次涂消,周一月再换给新帖)。
频年减运绌天仓,敢为偏灾请发棠。昏暮急如求水火,颠连时不接青黄。居奇客逐蝇头利,待毙人搜鼠穴藏。见义当为须努力,一生曾遇几年荒!
善不求名肯浪夸?阿连高义薄云霞。经言施济尧犹病,露洒菩提佛尚赊。始信河流沾九里,只从沟壑救千家。喜看牟麦登场日,万众铭恩笑语哗。
诗题说到“奉慈命”,诗中又有“萱帏好善溥慈恩,通德堂前聚弟昆”句,都是说的他们的母亲朱氏。通德堂,又作通德里,当是郑藻一系的堂号。《醉月窗未定草》又有《嵫山前歌》七言古风,也是写此事:
嵫山之阳霞成绮,嵫山之下径如砥。其前乃是通德里,胡为来者踵接趾?谓施义粟赡桑梓。老翁龙钟携其孙,少妇踉跄负其子。趋至门前投一纸,呼而应之应曰唯。虚而往者实归矣,顷刻皆作大欢喜。呜呼被苍实降灾,哀鸿遍野呼庚癸。斛珠不及一升米,涸鲋难待西江水。欲学君家绘图献君王,然衹托诸空言耳。羡君难兄与难弟,实心为善世莫比。视人之饥饥犹己。开仓那计仓已空,解囊拼教囊如洗。周急仍寓彰瘅理。显分良莠培与倾,更酌后先远与迩。自朝至夕门如市,期至二麦熟而止。能援老溺沟壑里,能令壮者无流徙。天心仁爱祸亦悔,迭沛膏霖甘如醴。郊原禾稼青如荠,大有书年立可俟:白叟黄童鼓腹相庆,曰死者复生兮僵者起。似此仁人能有几!愿同天上五色云(郑仁表),愿比人间尚书履(郑崇)。愿献南山之祝而锡以繁祉。
按:诗题下注“代作赠同谷”,是代谁作的呢?笔者认为应是代滋阳知县莫炽作。莫炽是广西荔浦人,字以南,咸丰五年(1855)以进士任滋阳知县。县志《宦绩志》记他面对灾荒“发粟平粜,设厂施粥,开城渠以工代赈,置官田以备岁修,辟义园瘞暴骨,一切惠政,指不胜屈。”《醉月窗未定草》中有好几首诗对莫炽的政绩进行歌颂,《郡中即事》七律四首前小序说:“时比岁灾荒,莫以南司马倡捐浚河,以工代赈,余兄弟实董其事。”郑毓本和郑橡(同谷)在莫炽发起的赈灾中出了不少人力和物力,所以莫知县要以赠诗的方式表彰郑橡,这诗由郑豫本代作,所以收进集子,在当时是要以县令个人名义颁赠的。诗中用了郑仁表和郑崇的典故,二人都是郑姓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郑仁表是唐代人,官起居郎;郑崇是汉代人,官尚书仆射。
从郑毓本这两首诗看,郑橡兄弟的赈灾,绝不是为了沽名钓誉的偶然行为,而是“实心为善”,真心要给饥民以确实的帮助。他家投入了巨大的财力(从诗题“再济人千口至麦熟止”略可想象),而且兄弟数人全力以赴,持续数月,并制订了相关规则和具体操作办法。例如规定“素行不端虽极贫不与”,这是“济众阴操补救权”句的自注,意思是用此法作为对素来不守法律不遵守社会道德者形字的惩罚,从而达到匡扶挽救世道人心的目的。又如坚持由近及远的原则,即先救济本族中人,再救济近邻、本村,然后是远村。这样的顺序正如儒家修齐治平的人生目标选择,在现实中最具可行性。他们还釆取了粮帖制度,即对确须救济者发给粮帖,帖上印有6个圆圈,圈下填注日期,5天发粮一次,发完粮即将圈涂黑,这样每张粮帖可用一个月,用完后再发新帖。
在经常发生大范围饥荒的古代,在政府的层面虽然也有义仓等设施,有蠲免赋税开仓放粮之类的举措,但事实往往是杯水车薪,难以解决饿殍满路饥民枕藉而死的局面。所以,民间家族和个人的慈善行为,对于在极端危机时刻挽救大多数人的生命有着重要作用。政府对这类事情也大力提倡和表彰。
吝啬鬼的存在不分时代,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吝啬鬼都是人们心中认为最小气的人,古代有很多吝啬鬼,他们有很多小气的方式。本站小编为你盘点中国古代最吝啬的人。一是曹洪三国时期的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曾数次舍命救...
毒蛇朝圣日是希腊的民间传统节日。每年8月6日在西法罗尼亚岛举行。这个节日的来源是这样的:几百年来,每年的8月6日这一天,总有上千条毒蛇聚集在岛上的两座教堂里,盘结在圣母像下,10天后悄然离去。而且它们...
开封菊花,河南省 开封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农产品地理标志)。开封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北宋时期,养菊蔚然成风。作为当时的都城,开封的养菊之风更为盛行,形成了传统,家家户户都以养菊、赏菊为乐事。菊花...
按照传统观念,华人把传宗接代当作人生的重要任务,古语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嫁是终身大事,人们不怕辛劳,一定要找到个良好的终身伴侣,婚后多子多孙,让自己的家族人丁旺盛。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就不...
崇祯皇帝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继位之时,明朝内忧外患重重,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崇祯皇帝奋发图强,想要挽救危亡的江山社稷。可由于种种原因,崇祯最后还是失败了。但崇祯留下的那句:“朕...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得道高僧玄能大师云游到新州东南部一座高山下,见此地风光旖旎,顿觉神清气爽。不知不觉攀登到山顶,举目远眺,只见山脉走向竟似蠢蠢欲动的巨蚕,不觉脱口而出:飞天蚕!据说海拔863米的飞天蚕...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很长一段时间都相信有鬼神的存在,并且存着敬畏之心,同时又感到害怕。虽说现在提倡相信科学,但是还是有一些科学也无法解释的存在,而这些就变成了口口相传的灵异故事。下面排行榜12...
在楚雄南华县五街镇,一个山青水秀、云雾笼罩的彝族村寨,如今依然完整地保留着一种原始而野性的彝族传统舞蹈——羊皮舞。羊皮一穿,气势如山;弦子一响,双脚发痒;调子一唱,浑身舒畅。这是对五街羊皮舞最生动的描...
摩洛哥人喜欢绿色和红色,并且以红色作为他们国旗的主色。在这个面积45.873万平方公里,人口2569.8万的国家里,阿拉伯人占了60%,其余为柏柏尔人。居民中信奉伊斯兰教的占99.4%。以阿拉伯语官方...
周王朝一共存在了八百年,分为西周和东周。周幽王是西周的第十二个国王,从公元前782年到公元前771年在位。他登基后,立申伯的女儿为王后,又立大儿子宜臼为太子,申伯为申侯。在周幽王统治的后期,国家政治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