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干山在德清县内,属天目山余脉,素有“清凉世界”之美誉。
莫干山名来自干将、莫邪两人铸剑于此的古代传说。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群雄争霸,吴王阖闾欲争盟主,他得知吴越边境有铸剑高手干将、莫邪夫妇,就限令他们三月之内,铸成稀世旷古之剑献来。
干将英武异常,莫邪面貌俊秀;干将技艺高超,莫邪(采药老人芦花爹的独生女儿)聪明勤劳。得令后,夫妻俩采山间之铁精金英,又特意选定深山飞瀑作为铸剑的场所。开炉后,红焰腾空,日夜不息。经过九九八十一天,冶炉还不沸,王法无情,交不出剑就有掉头之祸,莫邪焦急万分,依干将之意,她取山中黄土,调清泉,再割断自己头发,剪自己指甲,搅拌成泥团,照自己水中的面影,捏成人像,投进冶炉。忽听得炸雷似一声响,冶炉里的铁水融化沸腾。瞬间,炉中射出红光万道,雌雄双剑横卧炉底。雌剑就取名莫邪,雄剑即取名干将。这两剑合则为一,分则为二,蘸山泉,磨山石,剑锋利倍常,且青光耀眼,寒气逼人!
时莫邪有孕,夫妻俩知吴王奸凶,必容不得干将。宝剑只能献一留一。莫邪留雄剑(也叫阳剑)于山中,干将往献雌剑(即阴剑),分手时两人万分不舍。
干将终于千辛万苦赶到京城,进宫后吴王问此剑有何奇妙,干将说:“妙在刚能斩金削玉,柔可拂钟无声。论锋利,吹毛断发,说诛戮,血不见痕。”试之果然。不出莫邪所料,吴王为使天下再无此第二剑,献剑当日就杀了干将。
十六年后,莫邪、干将之子莫干成人,母亲莫邪详告家史。莫干哭父立誓,告母亲定报家仇国恨。他问母亲宝剑何在。莫邪道:“日日空中悬,夜夜涧边眠。竹青是我鞘,黄金遮霜妍。”莫干机敏,在竹林中黄槿(金)树洞孔内找到了干将雄剑。
于是他别母亲,持剑赴吴国京城,欲刺杀吴王。途中遇干将生前好友之光老人。老人说:吴王禁卫如林,谋刺难成。如能借得二宝,老人定能谋取吴王之头。莫干问哪二宝?老人说:“干将之剑,莫干之头。”莫干二话不说,即以剑自割其头,一手献剑,一手献头。之光老人到吴宫阶下,说献“稀世之宝”。于是吴王召见,之光以油鼎煮莫干头,没想在鼎内头随油浪起伏,上下翻动竟歌唱起来,之光立邀吴王近看,吴王忘了一切,真赶到鼎边观看,之光大喝一声:“干将剑在此。”拔剑斩吴王之首掉进油鼎,两头相搏于油鼎之中。王头奸凶,之光亦自杀其头,伯侄两头共斗王头,将王头压到鼎底,才终于得胜。时二剑即化作两巨龙腾空而飞。
后莫邪备果品山花,到铸剑处祭奠丈夫英灵,祈求儿子平安。可地方官气势汹汹赶来要拿莫邪问罪,莫邪愤慨地说:“我丈夫铸剑献剑有功,反遭昏王杀害;我儿莫干为父报仇,为民除暴----罪在哪里?”正当官兵要捉拿她时,忽然潭里白浪涌腾,一条巨蟒探头出水,一张嘴,飞出一口宝剑,银光一闪,地方官身首异处。然后,宝剑又飞回巨蟒口中,那巨蟒连连出水点动蟒头,似在向莫邪传言。莫邪得知阴阳剑已飞回剑池,说声:“莫邪愿永远与宝剑同在!”便纵身跳进深潭……今天有人把这里叫作“燃情地”兴许也和这段凄美故事有关 。
为纪念莫邪干将,后人将其铸剑磨剑处叫做剑池,将剑池所在之山名为莫干山。
传说畲族的祖先是狗头王,人身狗头。为什么人身狗头呢?古时候,高辛帝宫中有个左耳奇大的大耳婆。一天,高辛帝请医生替大耳婆治耳朵。医生却在耳朵里扣出一颗蛋来,群臣把蛋拿到宫中的一个楼上。天上的凤凰领着地上...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