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面角是新安县的名小吃,属河南省名小吃之一。
相传,早年有个名叫任焕章的邓州人,幼年父母双亡,只身一人流落到开封,在一家饭店里打杂,时间长了,掌柜的看他为人厚道,就收他当徒弟。
一天,任焕章发面时失手把滚水倒到了面盆里,烫坏了发面剂儿,焕章害怕师傅责怪,就悄悄地把没发的面擀成面片,将包子馅填进去,做了一种形状似月牙的食品,放到笼里蒸熟后,背着掌柜的挑到街上去卖。人们看焕章卖的食物形状挺新奇,就你仨我俩抢着买起来。俗话说不尝不知味,一尝香心里,不大一会儿就卖了个净光。
小饭店从此名声大振,店前食客盈门,店掌柜重整店铺,挂出“又一新”牌子,将新食品定名为烫面角。
一天饭店来了一伙当兵的,他们一进店就找岔儿寻事。掌柜的赶紧让焕章包了一笼烫面角,还特意做了几碗三鲜汤,殷勤地招待他们。几个人吃饱后,嘴一抹就走,掌柜的追上去讨要饭钱,却被两个当兵的打昏过去。这伙人还不善罢甘休,把店内东西尽都砸毁,并扬言三日后还要再来。
掌柜的四处投诉,却无人过问,一气之下病倒了。一日,掌柜的把五十两银子送给任焕章,让他另谋生路。焕章痛哭一场,和掌柜的分了手。
任焕章辗转到了新安县,结识了在车站卖水饺的王金斗。王金斗听说焕章有做烫面角的手艺,就为他租了一个门面房,帮焕章重操旧业。
任焕章开始悉心研究烫面角的制作技术,生意十分兴隆。到了晚年,任焕章自感心力不足,无法独撑门面,就和王金斗的水饺店合在一起,王家子弟在焕章的精心传授下,都学会了烫面角的制作技术。
任焕章故后,王家继承了他的烫面角铺,仍挂老任的招牌。过了很久,王家后人执事后,才换成了王家的店号。
第一代创始人:王金斗。生于清末年间,祖籍宜阳丰李镇,后迁居新安县城。民国初年与其爱人金秀荣首创“老王烫面角”字号。上世纪40年代末去世。
第二代传人:王德法。系王金斗之子,自幼随其父经营“老王烫面角”。建国后,一直任“老王烫面角”老板。1956年,响应政府关于“公私合营”号召,参加国营饮食服务公司,取消“老王烫面角”字号,但仍以经营烫面角为主食。70年代曾代表新安县饮食界参加“河南省厨师大比武”,并留在郑州传授烫面角技术。80年代,曾任县政协二、三届委员会委员。1996年病故。1997年,县根据国家扶持地方特产的精神,又恢复“老王烫面角”字号。
第三代传人:王小四(王桐栓)。系王德法四子,生于1957年2月。于1979年参加工作,与家父共职于国营第四食堂,受其口传亲授,深得真传。在祖传大肉烫面角基础上发展创新,研发了牛肉烫面角,羊肉烫面角,鸡蛋韭菜烫面角,酸菜烫面角,野菜烫面角,杂粮烫面角,三鲜烫面角,豆面酸菜烫面角等九个品种。王德法去世后,继承“老王烫面角”字号。直至1998年自立门户:老城转角楼“老王烫面角”,重建“老王烫面角”。
第四代传人:王坤。系王小四独子。生于1982年。2005年郑州大学医学院本科毕业。毕业后接任“老王烫面角”。同时将现代人饮食健康理念带入“老王烫面角”。注重烫面角原材料的品质,将健康可口的绿色食品带给消费者。
老王烫面角的制作方法:选料严格,制作精细,面皮为精白面粉,其馅以鲜猪肉为料,然后配上大葱、生姜,佐以食盐、味精、酱油、上等小磨油等,打拌而成。其中更添加有王家祖传秘方:数十味中草药精心配制而成。包成面角,状为新月,食口处内侧光滑,外侧皱迭八折,形成花边,起脊园平。饺肚内凹外凸,造形别郅,线条优美,上笼清蒸,十分钟即成。成饺皮薄如纸,包润如玉,五味具全,鲜香不腻,为小吃中之上品。
新安老王烫面角作为洛阳市的著名小吃和新安饮食文化的窗口,多次被评为“洛阳名吃”。不少中央领导人,如李长春、李铁映、彭佩云、张万年、杨得志等,文艺界名人如侯宝林、马金凤、申凤梅等,都曾品尝过老王烫面角,并得到一致赞誉。
2007年,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首批“河南老字号”,同年被洛阳市政府评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作为大陆饮食文化推广,在台湾中视《大陆寻奇》播出,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2011年,负责接待《梨园春》艺术团的戏曲名家,2011年全国老年门球锦标赛参赛成员,以及众多的国外友人,均取得了巨大好评。
2012年,被洛阳市商务局评为“十佳特色餐饮店”。
2012年,被河南电视台评为“河南特色餐饮名店”。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
西马村,是明代雁门关所辖的古堡之一,旧称永和堡,现在该村东堡门上方的明代石雕门额依稀可辨,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距鹿蹄涧村约5公里,现居人口中百分之七八十为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