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是四川广安县人,故他对成都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曾说:“回到成都就等于回到了家乡。”他爱吃成都的菜肴,炒豌豆尖、拌折耳根、炒回锅肉等,都吃得有滋有味。金牛区有一对农民夫妇做的豆花不错,小平还让服务员去端来吃。他还喜欢喝成都的盖碗茶,爱看老工人用长嘴铜壶掺茶、滴水不漏的精湛技艺。邓小平也偏爱郫县的圆口布鞋,说这鞋舒适、健身,安逸得很,年年都要定做几双。
邓小平对成都的名胜古迹也非常欣赏、入迷。他曾3次参观都江堰,5次游览杜甫草堂和武侯祠,到过望江楼公园、新都宝光寺等处。
杜甫草堂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邓小平对这里情有独钟,曾对家人说:“不到草堂等于没来成都。”他第一次去草堂是1958年“成都会议”期间;第二次是上世纪60年代初;1978年2月去时,还为草堂题了词;1982年9月,邓小平陪同金日成参观草堂;后来他曾在过年期间同家人一起游草堂。
成都武侯祠也在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邓小平先后于1958年、1960年、1963年、1982年、1986年5次去武侯祠参观。他的历史知识渊博,文化功底很厚,记忆力非常惊人。后几次游览中,几乎不用接待人员介绍,邓小平已对武侯祠的文物了如指掌,还主动充当义务解说员,向同行参观的同志介绍武侯祠。
他曾在文臣武将廊就塑像的取舍留存以及人们对三国人物不公正的评价发表看法:这些塑像,该有的没有,不该有的又有了,比如魏延就该有,但没有塑像,诸葛亮的错误就是没有用魏延,这个塑像的人在为诸葛亮打埋伏。小平还对塑像的顺序发表看法:马良不该放在文臣廊的倒数第二位,张翼不该放在武将廊的顺数第三位。他还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刘备是儿子坏,孙子好,诸葛亮是三代都好。”邓小平还指出,诸葛亮像前牌位的名称不完整,应该是“汉丞相益州牧武乡侯录尚书事诸葛先贤位”。
1982年9月21日,小平陪同金日成参观武侯祠时,不时以主人的身份插话,热情向金日成讲解介绍,还告诉金日成:“成都武侯祠名声很大,全国到这里来参观的人很多。刘备墓是最朴素最小的一个皇帝墓。”这些独到的议论,表达了他对历史人物的关注、评价和敏锐的洞察力。
邓小平1986年2月5日到成都视察工作之余,曾来望江楼公园一游。他一跨进公园大门,便被路旁夹道修竹形成的别致“长廊”吸引住了,边走边对随行人员说:“这是家乡的特色!家乡的特色。”
走到薛涛井旁,邓小平颇为赞赏地说:“这个公园之所以有名气,也恐怕沾了薛涛的光呢。”他观赏了薛涛井,在薛涛像前伫立一会儿,又健步登上崇丽阁。邓小平饶有兴趣地看完崇丽阁上214字的长联,还细读了题记。江津人钟云舫曾因告发贪官被捕入狱,特撰此文,抒发愤懑之情。当时的四川总督岑春煊知道后,查清案情真相,主持公道,钟才被释放回家。邓小平看完长联及题记,望着悠悠锦江水,长久地陷入沉思。此后他又被濯锦楼上的楹联“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诗)吸引住了。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