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聚居在红河南岸哀牢山中的哈尼人,便陆续开始“祭龙”了。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有项奇特的活动,就是从寨子里挑选两个英俊的小伙子,装扮成美丽的姑娘,由大家簇拥着,敲响铓锣、擂动牛皮鼓、吹起巴乌、弹着四弦,在“龙头”带领下周游寨子。说起这奇特活动的来历,还有一个十分动人的故事哩!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哈尼人从遥远的诺马河畔迁徙到哀牢山中定居的时候,哀牢山上有个叫做奢得阿窝的山魔。奢得阿窝的头比巴斗还大,眼睛像扇小石磨,鼻子如鹞鹰的嘴壳,一张大嘴像没有捆扎的麻袋口一样,牙齿似一柄柄磨利的开山斧,手上的指甲像弯弯的镰刀,身上的皮肤像老冬瓜皮。它善于变化、凶残无比,那些老虎、豹子、豺狗修炼成的妖怪,全得听它指挥。
奢得阿窝常常变化成人的模样,窜进寨里抓小娃娃吃,闹得哈尼人整天提心吊胆,不得安宁。谁敢触犯它,它就带着那群虎妖豹怪闯进寨子,把人畜咬死,把庄稼捣毁。眼看寨里的娃娃一天比一天减少,大人们的脸上罩满了痛苦的愁云。没有孩子,哈尼人怎能繁衍?没有孩子,哈尼人就要绝种。
人们找到唯一能与奢得阿窝打交道的咪谷,托他向奢得阿窝转达哈尼人的恳求:“请不要再来伤害可怜的娃娃,每年二月一定选送一个好看的姑娘给它做媳妇,还贡上最好的礼品。”奢得阿窝终于答应了人们的请求,恶狠狠地说:“如果延误了日期,违背了诺言,我就把所有的哈尼人咬死。”
攀枝花开了又谢了,鱼雀飞来又飞走了。每年,哈尼人家都轮流着要失去一个可爱的姑娘,每幢蘑菇房从没有断过撕心裂肺的哭声。
这一年,轮到寡妇碑娘家送姑娘了。碑娘有三个孩子,老大叫日则,老二叫努戛,都是勇力过人、英俊机智的小伙子。
老三叫梅霜,是个刚满十六的姑娘。提起梅霜,那可是哈尼姑娘中一朵最鲜艳的樱桃花。看见她,串姑娘的小伙子往往忘了吹巴乌,犁田的小伙子会痴得丢了犁把。听她唱“阿其古”,啾啾欢歌的花花雀赶忙闭上嘴巴,蓝天里的白云停住了悠荡的步伐。梅霜织的布,又白又好;梅霜绣的花,连蜂蝶也难辨真假;梅霜背回家的柴,堆满了门前的平台;梅霜家的竹筒里从来都有满满的清泉水;梅霜做的饭菜,就是一碗山蕨蕨,不放哈尼豆豉也格外香甜。梅霜真是阿妈家中的一只白鹇鸟。
因为要把梅霜送给奢得阿窝,从过年那天开始,碑娘就没有断过凄苦的泪珠。“不能把阿妹送给山魔!”大哥日则急得一刀把棕树做的楼梯砍成了两截。“不能叫阿妹落入魔掌!”二哥努戛气得一拳把土墙捣了个窟窿。前来劝慰碑娘的乡亲们,泪水把蘑菇房的楼板都打湿了,把火塘里的火也浇灭了。
日子一天天逼近,日则和努戛再也耐不住性子了:“阿妈,让我们去同奢得阿窝拼杀吧!”说罢,霍地挥起了明晃晃的砍柴刀。梅霜忙跪在两个哥哥面前哀求:“阿哥,别这样莽撞,你们再勇敢,奢得阿窝也会用镰刀一样的爪子掐死你们,用斧子般锋利的牙齿咬死你们。这样不但救不了阿妹,整个哈尼山寨还要遭受更大的灾难。还是让阿妹去吧,让阿妹去对付狠心的魔王!”碑娘忙挡住儿子,声音颤抖地说:“儿啊,快把砍刀放下,妈的心急得像老林起了山火,咱们快围在火塘边仔细商量一下吧!”
碑娘心里忽地一亮,繁杂的心绪像乱麻理出了头,她想出了一条巧计。日则和努戛听了兴奋得直拍手,梅霜却担忧地皱起了眉头。碑娘把计谋悄悄告诉咪谷和乡亲们,大家也兴奋得摩拳擦掌,就像一甑子热饭捏成了团。
属羊日到了。咪谷带着两个姑娘,乡亲们抬着供品,背着装满米酒的竹筒,来到奢得阿窝的山洞前。变化成人的奢得阿窝,瞧见那两个比樱桃花还要好看的哈尼姑娘,竟忘情地现出了魔鬼的原形:整个身子把日光遮住了,天地间一片黑暗;两只眼睛射出阴森森的蓝光,就像划破夜空的两道闪电。只听它一声雷鸣似的呼叫,虎、豹、狼妖马上跳到了它的身边。大家并不惊慌,咪谷跪在奢得阿窝面前,说道:“尊敬的神,今年特给你送来一对最美丽的姑娘和更丰盛的礼品,还有七七四十九筒香甜的米酒,望神笑纳,求神赐福。”奢得阿窝听罢,慢慢又变成一个文静漂亮的小伙子,说道:“大家不要害怕。只要以后每年都照今年一样,我保你们哈尼人无灾无难。把供品献上来,你们快回寨子去吧!”
咪谷把供品、米酒和两个姑娘留下后,领着乡亲们离开山洞,躲藏在附近的草窠里,瞧着两个姑娘向山魔劝酒。
奢得阿窝接过两个姑娘敬来的酒,一饮而尽。醇香的味道诱得它喝了一筒又一筒。其他妖怪也都大吃大喝,乱作一团。奢得阿窝高兴得接连喝了六六三十六筒酒,醉得东倒西歪,就丢开刚喝空的竹筒,扔掉啃得只剩骨头的猪腿,双手把两个姑娘搂住,说:“美人儿,往年你们寨子送来的姑娘没有你们长得俊,就把她们都吃了。别害怕,我要永远把你们留在身边,替我生娃娃。”
两个姑娘忙说:“大王,从现在起,我们俩就是你的媳妇了,有句话不知该不该问问大王?”奢得阿窝笑着咧咧嘴:“你们的声音比唱歌还好听,有什么话全都可以说。”左边一个姑娘娇滴滴的声音就像玉珠儿落在银盘上:“大王,你这样天下无敌,我们真是高兴极了。只是在大王面前我们不知道应当怎样侍候,才能使你满意?”右边一个姑娘的话声像蜂蜜灌进了奢得阿窝的心头:“我们愿做大王最顺从的妻子,只是不知道大王有哪些忌讳,生怕无意中触犯了,惹得大王动怒。”
奢得阿窝听了,哈哈大笑。一旁的虎妖赶紧献媚地说:“大王最忌的,是动他心窝上的那根白毛。那是大王神力的来源。”奢得阿窝听虎妖道出了自己的秘密,酒吓醒了一半,正要发作,两个姑娘忙说:“大王,不必和它计较,时间不早,该休息了。”姑娘们的美色和柔情使奢得阿窝的火气消了。它被两个姑娘扶进幽暗的山洞,仰面躺在床上,露出了心窝上那根银光闪闪的白毛。两个姑娘趁奢得阿窝伸手打呵欠的时候,猛地拔掉了它那根白毛。奢得阿窝“呀”的一声,忽地坐起来,又重重地倒在床上。它的筋骨酥软了。两个姑娘趁势跳在地上,刷地从腰间抽出两把明晃晃的尖刀,一声吆喝,刺中了奢得阿窝的两只眼睛。山魔一声怪叫,震得满山树林的叶子纷纷掉在地上,震得山洞前巉岩崩裂、怪石横飞。两个姑娘毫不畏惧,强烈的仇恨使她们更加勇猛,立即拔出血刃,又看准奢得阿窝的胸膛奋力捅去。奢得阿窝两眼漆黑,疼痛万分,滚倒在血泊里,绝望地张着血盆大口乱咬,伸着两只爪乱抓乱挠,挣扎一阵便不动了。
咪谷和乡亲们听到两个姑娘的吆喝声,纷纷拿着锄头、斧子跳出草窠,截住那些四下逃走的虎、豹、狼妖厮杀,很快就把它们统统消灭了。
大家奔进山洞,只见奢得阿窝死了,两个姑娘也倒在地上。原来在两个姑娘把尖刀捅进奢得阿窝的胸口时,被山魔的两只利爪抓伤了。人群中一个小伙子哭喊着扑在姑娘身上:“阿哥哟,快醒醒,快醒醒吧!快睁开眼看看阿妹。”原来,那两个姑娘是日则、努戛装扮的,这哭阿哥的小伙子,正是梅霜她是瞒着阿妈和乡亲,女扮男装来帮助阿哥除妖魔的。碑娘和乡亲们忙找来最好的草药,给日则和努戛包扎,兄弟俩很快就苏醒过来。
月亮出来啰,天地间一片光明;山风吹来啰,驱散了锁在山间的迷雾。奢得阿窝和众妖被消灭的喜讯传遍了哈尼山寨,人们吹着巴乌,敲响牛皮鼓,弹起四弦,拥出寨子迎接自己的英雄。老歌手唱起了“哈巴热”(哈尼族酒歌)赞颂勇敢机智的日则和努戛。
以后,为了纪念为民除害的日则和努戛,每逢祭龙节这一天,哈尼人总要选两个英俊的小伙子装扮姑娘,周游寨子,表达整个民族的敬意。这个古老的风俗,代代相传,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