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盘锦的苇编习俗

兴涛2024-02-28

盘锦的苇编习俗

清顺治十年,由于清政府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则例》,鼓励关内向东北移民。所以大批从山东、河北等地的移民在本境定居后,有些就“靠水吃水,靠苇吃苇”。利用芦苇这一盘锦丰富的资源搞编织。

苇编技艺经口传身授,也开始世代传承。编织前,要选择粗细均匀、色泽好的芦苇。接着用苇镩子把芦苇破成2--5条,破好的苇条要喷上水,然后放在硬而平整的地上,用石头磙子来回碾压(一般是头天晚上浸水,次日清晨碾压),使其变得皮革一般柔韧。然后按苇条的长短,分成“头苇”、“二苇”、“三苇”、“短苇”四等,织席时,各等苇条各有用途。编出的图案有人字纹、三角纹、方块纹、十字纹等。做出的苇编制品有耐磨、易擦洗、防腐、抗折叠等特点。

渐渐的,在盘锦人的眼里,生活已越来越不能缺少苇编制品了,因为它能当半个家。比如用它可以制做草帽、草鞋、鱼篓、蟹笼、蛋篓、米篓、提篮、坐垫,特别是编出的苇席可以铺炕、盖房、当门帘、当窗帘、搭棚子、苫货物、封粮囤顶。

到清末,由于境内连遭洪水,导致河流上游淡水急剧下泻,滩涂土壤不断淡化,反而给芦苇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境内毗连成片的苇海终于形成了。这也为苇编大发展创造了时机,到民国初期,境内苇编已驰名东北,远销关内外。其中在田庄台、大洼、田家、驾掌寺(今东风)等地,还有不少百姓靠苇编为生。据史料载,民国时期盘山每年可编织苇席2000多万片、苇茓1200万条;苇编的经济价值,也曾让侵略者垂涎。伪满时期,侵略者就曾在田庄台雇佣10名熟练编席工,教授大洼一带的移民学习编织。仅一个月时间,在“营口安全农村”(今荣兴一带),就有300户朝鲜移民学会了编织,而且销路甚广,无剩余之忧。 

苇编发展中还催生出一些文化。比如建国初期,女孩到了淡婚论嫁的年龄,媒人给介绍对象时,往往要问女方是否会编大席,不会的常常被人笑话。因为在沿海沿河村屯,会苇编的女子就是心灵手巧、本分厚道、勤俭持家的代言;村妇们编席时还总有唠不完的嗑,比如新电影里的动人情节、下乡戏团演员的唱腔、城里姑娘的穿戴、收音机里城市中的繁华程度;农人们还不断推陈出新,谁要是编出新图案,还成为大家争相学习、传诵的技术模范……这些欢声笑语给原本寂寞、烦躁的苇编劳动罩上了快乐的光环。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苇编已逐渐走出人们生活所需,会苇编的艺人已越来越少。不过,在当地政府的重视下,苇编这项纯绿色工艺已向旅游业拓展,编出的精美装饰品不但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而且还走进了“建国60周年献礼剧”——《金色农家》中,给盘锦人挣足了面子。小小苇编显然已做出了世界性的大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