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盆地特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是“南阳黄牛”这一特有品种形成的基本因素。南阳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尤其是占南阳盆地面积70%以上的唐、白河流域,岗峦、河谷相间,平原面积广阔,土地肥沃,人口稠密。历史上,大面积的山岗荒地和河谷湿地为“南阳黄牛”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牧草,肥沃平原的大面积耕作既需役使大批耕牛,又为饲养“南阳黄牛”提供了秸秆等饲料。在这些特殊的自然条件作用下,经过千百年的培育,南阳黄牛逐渐成为体躯大、耐粗饲、品质优、数量多、役肉兼用的优秀地方品牌。
说起南阳的养牛历史,那就更悠久了。南阳农民历来有养牛习惯。远在春秋时代,南阳黄牛已进入了舍饲、圈养阶段。生于斯长于斯的秦国名相百里奚就善于养牛,在他大半生的落魄生涯中,于南阳城西麒麟岗养牛成为他谋生的主要手段。
百里奚(约前726年-前621年),姜姓,吕氏,百里氏,名奚,字子明,春秋虞国(今山西省平陆县北)人,齐国没落宗室子弟,齐中废公无诡孙,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又称“五羖大夫”,是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从市井之中换回的一代名相。
百里奚在家乡找不到出头之日,壮年时离开了南阳,先后游历宋国、齐国和周都洛阳,因为朝堂里无人,都没有得到录用。在齐国,百里奚陷入困境,一度沿街乞讨,但他并不死心,继续自己的求仕生涯。
在齐国,茫茫人海中他遇见了一个叫蹇叔的人,两人一番宏论崇议,惺惺相惜,结为知己。此后,百里奚来到虞国,被国君任命为大夫。蹇叔得知此事,劝诫他说虞君昏庸无能、目光短浅,不值得辅佐,但百里奚颠沛流离多年,非常渴望能安顿下来,就没听蹇叔的劝告。蹇叔的担心不久就变成现实。假途灭虢、唇亡齿寒的千古典故让不幸的百里奚赶上了,没当多久大夫,他就成了亡国之臣,甚至成为奴隶,跌入了人生的最低谷。
春秋时代,秦晋联姻较多,到今天我们还把联姻称为结“秦晋之好”。百里奚被俘不久,晋国人要把公主穆姬嫁给秦穆公,百里奚被当作陪嫁的奴隶送往秦国。深感奇耻大辱的百里奚在去秦国的途中,设法逃走,回到故乡楚国宛邑。这时他的家人已经无处寻觅,好在年老的百里奚还有一技之长——善于养牛,于是就在南阳的麒麟岗一带以帮人养牛为生。
刚当上秦国国君的秦穆公,是一位胸有大志的国君,和晋国公主洞房花烛后,查收陪嫁物品,发现什么也不少,单单少了个叫做百里奚的奴隶。秦穆公顺口问了一句:这百里奚是什么人?大臣中有了解百里奚的,就回答说这可是个难得的人才。秦穆公于是就让人查找其下落,后来就打听到这人在楚国放牛。
秦穆公开始想用重金赎回百里奚,但谋臣公子絷劝住了他,认为楚国人一定是不知道百里奚的才能,才让百里奚养牛。若用重金赎他,那不就等于告诉人家百里奚是千载难遇的人才,那他们怎么会放手?秦穆公问:“那我该怎么样才能得到百里奚?”公子絷说:“可以贵物贱买,用一个奴隶的市价,也就是五张黑公羊皮来换百里奚,那样楚人就一定不会怀疑了。”就这样,百里奚被秦国用五张黑公羊皮换了过来。
秦穆公解除了他的奴隶身份,并向他讨教国家大事。两人一谈就是三天,言无不合。秦穆公十分高兴,拜其为上大夫,号“五羖大夫”,把秦国的军政大权都交给了他。同姜子牙钓鱼、诸葛亮种地一样,百里奚养牛也流传下来不少的故事。他成名之后,这些故事令人们津津乐道。《东周列国志》有一则他养牛的故事:
楚成王听说百里奚擅长养牛,就问:“伺牛有道乎?”百里奚答:“时其食,恤其力,心与牛而为一。”楚成王赞叹道:“善哉,子之言。”
不幸的是,楚成王并未真正听懂百里奚的话。“心与牛一”,实际上是百里奚将为政治国的道理用在了养牛上,这体现了中国统治艺术的一个基本追求:即以己度人、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同情体谅。用后来孔子的话讲,就是“仁者爱人”。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传统哲学,非常强调“心与牛一”,无论饲牛养马,还是治民查案,最重要的是同情体谅,而不是对立较量。这是一种体恤关爱的教化,而不是讨价还价的谈判,更不是尔虞我诈的“博弈”。互相体谅和平等较量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政治文化追求。
“心与牛一”,一方面是体察,一方面是体谅。体察不仅是察言观色,还是身临其境;体谅不仅是关爱,还是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终至“心与牛一”。
从后来百里奚在秦国的作为来看,他实践了这种政治主张。他给秦国带去的不是残酷的征战杀伐,不是苛刻的政治高压,而是“心与牛一”的仁厚宽容的治国之道。在他的辅佐下,秦穆公三立晋君、称霸诸侯,并征服西戎、拓地千里,为秦国一统天下奠定基础。后世的李白既羡慕又感慨:“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洗拂青云上,当时贱如泥……”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