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我们都知道,古人认为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是道家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后衍生出了太极拳,太极八卦阵等。在浙江金华有一座俞源太极星象村,整个村子的布局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太极八卦图。而这个村子千百年来顺风顺水,平安无事,不禁让人好奇。今天排行榜123就带大家来看看俞源太极星象村的秘密所在。
俞源太极星象村位于浙江省武义县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是浙江金华境内的古民居群,村落内部现存宋元明清古建筑1027间,古代建筑木雕、砖雕十分精致,巧夺天工,文化底蕴深厚,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密切融合,休闲旅游的胜地。
系明朝开国谋士刘伯温按天体星象排列设计建造,在村口有占地120亩的巨型太极图,村中布有“七星塘”、“七星井”。
村周十一道山岗与太极阴阳鱼构成天体黄道十二宫,八卦形排列的28座堂楼对应星象二十八宿,七口池塘和七口老井呈北斗状分布,而俞氏宗祠正好位于星斗之中,是一个活生生的太极八卦图。
俞源村的先祖俞涞和刘伯温是好友,俞涞一生淡泊名利,远离世俗的纷争,一人隐居山林,刘伯温也非常敬重这位品质高尚的好友,即使伯温当了高官也一直和俞涞保持着联系。
刘伯温是浙江青田县人,每次回家都会经过俞源,因此每次回家的途中都会在俞源休息一晚。当时的俞源民不聊生,瘟疫频发,旱涝交替。刘伯温自幼学习天文地理,在水里工程方面的造诣也非常高。
他将俞氏家族按星象排字辈,为俞源村设计了太极星象图并指挥村民改村口直溪为曲溪,以溪流为阴阳鱼界线设立太极图地形,同时设立了村庄建筑的星象八卦布局。俞源村从此安然无事,现在俞氏香火已传至第28代,村中两千多人基本都是俞姓,目前是我国俞姓最大的村落。
俞源村的布局都十分有讲究,甚至连一棵树的布局的位置都是有说法的,动不得,只要一动风水就会被破坏,而破坏风水的人也一定会遭天谴。据说解放初期有人想填掉村子里的一口井来盖房子,只要一填完就遭遇火焰,挖开火就灭了,只得挖开,如是三番便再也不敢造次了。
俞源太极星象村至今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科学也无法对其作出解释。自从刘伯温该溪设太极河之后,俞源村600多年来未曾发过一次洪灾,“商坐楼”边有口井被称为“气象井”,天晴的时候水便能清澈见底,水变浑浊了就注定要下雨了。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六是“圆梦节”,这天心降喜雨,即使大旱年头也不例外。更令人惊奇的是,从此之后俞源村旱涝无虞,村泰民富,在明清两代便富甲一方了,而且俞源此地出了260余名进京当官的,被人称为风水宝地。据说在俞源类似于这种奇怪的事情有二三十个,领后人对他充满猜测和幻想。
中国名村影响力排行榜,你的家乡榜上有名吗?
中国十大名村排名,比城市还富裕的农村
盘点世界九大最不可思议村落 它们竟建在这样的地方
中国境内十大奇特神秘的村庄排行榜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