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寿是在自己家族内部进行的聚会,拉开寿诞庆典的序幕。所有来宾全是至亲挚友,没有外人。按规矩,本家近亲到齐,即可将寿堂供桌上的寿烛点燃,堂上的灯也一起亮起来。这时,寿星的子、女、媳、婿、侄辈、孙辈便按尊卑长幼,亲疏远近,整齐地待立两旁,所有来客也排立于左右。
首先,由寿星的子女恭请寿星登堂。登堂后,寿星向供在中堂上的寿星图等神像上香叩首。然后,正襟端坐在太师椅上,接受晚辈的祝福。
行礼顺序从长子到次子,再长媳到次媳,大女婿到二女婿,大女儿到二女儿,按长幼亲疏,依次类推。行礼形式为一跪三叩首。行礼时可口致贺词(吉祥语),表示祝贺。礼毕,寿星吃寿面,大家吃家庭暖寿饭。全家人有说有笑,共享天伦之乐。
暖寿的第二天,是正式的寿庆典礼。是全家最热闹、最欢乐的幸福时光。当日上午(拜寿时间大多选在寿庆日早晨,俗信上午属阳,朝曦初露,又是阳中之阳,讨得吉祥),亲朋好友与寿星是晚辈、平辈关系的,都要到堂上行礼,称作“登堂拜寿”。如果寿星年事已高,不堪劳累,亦不必在堂上亲自见客受贺。而是让来宾给供在堂上的神像叩首即可,由此子孙向来宾还礼。如果寿星身体好,按男左女右的位置坐在太师椅上受礼,宾客于红色拜垫上两揖三叩,然后向还礼的晚辈一揖退下。祝寿人如果是晚辈,必须跪拜,并说些祝福吉祥语。如果遇平辈跪拜,寿星则须起立,做用手搀扶的姿势,表示受之有愧,请对方免礼。未成年人拜寿,寿星要给红包,也可由礼宾人员传递。如果有比寿星年长来宾登堂,寿星一定要请他免礼。
一般家庭内部祝寿,如果没有举行暖寿仪式,也在当天上午吃饭前进行拜寿。形式和暖寿一样。拜寿仪式后,寿宴开始。全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一派祥和景象。
在民间,也有子女将父母的祝寿合在一起举行的,称为“双庆”、“双寿”。这一般是父母年岁相当,寿期相近,而且母亲是父亲的原配夫人,子女才能有这样的举动。但是,不能将不同辈份长者的生日排在一起,进行庆祝。孙子、孙女可以给祖父、祖母合办“双寿”,亦不能将祖父与父亲或祖母与母亲排在一起办“双庆”、“双寿”。
按照习俗,不论年岁多大,只要上面还有长辈老人(父母或祖父母中的一人健在),虽然自己可以接受晚辈或近亲的贺礼,但不能有正式祝寿的提法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
拜寿完毕,寿宴开始。
拜寿仪式之后,宾主欢欢乐乐,喜气洋洋,愉悦无比。这时,酒宴也在伺候之中。旧时酒宴多在家中操办,所以几乎每个房子都布满席口。有的干脆在院中打棚摆席,一溜的八仙桌摆满院子,桌上摆满美味佳肴,十分壮观。执事人事先遵照尊卑长幼、亲疏远近的原则和男女不同席等规矩,事先排好宾朋桌位和坐次,单等宾朋入席赴宴。
主家热情安排宾朋入席,在一番客套谦让之后,宾主坐定。寿星如身体硬朗,可与宾朋一起入席,就座上位。如不方便,也不必免强。也可以先行入席,一番礼仪后离开。
宴会开始,寿星的长子首先发表祝酒词。主要内容是表达老人庆寿的喜悦心情,祝福老人健康长寿。更多的是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欢迎之情和感谢之意。
宴会开始先吃茶点。寿星把寿桃、寿糕、寿果等分给众人。众人踊跃嚼食,意为替老人“嚼灾”。“长寿面”上桌,先用筷子将面条挑起到很高的位置,一边问道:“长不长”?其他人则应声答道:“长”!然后,将“长寿面”放入众人碗中。儿女们要把自已碗中的面条拨向老人碗中一些,谓之给老人“添寿”。
酒宴中,酒香四溢,话题多多。或谈天说地,道古论今,或畅叙友情,相互问候。并不断传杯送盏,尽兴畅饮……
寿者的儿子要择机到席,向宾朋敬酒致谢。一般是在席中“上鱼”之时为好。寿者儿子带一小辈手端“传盘”(传菜的木制方盘),上铺垫红纸,放六个斟满酒的酒盅,跟随其后。每到一席,逐个敬酒,表达道谢之意。每个宾客把“门前盅”的酒喝下,再把盘中六盅酒逐一倒入其中,即算完成。如此下来,整个酒宴全部敬到,要花费很长时间。所以,到席前敬酒时,大家都一起共饮,不仅节省了很多时间,也表达了敬酒之意。
一番热闹之后,酒阑宾散。主家逐一送客于大门之外,拱手道别。
老一辈淄川人的祝寿活动可谓丰富多彩。由于家境条件、社会关系、身份地位的差别,反映到庆寿形式上也各有不同。除了大众化的庆寿活动之外,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大户人家还有几种活动为庆寿增加了喜庆色彩。
一是请唢吶班子助兴。吹些欢快轻松、寓意吉祥的曲子,给祝寿仪礼增添喜庆气氛。
二是唱寿戏。或是有身份的人送戏拜寿,或是自家花钱顾戏班子。或是酒宴之后,稍事休息,众人陪老寿星看戏,或一边喝寿酒一边看大戏。戏的内容多为喜庆、欢快、圆满的传统剧目,尤其寿戏的结尾以大团圆谢幕,以图吉利。也可以请老寿星点戏。戏班在演正戏之前,一定要先演“八仙庆寿”的开场戏。唱词如:“寿桌团团转,鲜花朵朵开,锣鼓一声响,引出众仙来。今日乃是寿星XXX的寿诞之日,你我驾起祥云,往瑶池一走,寿山连福海,福寿万万年”!然后,八仙亮相,以示庆贺……
三是照“全家福”。这是自民国时期在大户人家或城里人家所出现的一种庆寿形式。老寿星端坐中央,全家或坐或站于前后两旁。美好的瞬间,留给了家人幸福的纪念。
八月月圆节是拉祜族的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晚上,要把自己的瓜果和谷等选最好的拿来献月亮,因为月亮为人们分明耕种的节令。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各家把选来的南瓜、黄瓜、包谷、谷穗、水果等(其中梨是不可缺少...
梅山文化,点点滴滴的汇聚,集成古代文明的瑰宝,其中那些独特的地名传说,更是古老长河中迸出的浪花。地处新化县桑梓镇石窖村北面的前程村,俗名叫玉米冲,讲起这一地名原由,是一段沧桑久远而讽渝深刻的故事。康熙...
传说畲族的祖先是狗头王,人身狗头。为什么人身狗头呢?古时候,高辛帝宫中有个左耳奇大的大耳婆。一天,高辛帝请医生替大耳婆治耳朵。医生却在耳朵里扣出一颗蛋来,群臣把蛋拿到宫中的一个楼上。天上的凤凰领着地上...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