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殿左侧为监斋爷斋堂。据传,监斋爷生前是三平祖师的厨师。祖师临终时,监斋爷十分悲恸,声言欲随祖师西去。祖师公不肯,说:“你是俗家人,荤腥不禁,岂能随我西行。”监斋爷分辩道:“我自侍祖师后,一直守戒持素,腥荤半点不沾,祖师若不信,我可当众自剖,请祖师验看我的血是红是白,若流白血即说明我五脏六腑中无半点荤腥。”说着,挥斧自剖,果然流出白血。祖师见此,十分感慨,嘱咐众僧纪念这位监斋爷,便在斋堂立像供奉,让其监察供品。就这样,伙夫亦成为寺中神。
三平寺第三进塔殿是三平祖师藏骨的所在地。殿基比祖殿高出两米有余,两侧各有台阶,可以从边门通往殿堂。殿为正方形,面积200平方米。殿正中屋顶为八卦斗拱相连,围成一藻井,结构十分精巧,称“蜘蛛结网”。殿中间有一座石龛,三平祖师的法相,高大如人,僧帽袈裟,结跏跌坐龛内,两目低垂,端庄慈祥。两旁侍立蛇、虎二侍者。据传,石龛下有一井,井上摆一大缸,三平祖师的肉身即镇坐在中间。塔殿后墙正中,供奉着唐宣宗敕封义中为“广济祖师”的圣旨牌。
塔殿的香火很旺,香客非进不可。殿中有卜事签供香客抽签问卜。三平寺卜事签跟药签一样,都是七十五首。
塔殿供奉的神祗还有石巩慧藏禅师、潘荣尚书、颜颐仲尚书。
一般禅宗寺院的祖殿供奉禅宗初祖达摩禅师及禅宗六祖慧能禅师,而三平寺却是在塔殿左右角供奉石巩慧藏禅师。石巩雕像是后人请入的。石巩禅师是三平祖师的师父,据《五灯会元》记载,当年,祖师到抚州拜谒石巩时,一见面,石巩张弓搭箭,对祖师大喝一声:“看箭!”祖师见此,毫无惧色,用双手擘开衣襟,挺胸挡箭,说道:“此是杀人箭、活人箭?又作么生?”石巩用手弹弓弦三下,叹道:“三十年张弓搭箭,只射得半个圣人。”这也就是三平祖师被称为“半个圣人”的由来。
潘颜二尚书的塑像供在塔殿右后角,左为颜颐仲、右为潘荣。
潘荣,宋代漳州人,仕官尚书、驻琉球国大使;颜颐仲,也是宋代漳州人,官居兵部、吏部尚书。两人都是为三平寺树过重大功德的人,因而被尊为塔殿的“座上宾”。
塔殿东壁上,镶嵌一块石碑,称“王讽碑”,是三平寺最重要的文物之一。为什么这块石碑叫做王讽碑呢?因为碑文是王讽写的。
王讽,唐代大中、咸通年间朝官。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他自吏部侍郎谪守漳州,到任第二天,便专程上三平寺,拜访祖师。二人“谈禅论易,深相印可”,结下一段情谊。是年十一月初六日,三平祖师圆寂,王讽为其撰写碑文,即王讽碑。现存王讽碑有二,一是《漳州三平大师碑铭并序》,载《唐文粹》卷六四;一是保存三平寺中的《三平山广济大师行录》,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石碑。三平寺中的王讽碑原为木刻,到了明朝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吏部侍郎王志道(漳州漳浦人)到三平寺进香,回家后,他妻子便有了身孕,不久生下男孩。这件事促使王志道“慕述立石”,于是,他发起修王讽碑,将木碑改为石碑。
王讽碑“字迹清秀,婉如颗颗珍珠”,堪称墨林珍宝。原来,它是由明代著名书法家李宓书写的。李宓也是漳州人,《漳州府志》说他“工诸体书,琳宫碑额,挥洒最多”,连当时名倾天下的书法家董其昌都“自叹不如”。
塔殿后面围墙上有一块石刻佛像,俗谓“石公”,传闻是三平祖师真容。刻工淳朴古拙,有龙门石窟风。这是三平寺保存的唐代文物。
塔殿的楹联最多,计有七对。这些楹联或追溯三平祖师建寺的历史,歌颂他的禅学造诣与法大无边,或记亭、庙形势,山川景色,言简意赅,饶有趣味。这七对楹联是:
法大无边龙虎伏;道高有象鬼神惊。
二箭当襟降魔崇而伏蛇虎;三平摄足显唐宗以赫明清。
见性明心无忌张弓挂箭;飞锡移盖直至伏虎降蛇。
草堂清隐输神力;宝盖长悬卫圣身。
秉烛夜谈经时有玄猿来献果;梵香晨耕法闲看白鹿为衔花。
一尘不染千年塔;万丈难磨半圣身。
祖法无边五天魅化慈悲塔;师容如在千载灵传子孙灯。
游览三平寺之后,也许细心的游客会发现,三平寺有这样三个特点,三平寺三殿之间中轴线不是笔直,而是如蛇游动之状,有动态感。原来,三平寺是“蛇穴宝地”。
第二,古往今来,佛门都是清静地,而三平寺却是日夜佛灯长明,香烟萦饶,烟花炮竹响连天,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色。这在全国寺院中也是罕见。
第三,三平寺佛、神、人一起供奉,连“伙夫”、“侍者”也成为寺中神,真的体现了佛教“众生平等”的教义。
游览了三平寺之后,可到寺后的虎林憩息片刻,喝一口虎爬泉水,一洗旅途风尘。
三平寺后是一条山岗,宛如巨蟒逶迤蜿蜒,名叫蛇山。据传,三平寺地处“蛇穴”,面朝龟山,“龟蛇际会风云日”,是块风水宝地。这蛇山上,古木参天,修竹摇翠,藤蔓丛生,树密如箍,偶而一两声鸟叫,更增添这密林的静寂气氛。进入林间,一片绿荫,凉风习习,昔日义中禅师带领众僧练武之处,而今成了游客夏日消暑憩息的好地方。
根据美国CNN的研究,认为七种最让阿根廷人喜欢的食物如下:1、烤肉 Asado虽然这道菜在其他国家不过被称为“烧烤”,不过阿根廷的烧烤却是具有相当学问的,对于阿根廷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家庭烧烤或与朋友在...
春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日,俗称“过年”。农历正月初一,即大年初一,也称“元日”或“元旦”。“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元是首的意思,“三元”就是一年的开始、四季的开始、12个月的开...
中国古代阅兵有数千年的历史,第一部编年史《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或战争。阅兵仪式,既是“祀”,也是“戎”,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事。孟津观兵伐纣...
在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广场的绿树鲜花中,一座标志性建筑巍然矗立,这就是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这座为纪念对日作战中英勇牺牲的23名苏联红军贝加尔湖方面军飞行员而修建的纪念塔,是当时苏军在东北各地所建纪念塔建筑...
“百鸟衣” 是苗家人不老的传说。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就流传着“百鸟衣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在杆洞乡,苗家每年都会欢度这个盛会。苗家人无论男女老少,个个身穿节日盛装,精神饱满,围在村中的平地上。苗哥们兴高采...
“青砖碧瓦古民房,翘角雕檐图画廊。”好一幅炊烟袅袅、生活安详的民居图景,这就是广西灌阳县月岭村今天的写照。被称为桂北民居“神秘的大观园”的月岭村,以规划得体,施工精巧的古民居建筑而成名,现在是广西重点...
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镇东垞。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精心修建、精心布置的仿明式建筑。故居参照沈万三致富的各种传说、经商的坎坷历史、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通过铜...
宁阳朱氏唢呐,系家庭传承,发源于山东省宁阳县茅庄乡,已有100余年历史,由朱序河一家人一代代传承下来。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数代传承人不断总结、吸收本地优秀的戏曲文化及一些民间小调,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形式...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张家界市境内。1982年9月25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将原来的张家界林场正式命名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也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1992年12月,因奇...
宿迁民间有这样一个习俗,逢年过节或走亲戚,做妈妈或奶奶的,总会用红胭脂在小孩白皙额头上的眉间涂个红圆点。据说,小孩眉宇上的红圆点名曰“吉祥点”,是印度民间习俗随佛教一起传入我国的,至今已有一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