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福建平和三平寺(2)

英楠氏2024-05-06

祖殿左侧为监斋爷斋堂。据传,监斋爷生前是三平祖师的厨师。祖师临终时,监斋爷十分悲恸,声言欲随祖师西去。祖师公不肯,说:“你是俗家人,荤腥不禁,岂能随我西行。”监斋爷分辩道:“我自侍祖师后,一直守戒持素,腥荤半点不沾,祖师若不信,我可当众自剖,请祖师验看我的血是红是白,若流白血即说明我五脏六腑中无半点荤腥。”说着,挥斧自剖,果然流出白血。祖师见此,十分感慨,嘱咐众僧纪念这位监斋爷,便在斋堂立像供奉,让其监察供品。就这样,伙夫亦成为寺中神。

三平寺第三进塔殿是三平祖师藏骨的所在地。殿基比祖殿高出两米有余,两侧各有台阶,可以从边门通往殿堂。殿为正方形,面积200平方米。殿正中屋顶为八卦斗拱相连,围成一藻井,结构十分精巧,称“蜘蛛结网”。殿中间有一座石龛,三平祖师的法相,高大如人,僧帽袈裟,结跏跌坐龛内,两目低垂,端庄慈祥。两旁侍立蛇、虎二侍者。据传,石龛下有一井,井上摆一大缸,三平祖师的肉身即镇坐在中间。塔殿后墙正中,供奉着唐宣宗敕封义中为“广济祖师”的圣旨牌。

塔殿的香火很旺,香客非进不可。殿中有卜事签供香客抽签问卜。三平寺卜事签跟药签一样,都是七十五首。

塔殿供奉的神祗还有石巩慧藏禅师、潘荣尚书、颜颐仲尚书。

一般禅宗寺院的祖殿供奉禅宗初祖达摩禅师及禅宗六祖慧能禅师,而三平寺却是在塔殿左右角供奉石巩慧藏禅师。石巩雕像是后人请入的。石巩禅师是三平祖师的师父,据《五灯会元》记载,当年,祖师到抚州拜谒石巩时,一见面,石巩张弓搭箭,对祖师大喝一声:“看箭!”祖师见此,毫无惧色,用双手擘开衣襟,挺胸挡箭,说道:“此是杀人箭、活人箭?又作么生?”石巩用手弹弓弦三下,叹道:“三十年张弓搭箭,只射得半个圣人。”这也就是三平祖师被称为“半个圣人”的由来。

潘颜二尚书的塑像供在塔殿右后角,左为颜颐仲、右为潘荣。

潘荣,宋代漳州人,仕官尚书、驻琉球国大使;颜颐仲,也是宋代漳州人,官居兵部、吏部尚书。两人都是为三平寺树过重大功德的人,因而被尊为塔殿的“座上宾”。

塔殿东壁上,镶嵌一块石碑,称“王讽碑”,是三平寺最重要的文物之一。为什么这块石碑叫做王讽碑呢?因为碑文是王讽写的。

王讽,唐代大中、咸通年间朝官。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他自吏部侍郎谪守漳州,到任第二天,便专程上三平寺,拜访祖师。二人“谈禅论易,深相印可”,结下一段情谊。是年十一月初六日,三平祖师圆寂,王讽为其撰写碑文,即王讽碑。现存王讽碑有二,一是《漳州三平大师碑铭并序》,载《唐文粹》卷六四;一是保存三平寺中的《三平山广济大师行录》,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石碑。三平寺中的王讽碑原为木刻,到了明朝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吏部侍郎王志道(漳州漳浦人)到三平寺进香,回家后,他妻子便有了身孕,不久生下男孩。这件事促使王志道“慕述立石”,于是,他发起修王讽碑,将木碑改为石碑。

王讽碑“字迹清秀,婉如颗颗珍珠”,堪称墨林珍宝。原来,它是由明代著名书法家李宓书写的。李宓也是漳州人,《漳州府志》说他“工诸体书,琳宫碑额,挥洒最多”,连当时名倾天下的书法家董其昌都“自叹不如”。

塔殿后面围墙上有一块石刻佛像,俗谓“石公”,传闻是三平祖师真容。刻工淳朴古拙,有龙门石窟风。这是三平寺保存的唐代文物。

塔殿的楹联最多,计有七对。这些楹联或追溯三平祖师建寺的历史,歌颂他的禅学造诣与法大无边,或记亭、庙形势,山川景色,言简意赅,饶有趣味。这七对楹联是:

法大无边龙虎伏;道高有象鬼神惊。

二箭当襟降魔崇而伏蛇虎;三平摄足显唐宗以赫明清。

见性明心无忌张弓挂箭;飞锡移盖直至伏虎降蛇。

草堂清隐输神力;宝盖长悬卫圣身。

秉烛夜谈经时有玄猿来献果;梵香晨耕法闲看白鹿为衔花。

一尘不染千年塔;万丈难磨半圣身。

祖法无边五天魅化慈悲塔;师容如在千载灵传子孙灯。

游览三平寺之后,也许细心的游客会发现,三平寺有这样三个特点,三平寺三殿之间中轴线不是笔直,而是如蛇游动之状,有动态感。原来,三平寺是“蛇穴宝地”。

第二,古往今来,佛门都是清静地,而三平寺却是日夜佛灯长明,香烟萦饶,烟花炮竹响连天,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色。这在全国寺院中也是罕见。

第三,三平寺佛、神、人一起供奉,连“伙夫”、“侍者”也成为寺中神,真的体现了佛教“众生平等”的教义。

游览了三平寺之后,可到寺后的虎林憩息片刻,喝一口虎爬泉水,一洗旅途风尘。

三平寺后是一条山岗,宛如巨蟒逶迤蜿蜒,名叫蛇山。据传,三平寺地处“蛇穴”,面朝龟山,“龟蛇际会风云日”,是块风水宝地。这蛇山上,古木参天,修竹摇翠,藤蔓丛生,树密如箍,偶而一两声鸟叫,更增添这密林的静寂气氛。进入林间,一片绿荫,凉风习习,昔日义中禅师带领众僧练武之处,而今成了游客夏日消暑憩息的好地方。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