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秋季有许多别称,考其渊源,究其诗词,很有情趣。
我国最早诗集《诗经·王风·采葛》曰:“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意指时间长,一天不见犹如三年,形容思念殷切。由此,“三秋”便成了秋的别名。
古人还把农历的七、八、九三个月,分别称孟秋、仲秋、季秋,合称“三秋”,代指秋天。有时也把第三个月,即九月叫“三秋”。唐王勃《滕王阁序》就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之句。清代纳兰性德《与顾梁汾书》:“天清气朗,时值三秋。”
古人把秋季三个月90天,按10天为一秋,故称“九秋”。晋张协《七命》诗:“唏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鸣飚。”唐陆畅《催妆五首》之一:“闻道禁中时节异,九秋香满镜台前。”
在农业生产上,农夫经过秋收、秋耕、秋种的辛勤劳作后,迎来了瓜果飘香、作物成熟的收获季节,自然是高兴的。所以,三国曹植《七启》诗中有“九秋之夕,为欢未央”之句,这个“九秋”就指秋季。
还有,南朝宋谢灵运《善哉行》中“三春燠敷,九秋萧索”、唐代杜甫《月》中“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唐代骆宾王《望月有所思》中“九秋凉风肃,千里月华开”等,其中的“九秋”皆指秋季。
按照五行学之说,古人把物体的属性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秋天属金;秋天又是收获季节,成熟谷物瓜果呈现一派金黄,故称“金秋”,“金天”或“金素”。如《汉书·五行志》曰:“金,西方,万物既成,杀气之始也。”
唐代王维《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诗:“金天净兮丽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
唐代陈子昂《送著作佐郞崔融等从梁王东征》诗:“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云“述职期阑暑,理棹变金素。”李善注解说:“金素,秋也。秋为金而色白,故曰金素也。”
按五色学,秋色为白,秋又是收获储藏季节,故秋称之为白藏。梁元帝《篡要》:“秋曰白藏,亦曰收成。”有“白藏”注解曰:“气白而收藏万物。”《尔雅.释天》:“秋为白藏。”
古人认为,秋天的颜色为五色(青赤白黑黄),因此秋季有了“白藏”的别名;因白色亦可称素色,于是又有了“金素”“素秋”之称。唐代魏征《五郊乐章·白帝商音》曰:“白藏应节,天高气清,岁功既阜,庶类收成。”
杜甫《秋兴》曰:“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欧阳修《清商怨》曰:“关河愁思望处满。渐素秋向晚。”
到了深秋,庄稼收割完,原野空旷而明朗,天空澄澈而高远,心情简约而清爽,于是“清秋”便成了秋季的雅称。
晋代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唐代李贺《马诗》:“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杜甫《宿府》诗:“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宋代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些,都是写清秋的诗词。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罗衾不耐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这是《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中林黛玉的《秋窗风雨夕》诗,秋中有愁,愁中有秋。古人心中,秋多是伤感季节,所以秋天还有愁苦味道的劲秋、悲秋之别称。
晋朝陆机《文赋》有诗曰:“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杜甫《登高》亦诗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汉刘桢《赠五宫中郎将》诗:“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叹。”汉班捷妤《怨歌行》:“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
古代以九为金的成数(成数,泛指比率),秋属金且气和,所以称秋季为“九和”。《管子·幼官》:“九和时节,君服白色,味辛味,听商音。”尹知章注:“金成数九,金气和,君则顺时节而布政。”
秋属金而色白,秋天又称素秋、素律、素节。晋朝潘正修有诗:“予登素秋,子登青春。”杜甫《秋兴》:“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欧阳修《清商怨》:“关河愁思望处满,渐素秋向晚。”前蜀韦庄《三用韵》“素律初回驭,商飙暗触襟。”欧阳修《水谷夜行寄苏子美》诗:“我来夏云初,素节今已届。”
古以五音(宫商角徵羽)配合四时,商为秋。商音凄厉,与秋天肃杀之气相应,秋故名商秋。晋潘尼《安石榴赋》:“商秋授气,收毕敛实。”晋陆机《行思赋》:“商秋肃其发节,玄云霈而垂阴。”杜甫《七月三日戏呈元二十一曹长》诗:“今兹商用事,余热亦已末。”何晏《景福殿赋》中有“结实商秋,敷华青春。”意为秋天结实,春天开花。马祖常《秋夜》:“素商凄清扬微风,草根知秋有鸣蛩。”
天高气爽的季节,指秋天。南朝谢月兆有诗云:“渊情协爽节,咏言兴德音。”爽节亦指重阳节。唐李适有诗曰:“爽节在重九,物华新雨馀。”
《尔雅·释天》:“秋为旻天。”如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秋岸澄夕阴,火旻团朝露。”夕阴,傍晚阴晦的气象;火,心星,初秋时西流隐没,故为秋候。
“九旻”“西旻”“西陆”“西颢”也是秋季的别称。如唐代韩鄂《岁华纪丽·重阳》:“重阳佳辰,九旻暮月。”
秋季位在西方称吴,所以秋季又称“西旻”。如明代汤显祖《彪赋》:“夫何山中之一兽兮,受猛质于西旻。”
“秋入江湖暗,风生草树悲”。秋天是肃杀无情的,所以秋季又称“凄辰”“凄序”“萧辰”。
北周庚信《和颖川公秋夜》诗曾经叹曰“叶黄凄序变”。
唐代岑参《暮秋山行》诗:“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