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02年南诏宰相汉人郑买嗣联合和蛮大姓发动宫廷政变,将南诏蒙氏宗亲800余人残杀在五华楼下,南诏国二百五十四年的统治结束,此后南诏国王位几经易手,群众性和部落性的暴乱同时爆发。
在浩荡的暴乱大军中,走在最前面的是南诏开国功臣段俭魏的后人、白蛮大姓、通海节度使段思平。 他从南诏东部起兵后,与滇东37部贵族武装和白蛮大姓高氏、董氏在石城(今云南曲靖)会盟,被各路诸侯推举为盟主。后晋天福二年(937),这位盟主率军到达洱海,攻破大义宁国都城龙尾城(今云南大理下关),驱逐了国王杨干真,结束了中南地区长达三十五年的动乱。
顺理成章,段思平宣布建立了大理(取“大治大理,富国兴邦”之意)国,定都于羊苴咩(今云南大理),设置了8府、4郡、37部。
早在起兵时,段思平就喊出了“减尔岁粮丰,宽尔徭役三年”、“赦免国中有罪无子孙者”、“免东方37部蛮徭役”等口号,因而赢得了万民的拥戴。
当了皇帝的段思平并未食言,他减免了繁重的徭役,调“理”了政策法令和部落关系,开始向“天下大理”的目标迈进。
后晋开运元年(944),段思平在巡视途中病逝,一个豪雄就这样完结了一个花开花落的不凡人生,他那刚刚有点眉目的“大理之花”也随之零落。
儿子段思英,段氏取名类似于日本古代,没有辈分,不避先讳。继位。他在位仅仅一年,就因荒淫昏庸被叔叔段思良代替。
尽管相国董氏在思良篡位事件中居功至伟,但随着佛教的兴盛,信奉密教的董氏渐渐衰落下去,而曾经短暂建立大天兴国的和蛮大姓赵氏也已日落西山,国中只有白蛮大姓高氏未受冲击。
段思良之后,大位在其子孙中传了七代(思聪、素顺、素英、素廉、素隆、素真、素兴),将近百年。后来年幼无能的段素兴引起国人不满,而段思平的玄孙段思廉却人望很高,于是布燮(相当于宰相)高氏废素兴而立思廉。
因为拥立之功,高氏开始凌驾于各个白蛮大姓之上。段思廉在位三十一年后出家,儿子段连义继位,政务全权委托高智升处理,大理国出现了“段与高,共天下”的局面。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白蛮大姓杨义贞杀死段连义,自立为广安皇帝。危难时刻,高智升和儿子高升泰挺身而出。几经周折,高氏举兵讨平了叛乱的杨氏。
为了酬劳高氏集团的勤王之功,国王先是封高氏为善阑(昆明)侯,后来则让高氏留住皇城,成为又一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从此,一切都是高氏说了算。
死去的段连义无子,因此高氏拥立其侄子段寿辉为国王。大概是烦透了做傀儡皇帝的日子,上明帝段寿辉仅仅当了一年国王就到天龙寺出家当了和尚。之后,高智升立段思廉的孙子段正明为帝。段正明生性懦弱,是个完完全全的傀儡皇帝,并不像《天龙八部》里描写的那般明智练达,实权一直掌握在高智升和儿子高升泰手中。高升泰掌权久了,想过过皇帝瘾,便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以“天变不祥”和段正明“为君不振”为名,逼迫段正明出家为僧并禅位给他,精心导演了一幕篡废大戏,将国号改为大中国。
大理并非中原,改朝换代不是只有当权者说了算,当时大理世族领主们势力很大,几乎与官府平起平坐。现在高升泰称帝独大,打破了部族间的平衡,因此处境非常孤立,还落得一身骂名,在位仅两年便郁郁而死。临终,高升泰命令儿子高泰明将王位还给段氏,并叮嘱后人千万不要仿效他。
高泰明遵照父亲的遗言,让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继位大理国王,史称“后理国”,高泰明被封为中国公。
后理国,其实国号还是大理,只不过史学家如此区分而已。虽然国王是段氏,但相国却由高氏世袭,朝廷被高氏玩弄于股掌之中。发展到后来,外国来使先见相国,后见段王。国家设置的八个地方分支机构,也全部由高氏子孙世代把守。
在后理国,高氏的地位如同幕府之天皇、镰仓之将军、战国之足利公方,段氏不过是徒有虚名的摆设罢了。这种名不正、言不顺的局面一直延续到元朝灭亡大理的那一天,而国人在此期间始终称高氏为“高国主”。
段氏不是一点想法也没有的。文安帝段正淳登基后,力图通过改革振兴王室,在国内赦免了国民差役,在外交上重建了与宋朝的友好关系。可惜文安帝在位十一年后,彗星西落,瘟疫流行,种种不祥之兆接踵而来,最根本的是他斗不过手握兵权的高氏一族。文安帝回天无术,最后不得不走上“禅位为僧”的传统老路,让位给儿子段和誉(段正严)。
这位大理国第十六代皇帝,从北宋徽宗年间接班,直至南宋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禅位为僧,在位长达三十九年,是后理国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在漫长的岁月里,他甘心担当傀儡,几乎毫无作为,唯一值得一提的是他曾经派使者到宋朝汴京朝贡,被宋徽宗封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此后,后理国又传了六世,始终也未改变段氏挂名君主、高氏掌握实权的尴尬局面。
长期的气血不调必然引起身体恶化,宋朝末年的大理国已被高氏折腾得满目疮痍、奄奄一息。
到了后来,高氏集团为了争夺布燮发生内讧,东方37部趁机拥兵自重,大理国出现了“酋领星碎,相为雄长,干戈日寻,民坠涂炭”的惨状。这种持续的混乱局面为忽必烈灭亡大理国铺平了道路。
元宪宗蒙哥三年(1253),蒙古大军兵分3路挺进大理,除一路被宋军所阻外,其余两路顺利进入云南。忽必烈亲率中路军经青藏高原南下,纵马越过空气稀薄的雪山,以革囊渡过湍急的金沙江,于第二年年底发动了对大理国都太和城的总攻。大理国的实际统治者--布燮高泰祥进行了死命抵抗,在让蒙古人付出了血的代价后兵败被俘。高泰祥在五华楼前被斩首示众,死前仍高喊对不起他所服务的段氏。
就在高泰祥为国家挥洒热血的时候,最应该站在城头的段兴智却选择了逃跑(如此看来,他们被世代架空丝毫不冤),逃跑的方向是东部靠近宋朝的善阐。蒙古人当然不允许作为大理标志的傀儡国王苟延残喘,第二年春天就发兵擒获了他。至此,大理国5城、8府、4郡、37部悉数归降,前后传22王,立国三百一十七年的大理淡出史册。 蒙古在云南建立了行省,做了俘虏的段兴智被意外地任命为世袭总管,还被蒙哥汗赐予了“摩诃罗嵯”(梵文,意为大王)的荣誉称号。不过,段氏的所有头衔不过是一个口头上的名誉而已,实际权力有多少、应当管多少事,他们自然心知肚明。
尽管是一种名誉职位,但毕竟是一种形式上的承认。大理段氏继续世代担任元朝的大理总管达一百三十年之久,直到元朝灭亡后,仍然效忠已经逃到草原上的元朝,以武力抗拒明朝的统一。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派傅友德、蓝玉、沐英3员大将领兵征讨云南,元将达里麻战败被擒。第二年,明军进逼大理,末代总管段世请求依照唐宋惯例降服明朝并求封(又一个软骨头),傅友德因为明朝采取了“改土归流”政策而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进而攻克羊苴咩城,使段氏第十一代总管沦为阶下囚。
此后,段氏已无尺寸之土,但皇皇华夏,六合一家,处处又都是段氏子孙的安身之所(连台湾都有大理段氏后裔)。然而他们中的多数人还是留居云南,以不离故土的方式缅怀着先辈的辉煌与荣耀。
生活中拥有许多潜在的危险,有可能随时会出现,尤其是无法阻挡的那种灾害,不仅仅是人类的死亡,还会给整个大自然带来难以磨灭的损伤。今天排行榜123小编就来为大家列出世界十大灾难,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在智慧上超乎常人的人,他们的事迹和成就都可以说能让人惊叹的,那么到底有哪几位天才是公认的呢?下面本站就整理了世界十大天才,一起来看看吧!一、牛顿在世界十大天才中牛顿是英国人,被评价...
迢迢牵牛星两汉 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燕歌行二首·其一魏 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
根据美国CNN的研究,认为七种最让阿根廷人喜欢的食物如下:1、烤肉 Asado虽然这道菜在其他国家不过被称为“烧烤”,不过阿根廷的烧烤却是具有相当学问的,对于阿根廷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家庭烧烤或与朋友在...
春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日,俗称“过年”。农历正月初一,即大年初一,也称“元日”或“元旦”。“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元是首的意思,“三元”就是一年的开始、四季的开始、12个月的开...
中国古代阅兵有数千年的历史,第一部编年史《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或战争。阅兵仪式,既是“祀”,也是“戎”,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事。孟津观兵伐纣...
在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广场的绿树鲜花中,一座标志性建筑巍然矗立,这就是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这座为纪念对日作战中英勇牺牲的23名苏联红军贝加尔湖方面军飞行员而修建的纪念塔,是当时苏军在东北各地所建纪念塔建筑...
“百鸟衣” 是苗家人不老的传说。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就流传着“百鸟衣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在杆洞乡,苗家每年都会欢度这个盛会。苗家人无论男女老少,个个身穿节日盛装,精神饱满,围在村中的平地上。苗哥们兴高采...
“青砖碧瓦古民房,翘角雕檐图画廊。”好一幅炊烟袅袅、生活安详的民居图景,这就是广西灌阳县月岭村今天的写照。被称为桂北民居“神秘的大观园”的月岭村,以规划得体,施工精巧的古民居建筑而成名,现在是广西重点...
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镇东垞。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精心修建、精心布置的仿明式建筑。故居参照沈万三致富的各种传说、经商的坎坷历史、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通过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