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潭位于榆阳区镇川镇红柳滩村东一深山幽谷中,谷中九潭连环,泉流活跃,亦称九龙潭,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因修建起龙王庙,故改名黑龙潭,清光绪十年(1884)、民国二十一年(1932)曾几度重修扩建,规模焕然,庙内旌伞林立,匾额争悬。黑龙庙坐镇北峰,濯足龙潭,正殿、卷棚、钟楼、鼓楼、石狮、石阶、旗杆、牌楼、乐楼随山而列,浑然自如。
庙前有一座石牌楼,系民国二十年(1931)修建,前额刻“敕封灵应侯”,后额刻“黑龙大王神祠”。庙内浮雕有八仙捧寿、二龙戏珠、琴棋书画等图案。石牌楼造型美观,格局别致,是石刻工艺佳品。庙前48级石阶左右竖石旗杆一对,柱高6米。1984年,黑龙庙被列为榆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势如龙色如真,空灵严穴暗藏珍。
诗题峭壁留名处,尽是当年祷雨人。”
此诗是榆林光绪年间贡生、才子田万宝为榆林八景之一“龙穴藏珍”所作。“龙穴藏珍”指的就是黑龙潭。
黑龙潭,顾名思义,因黑龙而闻名。
传说中六百多年前,在无定河与小川河交汇的地方,郑家圪公式村一户人家的姑娘出落得面若桃花、楚楚动人,举止有节,聪颖和顺,四邻无不羡慕。一天,郑家姑娘和嫂嫂在小川河畔洗衣时,河上漂来一颗鲜红水灵的桃子,桃子径自漂到姑娘面前,她随手捞起,那桃子竟然瞬间钻进她的嘴里。见姑娘将桃子囫囵吞咽,嫂嫂笑她嘴馋,姑娘不好分辩,觉得事有蹊跷。
不久后,姑娘竟然有孕在身,渐渐,村里人风言冷语,她父亲实在挂不住老脸,把女儿打了一顿……
姑娘有口难辩,便在一月夜离家出走……
发现姑娘不见了,家人心急如焚,和村邻四处寻找,走到龙峁上,才发现姑娘已在山梁上坐化成仙,此时,青、黄、白、红、黑五条龙从她的耳、鼻、口中爬出,见风而长,腾空而起。众人这才恍然大悟,五龙腾飞福万民呐!
后来,五龙中小弟黑龙仙游北山,初择陈家坡显圣,百姓便在山上修起神龛,供奉黑龙大王牌位。过了不久,人们突然发现牌位不见了,四处寻找,发现牌位被搬到了九龙潭,人们随即将其搬回原处。第二天,牌位又被搬到新处,这样反复几次,人人称异,便于夜间暗暗察看,原来是一只黑狐所为,方才明白是黑龙大王瞅准了这块风水宝地,于是遵龙王旨意,新建“黑龙祠”,改名“黑龙潭”。时值明正德年间。
美丽的传说中总是寄托着劳动人民无尽的善意,而“黑龙大王”在陕北劳动人民心中的地位可谓源远流长。陕北自古十年九旱,农民靠天吃饭,最怕久旱无雨。凡酷旱之年,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哀鸿遍野。每现旱象,周边的百姓们便自发地向龙王祈雨。
黑龙大王最为人称道的传说便是显圣一说:清光绪年间,水军将领张耀出征倭寇,在台湾海峡屡战不胜,某夜梦见一黑脸老者,自称黑龙潭黑龙大王,教其战法。次日张耀依法布阵,果然大获全胜。随后张耀奏疏朝廷,光绪皇帝仰黑龙大王神威,敕封“灵应侯”,御书“功簿威霖”金匾,并赐半副銮驾。此段故事在光绪年间《重修黑龙祠碑记》中记载。
黑龙潭九潭连环,铮铮淙淙,清流激石,潭形大小不一,径大者数丈,径小者丈余。潭周围水草丰盛,生机勃勃。因着潭水的浸润,黑龙潭岩壁渗湿,凉气沁心,令人身清神爽。一直以来,黑龙潭便是周边百姓绝佳的避暑胜地,最令人称奇的是,炎炎夏日,黑龙潭蚊虫竟极少。老百姓们认为这是仙家宝地所致,但此处绝佳的生态环境着实令人叹服。
九潭中为冠者莫过榆林八景之一的“龙穴藏珍”——“海眼泉”。
海眼泉在庙西侧一悬崖突兀处,深邃莫测。泉从眼中出,如线穿珠,落入潭中,终年不竭。“海眼”前置两小厅,一名“官厅”,一名“过厅”。右侧岩壁上刻有“龙穴藏珍”四个古拙遒劲的大字,为清康熙年间能工巧匠所刻。西面石崖上刻有“耸施惠霖”,四字圆润大度,为清乾隆年间榆林名笔叶兰手书。清浙江嘉兴进士谭吉聪在《延绥镇志》中记载:“余历涉山川,见此谓龙处者多矣,或于渊、于泉、于湫、于潭、于洞、于池,大抵不离乎水,以为居也,今龙之穴处者则怪甚,穴距镇川堡十余里,环穴旁皆深山绝涧,有峭壁可寻,而穴其上长不盈尺,而广半之如人张口者,然俗为黑龙王穴者是也。试以手探焉,微有寒气,而津湿循其上下又如之有腭也,而深则不可测矣。凡岁旱祷雨则有祈焉,有报焉。始之有事于祈者先以瓶承其颔下,水则涓涓从穴中出时,有与钱及珍宝金银物流入于瓶,以水之盈缩,验雨之多少及报也,必称其物而纳焉。而龙之应之者如响之答也。”
在以前缺医少药的年代,海眼泉中的水被老百姓当做包治百病的灵药,而无病时喝这“神水”,自然会有防病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不管此话是否当真,但海眼泉中之水的确甘甜可口、清凉沁心。有人曾将这里的泉水送检,的确是含有多种矿物元素的优质矿泉水。
“龙穴藏珍”之水还有神奇的功效,过去在陕北,旱象频现,每到天旱无雨时,乡民们便会自动在黑龙庙前集会,祈愿求卦。在一系列繁杂的仪式后,最后一件事便是到海眼泉取水来判断旱情是否能够得到缓解。若雨瓶水快装快满,则预示即刻有雨,若雨瓶慢装难满,则是旱情暂时不能缓解,只能让众人失望。“海眼泉”的充盈与否与天阴下雨的关联应该是有科学道理包含其中的,所以在没有天气预报的过去,这样的判断方法很是奏效。
据旧《榆林县志》记载:清光绪年间,浙江省宁波府勤县举人张岳年任榆林知府,张知府一贯为政清廉,施惠于民,曾在瘟疫频发时斥巨资购药拯救疫民。光绪十一年(1885)春夏,又值陕北大旱,张知府心急如焚却无对策。有人进言:可求黑龙潭黑龙大王施雨。张岳年便率众日夜兼程,赶赴黑龙潭。并在次日徒步上庙,虔诚祷告,事毕,将雨瓶置海眼泉下,恭立取水,满载而归。翌日,甘霖滋润大地,旱情顿解。百姓因此对关心百姓的知府大人和“施雨救民”的黑龙大王心怀感恩。
每年农历六月十三是黑龙潭庙会,也是民间俗称的给黑龙大王“过生日”。庙会会期一周,而早在前两三天,戏班子、杂耍就到了黑龙潭,一时商贾云集、香客纷迭而来,甚是热闹。如今,庙会活动已经成为了一场别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庙会期间有唱戏、迎贡、“过关”、烧香敬神、抽签、马童代人说话等,生动地再现了农耕时代的百姓生活。庙会在旧时是陕北人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人们在庙会上敬神、访亲、娱乐、商品交流、文化熏陶,缓解着一年生活中的焦虑,又为未来的日子孕育新的希望。
赶庙会看戏是很多老者乐此不疲的项目,为了占个好座位或者不拉下一场精彩,有人赶戏场时就带着铺盖,干脆在戏台周围就寝。说来也奇,年年庙会期间,黑龙潭温度适宜,从不下雨,又少有蚊虫叮咬。但庙会结束,戏落幕时,此处必有一场“洗庙”大雨,雨水疾时,山洪涌注,竟成为年轻人孩童们喜见的一场“开心剧目”。
近年,作为风景区的黑龙潭还打造了剧目《神龙》,饱含陕北传统文化元素的精彩演出也让观众大饱眼福。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