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端文皇后(1599年—1649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皇后,系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的姑姑。生于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后金逐渐重视与蒙古的联盟,哲哲也因蒙古受到重视,地位逐渐上升,清太宗时为国君福晋、中宫皇后。1643年,顺治帝即位后,与孝庄文皇后两宫并尊,称母后皇太后,无徽号。顺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崩,享年五十一岁。顺治七年二月葬于昭陵。雍正、乾隆累加谥,谥号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无子,生三女。
夫之元配:元妃钮钴禄氏
夫之继室:继妃乌拉那拉氏
夫之侧室:孝庄文皇后、敏惠恭和元妃、懿靖大贵妃、康惠淑妃
谥号: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
孝端文皇后(1599年-1649年),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皇太极皇后,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斯和科尔沁大妃女。哲哲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甲寅年(1614年)四月,十六岁的哲哲与二十二岁的皇太极成婚。天命十年(1625年),她十三岁的侄女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天聪六年(1632年)皇太极废除“四大贝勒并座”旧制,开始“南面独坐”。为正名份,开始册封后宫福晋,哲哲成了后金国君福晋,称中宫大福晋。1636年(崇德元年),皇太极立国号“清”,称帝,正式册封五宫后妃,哲哲被册封为清宁宫皇后,居中宫,是清朝第一位被正式立为皇后的人。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号称帝并封五大福晋,孝端文皇后为国君福晋,正宫皇后,居中宫。崇德二年,科尔沁大妃来朝设宴,不久后皇太极对科尔沁家族进行了封赠,追封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为和硕福亲王,封科尔沁大妃为和硕福妃。皇太极派内院大学士范文程等人前往科尔沁,赐《诰命》和银印以及其它赏赐,并为和硕福王立碑。
皇太极统治的17年间,孝端文皇后主持内宫事务,很使皇太极满意。每遇蒙古诸部远道来京朝贺,或送女来嫁,或尚公主,均由孝端文皇后率众妃举行盛大宴会,亲自迎送。由于孝端文皇后的崇高地位,其亲族亦受礼遇。她的母亲科尔沁太妃屡次来朝,皇太极均以盛大礼节迎送,宴赏优厚。
孝端文皇后无子,生有3女。福临(即顺治皇帝)继位后,尊其为母后皇太后,顺治六年四月十七日(1649年),哲哲逝世,年五十一。顺治七年二月将其梓棺运至沈阳,与皇太极合葬于昭陵,即今沈阳北陵。
顺治皇帝为孝端文皇后撰了祭文。雍正、乾隆累累加谥,全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
孝端文皇后,名哲哲,姓博尔济吉特氏,生于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她的父亲是蒙古科尔沁部大领主莽古思。甲寅年(1614年)四月,哲哲刚满十六岁便远嫁皇太极为妻。一迎娶之际,皇太极率领部下从赫图阿拉城(今新宾县老城)出发,北行三百余里到达辉发部(今吉林省辉南县境)扈尔奇山城,在此杀牛宰羊举行隆重的迎亲仪式和结婚仪式。天命十一年,皇太极继承汗位,封哲哲为“大福晋”。所谓大福晋是主持亲王家政的主妇,管理后宫一切事务,包括对其它侧福晋及庶福晋(即妾)的管束。哲哲所以受到如此重视,获得大福晋的尊贵地位,主要还是她出身于蒙古大领主世家,是清朝初期的联姻制度的核心。清初婚姻制度非常重视门第高低。天聪初年,哲哲之母蒙古科尔沁大妃多次从科尔沁来到盛京,皇太极均以大礼相待。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建国大清,改“汗”号为皇帝,按古代制度要分封后妃,大福晋哲哲被封为中宫皇后,又称国君福晋,居中宫清宁宫,成为主持宫围,赞襄朝政的国母皇后。在册封大典上,皇太极授给她象征地位等级的《册文》、“金印”,以及仪仗銮驾等物。《册文》全文如下:
奉天承运、宽温仁圣汗制曰:“天地授命而来,既有汗主一代之治,则必命匹配心腹视过福晋,赞襄朝政,坐立双成,同立功德.共享富贵,此乃亘古之制,位守三纲五常,系古圣汗等所定大典。今我正大住典蒙天佑,得遇福晋系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特赐尔册宝,位出诸福晋之上,命为清宁宫中宫国君福晋。尔务以清廉、端庄、仁孝、谦恭之义训诲诸福晋,更以尔贤德之训,使天下夫人仿法。勿违我之圣意。”
赐给皇后的仪仗有:“车一、曲柄黄伞一、直柄黄伞二、扇二、金马机子二、金椅一、足登一、唾吁一、壶一、水瓶一、盆一、香炉二、香盒二、骨朵二、吾杖四、油宝床二、朱雀床二、蝇拂二、避素二,红技四、锣一对、鼓一对、号筒二、征二、仗鼓二、横笛二、扎板二、小钱一对、小金一、大铜金二、云锣一、锁呐二、喇叭二。这些是皇后外出时,为显示地位和威严随驾仪仗队使用的各种器物。
史料记载:《清史稿·孝端文皇后传》
太宗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莽古思女。岁甲寅四月,来归,太祖命太宗亲迎,至辉发扈尔奇山城,大宴成礼。天聪间,后母科尔沁大妃屡来朝,上迎劳,锡赉有加礼。崇德元年,上建尊号,后亦正位中宫。二年,大妃复来朝,上迎宴。越二日,大妃设宴,上率后及贵妃、庄妃幸其行幄。寻命追封后父莽古思和硕福亲王,立碑於墓,封大妃为和硕福妃,使大学士范文程等册封。世祖即位,尊为皇太后。顺治六年四月乙巳,崩,年五十一。七年,上谥。雍正、乾隆累加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女三,下嫁额哲、奇塔特、巴雅思祜朗。
“青砖碧瓦古民房,翘角雕檐图画廊。”好一幅炊烟袅袅、生活安详的民居图景,这就是广西灌阳县月岭村今天的写照。被称为桂北民居“神秘的大观园”的月岭村,以规划得体,施工精巧的古民居建筑而成名,现在是广西重点...
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镇东垞。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精心修建、精心布置的仿明式建筑。故居参照沈万三致富的各种传说、经商的坎坷历史、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通过铜...
宁阳朱氏唢呐,系家庭传承,发源于山东省宁阳县茅庄乡,已有100余年历史,由朱序河一家人一代代传承下来。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数代传承人不断总结、吸收本地优秀的戏曲文化及一些民间小调,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形式...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张家界市境内。1982年9月25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将原来的张家界林场正式命名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也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1992年12月,因奇...
宿迁民间有这样一个习俗,逢年过节或走亲戚,做妈妈或奶奶的,总会用红胭脂在小孩白皙额头上的眉间涂个红圆点。据说,小孩眉宇上的红圆点名曰“吉祥点”,是印度民间习俗随佛教一起传入我国的,至今已有一千多年。“...
很多人都误以为元宵与汤圆是一样的,只是叫法不同,其实不然。元宵、汤圆是两回事,可以说是北方、南方之不同渊源所致。据介绍,元宵和汤圆的制作工艺不同。简单来说,汤圆是“包”出来的,元宵是“滚”出来的。汤圆...
壮族的丧事礼仪,其秩序大致是:报丧壮家有人死后,家人立即燃放大炮竹三响,以示家里有了死人,向村人、亲朋们报丧。同时主家派人到外家及至亲者报丧,请道公来做道场,着手办理丧事。洗礼死者主家报丧后,族内的男...
大悟丧葬风俗,相沿至今,无论死者家庭贫富与否,其丧礼一样繁缛,只以装殓的丰俭、斋醮时间的长短相区别。主要丧葬礼仪有临终、入殓、斋醮、殡葬、复土、报七、馨香、除灵,其习俗内容颇带封建迷信色彩,但为了保留...
生活中我们时常也会看到一些画家的作品,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内容和世界的黑暗,如戈雅、他画的撒旦食子、女王的安息日等。当我们知道这幅画背后的故事的时候会有些毛骨悚然,今天本站小编就给你介绍世界十...
说到奇怪的人,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性格和行为比较的怪异,但是除此之外,有些人在精神甚至和身体上,与普通人相比也是非常奇怪的。今天排行榜123小编就来为大家盘点出世界十大奇怪的人,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