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巫闾山位于锦州市义县和北宁市的交界处,自东北向西南走向,北高南低,长45公里,宽14公里,面积630平方公里,属阴山山系松岭山脉,主峰望海峰海拔866.6米,为闾山最高峰。岩石主要由花岗石组成。闾山为舜封全国十二大名山之一,又是中华“五岳五镇”中最北的镇山。《全辽志》载:“辽境内,山以医巫闾为灵秀之最”。因之,在东北最负盛名。
医巫闾山,古称甚多,如:微闾山、无虑山、医无虑山、义无虑山等,均系我国古代民族东胡族语言音译,意为“大山”。闾山原在长城以东属东胡族统治,在东胡族语言中“依克奥拉”即是“大”的意思,后蒙古族统治东胡族,蒙语:“医巫闾”也是“大”的意思,所以医巫闾山意为“大山”。
历代帝王对闾山皆有封号:唐代封为“广宁公”、金代封为“广宁王”、元代封为“祯德广宁王”、明、清封为“医巫闾山之神”。辽代有六位皇帝先后四十多次来闾山祭山祭祖,这里埋葬辽代的三代皇帝和二十几位皇妃、大臣。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皇帝数次登临闾山寻幽揽胜,留下诗赞五十余首。
闾山是历代朝廷推崇的灵山圣地,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英才、贤士,吸引了众多的重臣、名将来此抒发情怀,留下了大量的诗文、石刻、碑记,是闾山文化史上的重要篇章。战国时期屈原曾在他的名著《远游》中表达了对闾山的想往之情。辽太子耶律倍,曾在闾山藏书万卷隐居读书。元代宰相耶律楚材,儿时在闾山居住读书,而后成为历史上屈指可数的贤相。
闾山数千年来是佛、道修身养性和皇家祭祀山神之地,道观寺院坐落有序,碑廊亭台随处可见,形成了悠久的宗教文化,常年香客不断,烟云缭绕,给闾山增添了更加神奇的色彩。
闾山可谓集山、石、松、泉、洞为一炉,大自然的鬼斧神功造就了医巫闾山的奇峰险壑,描绘出一幅幅人间仙境。白云、浓雾、佛光,月色、苍松、翠柏,令人目不暇接,心驰神往。舂来梨花初放,香雪如海;盛堆绿,翠黛千重:深秋红叶满山,果香漫谷;隆冬层峦积雪,如银似玉,每年的“五一黄金周”前、“十一黄金周”前分别举办闾山赏花会和闾山文化旅游节,每年还择期举办五大镇联袂对接活动,和宗教文化系列活动,吸引数十万人来此游览观光。
医巫闾山景点有:北镇庙、圣水桥、鱼池、观音阁、四角亭、旷观亭、蓬莱仙境、莲花石、望海寺、万年松、名山、老爷阁、风井、桃花洞、白云关、游目天表等。除北镇庙在山下外,其余景点全在山上,而且集中在观音阁一带,彼此相距较近。北镇县有条路直通北镇庙、圣水桥和道隐谷。自道隐谷起,此路虽始分为两支,但左右环通,无论左行或右行,山上景点皆可遍游。一般说,以右行先至鱼地、观音阁为佳。
闾山分北部、中部、南部、东部四个主要游览区,共计一百多个景点。
闾山以寺院为中心形成了十大景区:大石棚、圣水盆、观音阁、白云观、辽代肖太后蜡像馆、元代宰相耶律楚材读书堂、玉泉寺、药王庙、祖峰长城,新建的千米索道把大阁、玉泉寺两景区连为一体。远眺峰峦翠色,近睹千丈危岩,景色秀丽,姿态万千,像一幅恢弘博大的泼墨画卷,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想。目不暇接的奇峰怪石;千资百态的苍松翠柏;水丝如帘的石棚飞瀑;梨花巧构的“香雪海”,真可谓人间仙境,壮美瑰丽。
“五岳”泰山为首,“五镇”闾山为尊。
自从盘古开天地,尧舜为君,闾山就承袭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神韵,从泰山之巅奠基,从黄河源头走来,连结华夏名山大川的灵脉,威镇北方,祈天佑地。历朝帝王将相都对北镇闾山顶礼膜拜、封王谥号、视若神明。在北京的天坛和先农坛,至今还保留着明、清两代皇帝祭拜的北镇医巫闾山神位。在闾山的镇山庙——北镇庙内保留下来大量的历朝历代祭拜闾山的石碑。闾山受天地之精华,承历史之崇拜,终成今日之灵山胜地。
北镇闾山久享盛誉,自“舜封医巫闾”以来,汉列“五岳五镇”,明代已礼秩居他镇之首“。辽代,有六位帝王42次祭祀闾山,唐、宋、金、元、明、清诸朝视北镇闾山是″发祥兆迹、王气攸钟″的神山圣地。清朝皇帝都曾亲临或派遣重臣到北镇闾山祭祀。其中乾隆皇帝四到闾山,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闾山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文化辉煌。因为闾山的神圣奇秀,不但成为历朝历代帝王封禅祭祀、顶礼膜拜的神山,也成为数千年来贤臣、名士、文人、墨客润翰题壁,纵情歌赞的胜地。
战国时的屈原,极慕闾山,梦中尚“朝发轫于太仪兮,夕始临乎於微闾”。李白、杜甫、徐霞客,曾为生前没能拜谒闾山而发出遗憾:“惜哉医巫闾,作者未抵面”。辽东丹王耶律信等隐居于闾山而建望海堂和璃寺,他的八世孙耶律楚材,幼时随母在闾山读书,研习治国经略,而后成为元朝宰相。明代重臣李成梁、马永、张邦土等都曾在闾山留下重要历史文化景观、景点。清王朝对闾山更是推祟倍至,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帝王先后十几次来闾山祭祀、揽胜,留下了大量的人文胜迹。把闾山的历史文化推向高潮。
闾山标志门由清华大学设计,构想绝妙,造型奇特,寓意深刻,山门版块上的八幅浮雕,展示了从虞舜到明清绵延四、五千年的闾山文明史。
旷观亭为闾山观光揽胜绝佳之处。始为辽代东丹王耶律倍所建,清代改建。
碑廊建于一九九一年,长近百米,宽4米,为清式爬山卷棚式建筑,布瓦青砖苏式彩绘,内嵌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宋七个朝代四十九位书法家名贴117幅、209块。
白云关辽代烽火台,明代为辽东长城关隘,清代称望海寺,为乾隆皇帝所封闾山八景之一。现内建有辽代萧太后蜡像馆。
十八蹬明代景观,在垂直地面近30米的石壁上开凿而成,上为藏经洞,中间由十八阶石蹬相连。故称“十八蹬”。墨石,为我国东北最大的碑廊,碑廊内建有“耶律楚材蜡像馆”和“文殊院”。“医巫闾山碑廊”为已故著名书法家启功所题。
闾山古代建筑座落有致,碑廊亭台随处可见,摩崖石刻琳琅满目,人文胜迹星罗棋布。这些人文景观或建在奇峰险壑之上,或卧于青松翠柏之间,把闾山点缀得更加雄奇秀美,更加充满灵气…...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