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湖南韶山的传说(2)

仰望天2024-03-13

韶山八景传说

圣帝选址(韶山八景传说之一)

“从来仙境称韶峰,笔削三山插天空。天下名山三百六,此是湘南第一仑。”这是人们对韶峰奇丽险峻的描绘。

韶峰,又称仙女峰,“韶峰耸翠”是韶山八景之一。峰顶原来造有一座石砌大庙,供奉南岳司天昭圣大帝神像。像高一丈二,全身披甲,怒目圆睁,手擎双板斧,脚踏金睛兽,雕刻得栩栩如生,人们称圣帝爷爷。

传说圣帝曾到这里选址建殿,后来为何又移迁南岳呢?这里有一个故事。

相传自从玉帝封神后,圣帝身骑金睛兽,脚踏祥云,飞到湖南,在云中观察南岳七十二峰,准备在这里选址建殿。圣帝爷爷正行之间,云中突出一座山峰,挡住他的去路。圣帝爷爷便绕山峰转了一圈,只见峰尖笔挺,峭壁悬崖上长满古柏苍松,怪石嶙嶙中有奇花异草,好一处仙山奇境。圣帝落下祥云,站在峰顶俯视群山,只见万山罗伏,千峰揖拜。他感到很高兴,想在这里建殿。于是挥动手中板斧,把峰尖削去一截,现出一块平地来。

这一下惊动了山神土地,他们急忙跑来,拜倒在圣帝爷爷脚下,问圣帝爷爷为何发怒劈山,圣帝亲手把他们扶起,把在韶峰设香火的想法,说与山神土地商量。

山神土地听了连连点头,说韶峰是人间仙境,圣帝爷爷驾临此处是万民的福气,圣帝听后就决定在韶峰设立神殿。谁知韶峰与众山不同,白天是凤鸣鹤叫,百鸟歌舞,到了晚上,山间龙吟虎啸,异兽争风,特别是龙神和猛虎神,一直主宰韶峰地盘,山中的飞禽走兽,地方神灵都得听他们的。圣帝爷爷一来,这些禽兽神灵都去朝拜,把龙神虎神凉在一边,他们心里很不舒服。

虎神找到龙神,私下里一商量,当晚就来了个“龙虎相斗”,向圣帝示威。半夜时分,龙头山水雾暴发,雷鸣电闪,潜龙神在云雾里张牙舞爪,向虎神叫战。这边虎歇坪上,猛虎神弄得满山怪风呼啸,树木枝断叶落。韶峰山上,龙神和虎神就这样恶狠狠地斗了起来。

圣帝爷爷正在山顶打坐养神,忽听得山中百兽仓皇奔走发出惊叫,便腾空而起,站在云中一看,只见龙神和虎神正斗得不可开交。

圣帝见了火冒三丈,气得胡须都竖起来了。只听他大喝一声:“孽障不得无礼!”举手发出一道雷火,劈开了龙神和虎神。龙神和虎神正想试一下圣帝的法力,见雷火劈来,他两个霍然分开,向圣帝爷爷袭去。好个圣帝爷爷,只见他不慌不忙的将巨手一挥,两道金光把龙神虎神击落山涧,又命黄巾力士把他们各打了二十仙杖,一个镇住在龙头山,一个镇住在虎歇坪,制住了龙虎二神。

圣帝回到峰顶,心忖:玉帝封我永镇南岳,南岳有七十二峰都要治理,这里有龙神虎神作祟,弄得民不聊生,其它峰上肯定也会有不安分的妖神相扰,神殿不能设在这里,我还要去看看别的山峰。

第二天,圣帝爷爷一大早就飞离韶峰,巡视南岳七十二峰。圣帝到衡山一看,见衡山山峰交耸,俯瞰七十二峰,峰峰相应,就决定在南岳设立神殿,主宰七十二峰,除暴安良。

后来,人们就在韶峰顶上造了一座庙宇,名为“仙顶灵庙”,又叫“圣帝庙”。庙堂中设有精工雕刻、木质金身的圣帝神像。从此,到这里进香朝拜的人络绎不绝,香火不断。

凤舞韶山(韶山八景传说之二)

韶山仙女庵后面,有一座飞檐翘角的凤仪亭,凤仪亭虽然构造简单,却用工细腻,美观大方。凤仪亭旁边原来有一棵古老的梧桐树。“凤仪亭址”是韶山八景之二。

相传还是在舜帝南巡的时候,舜帝随从人员奏韶乐九成,音乐召来了凤凰。在山地上,舜帝与人们一起和歌欢舞。在空中,凤凰展开优美的舞姿随人们起舞,百鸟和鸣。

后来,凤凰随着舜帝到了九嶷山。舜帝在九嶷山升天后,凤凰又回到了韶山。每当彩霞挂在天边的时候,凤凰就翩翩起舞,鸣歌奏乐,凤音在韶峰的树林间回荡,直飘到远方。韶峰山脚下有一座石桥,百姓在劳动之余,最喜欢到石桥上聆听山间飘来的美妙凤音。

凤凰就栖身在韶峰山腰的一棵梧桐树上,那梧桐树非常繁茂,枝叶散开几丈宽,像一把大绿伞。自从凤凰来到韶峰后,引来了万千飞鸟,也惊动了附近几个山头上的豺狗。

一天晚上,豺狗成群结队地从四面八方进入韶山,向熟睡的鸟群突然袭击,灌木丛中发出了凄惨的鸟鸣。凤凰听到豺狗来犯,急忙叫醒鸟类,与豺狗群进行决斗。凤凰教群鸟专啄豺狗的眼睛、耳朵,拔它们的毛。豺狗见是凤凰领军,就跑到梧桐树下,乱哄哄齐咬梧桐,想叫鸟类无法栖身。梧桐树被咬得一塌糊涂,许多豺狗被啄瞎了眼睛,但仍然龇牙咧嘴不肯后退。群鸟与豺狗斗了七天七夜,双方都有死伤。

有几只白鹤把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狮子山上的狮神,狮神听说豺狗闹事,马上赶到韶山,站在峰顶大吼一声,震得地动山摇。豺狗最怕狮神,吓得浑身发抖。狮神把大群豺狗赶到了一个山洞,这个山洞后来称豺狗洞。凤凰率领百鸟拜谢狮神相助之恩。这样,鸟兽争斗才平息下来。

经这么一闹,百鸟栖身的梧桐树被毁掉,凤凰也迁居飞走了。

人们日夜思念凤凰,称韶峰山脚下的石桥为“凤音桥”,称传递凤音的大坪乡为凤音乡,在原来的梧桐树旁边,精心修造了一座“凤仪亭”,山北面坡上修有一座“接凤亭”,只是人们再也听不到和悦的凤音了。

三女成仙(韶山八景传说之三)

韶峰山腰有一座仙女茅庵,它是韶山八景之三,相传因有三位女子在庵中学道成仙而得名。

唐朝有个皇帝信道,遍寻长生不老之药,炼长生不老之术。因之许多平民百姓也醉心学起道来。青州府有三女——韶氏、桓氏和黎氏,离开府第,寻找仙山洞府,选择修道成仙的地方。

一日,三女来到韶峰。苍松招手,翠竹点头,奇花异卉含笑鲜苔中,景色宜人。三女陶醉其中,决定就在此修道。

三女先在这里搭了个茅棚栖身,后来商议建造庵房。她们每天除上山采药外,就移石垒墙,建一小庵。

三女把采来的草药调配好,有的制成丹药,为百姓除病去痛。病人经她们治疗后效果很好,因此,来求医者、答谢者络绎不绝。人们见三女居室简陋,便想要为她们建造庵堂。这个消息一传开,许多人一齐赶来,搬石伐木。三天三夜后,一座石墙茅庵建起来了。众人又按三女的设想,在庵内修造了养神莲座和炼丹炉,一切停当。自此,她们为善积德,潜心修道。

当时,人们习惯地把茅庵称为“三女庵”。

过了多年,太上老君云游到了韶峰,见茅庵香烟缭绕、瑞气笼罩,便降落云头,召来韶峰山下的南屏潜龙和北障猛虎道:“三女在此已修道多年,今令尔等试其道行。”说完,化作一阵清风而去。

第二天,猛虎变作一个恶少闯入茅庵。三女正在养神,忽听一声大吼。抬头一看,只见庵门口立着一个彪形大汉,这汉子铜铃眼,连腮胡,身挂腰刀,满脸凶气,嘴中吼道:“山是我的山,庵是我的庵,谁人大胆,敢在此处修行,快给我滚出去!”三女齐道:“善哉!山为天移,庵乃民造,施主何必如此动怒。”

虎神大汉见三女稳坐不动,跑上前,只一拳将莲座砸下一块,跃起身将屋面茅草掀开一角,口中乱叫,扬言如三女不走,便要火烧茅庵。三女心静如镜,只是闭目养神。虎神大汉见此情景,只得悻悻而走。

又一天,茅庵来了个俊俏后生,头戴相公帽,正中嵌了一颗硕大的红宝珠,身穿绣花绸长袍,手摇一把象牙骨雕折扇,腰缠绿底绣金宽带,显得格外潇洒,后面跟着一个挑担书童。这后生满面春风,进庵后频频施礼。

一女摆上用竹筒盛上的淡水和一些野果,道:“小庵清贫,竹筒代杯,清泉当茶,野果为食,望谅之。我观施主红光满面,气血调和,不知为何而来?”后生道:“家母四肢麻木,不能走动,闻听三位仙姑有妙手回春之功,特备薄礼,相请驾到弊庄医治家母。”随叫书童从箱内取出绸缎十匹,雪银百两呈上。三女拒不收礼,并说明山地修身,医道肤浅,难治疑难杂症。后生跪倒在地,流泪恳求。三女见此人孝道,又是治病救人,便留一人在庵,两人随同后生前去看病。

二女跟着后生走出数里,便见一座华丽庄院,上书“潜龙庄”。后生引二女入庄院,过堂屋,进厢房。房中有一老妪卧床不起。二女忙上前询问病况。老妪似乎对自己的病并不关心,见了二女特别欢喜,说家中有万贯家财,只儿子尚未娶妻,意欲留二女为儿媳,力劝二女莫受清贫之苦,坐享人间清福。二女耳若无闻,心不为动。看完病,取出自制丹药付给后生道:“我等药物虽可通筋活血,但见效尚慢。若要根治此病,还须另请高明。”说罢,二女告辞回庵。

翌日,太上老君返回询问,潜龙与猛虎将始末情形如实相告。太上老君手捻长须,微微点头,一屡清风直上,将三女修道之事奏明天庭。上苍感三女修道心诚,着丹凤御天书引渡三女。

这一天,三女正在打坐,忽见凤鸣三声后飞进茅庵。它嘴衔天书绕屋三圈,将天书置于莲座之上,复鸣三声而去。三女会意,沐手燃香,打开天书,方知是学道真经。三女悟觉根本,茅塞顿开,不日成道登仙,飞升而去。

韶峰半山腰的那座茅庵,人称“仙女茅庵”,只是庵中莲座缺少一角。庵中供有仙女像,朝拜之人众多,香火不绝。

二妃寻君 (韶山八景传说之四)

“胭脂古井”是韶山八景之四,井中水呈粉红色,相传为舜帝二妃之胭脂所染。

尧帝在位时,非常器重虞舜,将爱女娥皇和女英许配给他。舜继位后,力图大业。巡视江南,体察民情,不幸于苍梧驾崩。

娥皇、女英思念舜帝。几年过去了,仍然不见舜帝归朝,她俩决意南下寻君。二妃挑选两匹骏马,步着舜帝足迹一路寻去。

二妃来到黄河渡口,把马牵上渡船,乘风摆渡。船驶到河心,一个巨浪打来,把驾船的老头卷下水去了。二妃好不容易才稳住舵,忽见船头水面“呼啦”一声冒出个妖精来。那妖精鼓起两只大眼,一张大扁嘴,黑头巾,黑靴子,身穿一件黑袍,大叫:“今日要饱食一顿了。”说罢翻身上船,落脚一点将船蹬翻。二妃与马均落入水中,一股漩涡把她们拖入水底。妖精张开血盆大口正朝二妃扑去,忽一枝金镖劈水而来,刺入妖精心脏。那妖精大叫一声,现出原形,原来是一条黑鱼。二妃被救醒,睁眼一看,只见骏马俯伏身边,远处隐见舜帝身影冉冉而去。

二妃跨上马向前赶,行至华山深处,遇上了九头怪。九头怪两丈多高,双脚双翅,四手九头。见二妃长得漂亮,伸手就将二妃抓住,飞到华山一山洞,要与二妃成亲。二妃用酒灌醉九头怪,逃出山洞,正遇上骏马来寻主人,二妃骑上马就跑。

她们翻过七七四十九座高山峻岭,涉过七七四十九条河流。一路上迎雷雨,斗风暴,踏冰雪,顶酷暑,走了九九八十一天,来到洞庭湖中君山。忽听得舜帝驾崩,二妃顿时昏倒在地。苏醒过来后,二妃相拥痛哭。哭声震撼天庭,电母悲伤,雷公焦虑,风神摇头,雨师掉泪。二妃泪洒青竹林,遍山青竹泪痕斑斑(名为湘妃竹),泪洒洞庭湖,顿时湖水上涨三尺三。

娥皇、女英在君山一连七天七夜吃不下、睡不着,哭干了泪水,痛断了心肠,一缕灵魂云游天界。

二人飘飘忽忽直上南天门,找玉帝索要夫君。

把守南天门的四大天王拦住英灵,二妃不能入内。这时天庭的王母娘娘心血来潮,心知二妃灵魂已到,忙飘出天门,对二妃道:“虞舜造福于民,英名永在,他是百姓拥戴的好皇帝,你们应感自慰。你俩忠贞守节很是可贵,特赠仙丹,助你俩去俗成仙。”说罢,各塞一粒仙丹,吹口仙气,二妃飘身降落在洞庭君山。

二妃到放马处寻找原来的坐骑,谁知二马见主人已死,跳入洞庭湖。一马溺死,一马被渔民救上。骏马见到主人欢喜异常,兴奋得不断长嘶,提腿,点头作揖。二妃共乘一骑,继续南下。

不一日,二妃来到韶山地界的狮子山,山上狮神昂首相迎。二妃问狮神:“你可知舜帝到过此地?”狮神答道:“舜帝曾在西山安营,逗留了好些时日。”二妃下马,将马留在狮子山西侧,飘然来到舜帝活动过的地方——韶峰。她们登塔岭,攀石壁,进石屋,听凤音,观韶峰峭壁。二妃对舜帝栽种的草木,住过的地方,奏演韶乐之处都去看一看,摸一摸,感到格外亲切。二妃路过一泉井,见井水如镜,便取出梳妆物品,在井边解开云鬓,梳洗施妆。一不小心,将所用胭脂掉落井里,顿时井水粉红。

从此,后人称此井为“胭脂井”,留在狮子山旁的骏马化成了“烈马山”,又称“勒马山”。后来常有人见二妃在韶峰林中隐现,因此,韶峰又称“仙女峰”。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