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南派布袋戏创建于清咸丰年间,流行于闽南地区,以泉腔演唱,有别于唱北调的漳州北派布袋戏。惠安南派布袋戏早先以涂寨为中心,后逐渐流播,遍及全县。
南派布袋戏流行于闽南地区,是由“说书讲古”曲艺形式发展而来的戏曲型木偶剧种,其渊源可追溯到晋代。清中末叶,惠安南派布袋戏以涂寨为中心,后逐渐流播,遍及全县,计有 60 多台,第一代布袋戏名师骆智(又名运头智),在嘉庆年间,曾到厦门与当地名班“金泉安布袋戏”对棚(演对台戏),引起轰动。清咸丰年间,以涂寨印石吴肃创办的“焕新成”、净峰山后邱国创办的“新玉兴”和涂寨宣妙叶铜创办的“玉春楼”为代表的惠安家族型布袋戏班,传承有自,是历史较为悠久的布袋戏班社,“吴、邱、叶”木偶世家技艺,代代传承,在闽南及周边地区影响很大。1951—1954 年,惠安县文教科组织戏改,以“吴、邱、叶”木偶世家为主,先后组建惠新、惠艺布袋戏剧团,1958 年两团合并为惠安县布袋戏剧团,1978 年定名为惠安县掌中木偶剧团。
惠安南派布袋戏表演风格、音乐唱腔独特,传统剧目丰富、题材多样,其中部分剧目抄本至今仍保存完好。剧目可分为传统剧目与新编剧目两大类,解放后,创作产生了不少新编剧目。音乐唱腔依附于当地的戏曲声腔剧种,包含傀儡调的成分最多,还引进梨园戏音乐,属于泉州弦管(南音)音乐体系。其行当角色体制,属于傀儡戏、梨园戏的混合体,传统的角色多达 230 余种,分工细致,有别于其他剧种。木偶头雕刻形神兼备,角色形象栩栩如生,表演细腻逼真,动作准确传神,技巧性特强,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惠安著名的木偶世家吴、邱、叶三家的艺术传统,并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惠安南派布袋戏传承脉络清晰,历史悠久,具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及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其表演细腻,动作传神,艺术风格独特,木偶雕刻形神兼备,保留了诸多闽南民间文化精华,深受广大观众喜爱,是我国古老稀有剧种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研究价值。惠安南派布袋戏流传于东南亚和港澳台地区,对促进闽台两岸和对外文化交流,增进两岸的文化认同感,具有积极的意义。
南派布袋戏的历史悠久,是福建木偶戏种类中的主要代表剧种之一。它以泉腔(南曲)演唱戏文,并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剧目方面大量吸收提线傀儡戏和梨园戏的传统剧目,音乐唱腔以闽南傀儡调为主,吸收了梨园戏和南音的部分曲牌。从这一点来说,南派布袋戏的地域传统文化特征相当的明显,与当地的民众文化生活关系密切。
南派布袋戏行当角色分工相当细致,木偶头雕刻形神兼备,角色形象栩栩如生;表演细腻逼真,动作准确传神,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南派布袋戏继承了晋江著名的木偶世家“李家班”的艺术传统,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剧种基本特征大致归纳如下:
历史上,布袋戏深受古代民间说唱艺术的影响,表演上明显带有“讲古说书”的痕迹。布袋戏传统剧目非常丰富,其中多为历史题材,它以说书形式的表演方式,使老百姓从中了解历史,对传播和普及历史文化知识起了桥梁作用。对当代的布袋戏表演也起到了借鉴的作用,如编演历史小故事、成语、寓言等,非常适合儿童观众欣赏,使小观众不但欣赏到布袋戏的精彩表演,而且也从中学到了不少文化知识。
布袋戏木偶的表演善于模仿生活动作,如日常生活里常见的饮酒、吐水、抽烟、喷火等动作,被模仿后搬到木偶舞台上去,成为可欣赏性较高的特技。观众在欣赏其表演时,可暂时离开剧情,单独欣赏木偶人如何举杯饮酒,提壶酌酒的动作,品味演员操纵木偶人的技巧,惊叹“木头人居然也能做到,实在不简单”!布袋戏演员善于迎合观众的好奇心理,达到了预期的“真戏假做”、“假戏真做”,及两者交替使用的艺术效果,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同时也体现出木偶在表演上具有真假两重性的特点。
布袋戏讲究舞台效果与剧场效果,它特别注重舞台表演的动作性和技巧性。布袋戏一种动作性特强的艺术,动作是一种生命,动作就是舞台语言,是一种“可视的语言”。布袋戏的操纵即“戏弄”,它的技巧性特强,闽南俗谓布袋戏演出为“掌中弄巧”,指的就是布袋戏的演出技巧性。布袋戏木偶不是静态的观赏品,它属于一种“动态”的运作品,但它必须依靠技艺灵巧的演员来操作,来体现布袋戏偶人的“生命存在”。
南派布袋戏的行当角色品种齐全,各行当角色分工相当细致,传统的角色多达230余种,每种各有其名称,无一雷同,有别于其他木偶戏剧种。布袋戏的角色类型有多种,多数角色具有特定的人物形象特征,有的是专用的角色形象,如包公、郑恩、程咬金、关公等,角色有名有姓,不能互相串用。布袋戏的角色众多,有利于角色本身形象的外在体现。而戏曲的行当角色最多只有几十个,差之远矣。
布袋戏的舞台是个“小人国”,木偶头像是偶人造型的主要构件。由于布袋戏偶人无法直接向观众表达感情,只有通过角色的直观形象来告知观众,以表示自己的身份及贵贱,这就涉及到布袋偶人的形象雕刻。南派布袋戏的偶人雕刻特点是角色种类众多,形象栩栩如生,有利于观众识别和判断。南派布袋戏的木偶雕刻以著名木偶雕刻家江加走为代表,他所雕刻的角色形象各异,造型独特;形神兼备,且极具夸张性,可谓呼之欲出。在雕刻工艺上又非常讲究精致性,因此,布袋戏的角色形象深受人们的喜爱。
布袋木偶人物形象是预制的,根据演出需要,一个人物可预制几个不同形象,便于舞台上人物的交替更换。当某一人物下场后,剧情要求他马上又上场,从演出角度来说,用另一人物及时上场有利于舞台快速调度,有了立式的大型表演区,这一人物就不必要去后台绕个圈子,只要另一演员套着同样的人物,在指定的地点上场就是了。这样有利于快速调度,只有布袋戏舞台才能做到。人物形象的预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其假定性强,可塑性大。比如戏剧演出要找个三岁的“童角”很难,而布袋偶人可以通过预制来解决,这是人戏所无法做到的。它不仅可以根据需要来造型,而且能够符合文学剧本所规定的要求,又能够满足后台演员在操纵上的需要。
布袋戏的所有行头道具用一个口袋就可以装下,具有简装轻便的特点。既经济又实惠,便于流动性演出,演出费用低,各地雇请者都乐于接受。因此,数百年来始终赢得闽南地区广大观众的青睐。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
驱车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向西行驶,快到旅游胜地帕福斯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宁静的海域。海水的颜色淡淡的,格外温柔,不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地中海那样蓝得深不可测。人到了这里,只觉得心化了,除了温柔地凝视着海...
玉环是中国文旦之乡,文旦种植有上百年历史,该果营养丰富、清甜爽口、清肺润肠。玉环位于浙江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中段,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玉环县是国家级文旦商品...
风车日的来源风车日是荷兰的民间传统节日。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举行。荷兰地势低洼,经常受北海海风的影响,海水倒灌入江河,泛滥成灾。荷兰人为了与海水作斗争,就利用风车排水,变沧海为良田。荷兰由此而成为...
日本国国庆日为12月23日日本是亚洲大陆东部的群岛国家。首都东京。面积37.8 万平方公里。人口1.24亿。公元645年,日本通过大化革新,确立了天皇制。天皇享有至高无尚的权力,因此,天皇的生日就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