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峰又称三门,即“三解脱门”,指的是“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东西两侧各彩塑一尊金刚力士,手持金刚杵,威武雄壮。在佛庙中,金刚力士的主要作用是摧邪显正,除恶扬善,护持佛法,有诗赞曰:“三眼遍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
过了山门,便进入了天王殿,迎面一尊弥勒佛,俗称双喜佛。他袒胸露腹,双耳垂肩,赤脚而众,笑容可掬,望之,真感到是一尊可容天下之人、天下之事的大肚佛。两旁立柱镌有一联:“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只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天宝殿两侧供奉四大天王。一曰“东方持国天王”,能护持国土,手持琵琶;二曰“南方增长天王”,能令人善根增长,手执利剑;三曰“西方广目天王”,能以净眼观察护持百姓,手中缠绕一蛇;四曰“北方多闻天王”,善护民众的财富,手执一伞表示守护福德。在弥勒佛的背后,是一尊韦驮菩萨。据说韦驮菩萨曾面受佛嘱,发大誓愿,护持“佛、法、僧”三宝,故而独独面对大雄宝殿。亦有联赞曰:护法安僧,亲受灵山嘱咐;降魔伏怨,故现天将威风。
出殿,进“虚云纪念堂”。恢复宝峰禅寺是虚云长老的遗愿,故在宝峰寺内建有这座纪念法堂。虚云法像长髯拂胸,双目微张,伽趺坐,庄严肃穆。虚云老和尚世寿一百二十余,是近现代佛教中兴的领军人物,亦是当代禅宗泰斗。堂内有虚云大师自撰联一副:“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历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在虚云的一幅照片下面,有“幼游比丘虚云自题”的一道偈:“这个痴汉有什来由,末法无端为何出头。嗟兹圣脉一发危秋,抛却己事专为人忧。向孤峰顶直钩鲤,入大海底拨火煎沤。不获知音徒自伤辈,笑破虚空骂不唧留。噫,问渠为何不放下,苍生苦尽那时休。”从一联一偈中,人们可以体会到,虚云和尚是以救苦救难之菩萨精神拯救世人,以复兴佛法为己任承当,可身处末法时期,面对苍生他又颇有些无奈,念之思之品之,令人唏嘘动容。
大雄宝殿是宝峰寺的主体建筑,在佛门中,所谓“大雄”,意谓佛陀威德无比高尚,其智慧无上圆满。宝峰寺的大雄宝殿建于古皇阁宝殿旧址之上,坐北向南,占地约1100平方米。大殿内有立柱42根,双檐双斗拱,三大门七开。大殿之前有四株、大殿之后有两株千年古柏,枝繁叶茂。殿内十分宽敞,可容数百僧众同时诵经礼佛。有资料显示,马祖一生共建寺院丛林48座,史有“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之说,载之史册有名有姓的马祖法嗣共有139人之多,其中成为禅宗宗匠者达84人。所以,由马祖、怀海师徒创立的禅门宗风,在中国禅宗史上被称为“洪州禅”,随后则开出了沩仰宗、临济宗、杨歧宗、黄龙宗等著名的禅宗宗派,至今禅风广被,绵延不绝。可以说,禅宗自马祖始大盛,几占中国佛教半壁以上的江山。
明代学者徐世溥有诗云:“不到宝峰山,空为靖安客;借问若游时,君复何所得?”所以,到了宝峰,除习佛法,观佛殿楼阁之外,有三件“宝物”是不能不看的。在法堂前,两只硕大的大铁瓶耸立着,通体黑黝黝,比一人还高。据传说,这对铁瓶原铸造于明正德年间,瓶高2.30米,腹径为0.86米,重达千余斤。瓶口至底为六瓣形,形状如一般家用的花瓶,原置放在大殿两侧,传为镇山宝瓶。明代靖安中源乡,有姓胡与姓雪的两人聚众在玛瑙崖立寨造反。两人武艺高强,力若蛮牛,能飞檐走壁。手下有一姓何的喽罗,听祖辈说宝峰寺马祖塔下埋有金银财宝,便伙同几人深夜潜入寺内,想毁马祖塔盗取金银财宝。他们举起铁锤砸下去,只听“轰”然一声巨响,塔内冒出一团炽热的火焰,几人的眼睛全被烧瞎了。消息传开,众皆底座纷纷。胡、雪二首领惶恐不安,急忙携带香烛,还铸了一对大铁瓶亲到宝峰寺焚香赔礼。从此,这对大铁瓶就一直放在大殿两侧,成了寺内一大景观。
在宝峰寺,又有“千人床”的传说。这是一种木质的通铺大床,长度与屋的深度相等,宽约数米。据说睡在此床上,决不能说拥挤。一说挤,即便几人睡在上面也会觉得很挤;如说不挤,则上千人也能睡得下,真是神奇无比。惜乎原千人床已毁,现寺内又新造了千人床。一诚大师有偈云:“盆僧不会禅,洗脚上床眠。饿食烟霞粕,心明月满天”禅机十足,令人回味无穷。
与“千人床”相比应的是所谓“万人锅”。在“文化大革命”前,宝峰寺内有两口铁质的大锅,直径达135厘米,深83厘米,锅沿有10厘米,锅厚1厘米,据称可供上万人吃饭,故称“万人锅”。其中一口是明代成化年间铸造。
寺后有一座墓塔,就是马祖道一大师归灵骨的舍利塔,据说塔内曾藏有大师舍利120颗。此塔最早建于唐贞元七年(791),毁坏过多次,历代又不断地重修。现在的马祖塔于1993年重建,以汉白玉精雕而成,塔基为须弥座,塔身为正方体,塔顶盖为信斗拱单檐覆瓦造型,塔刹为三层圆形宝瓶状。塔外还建有六柱六角的护亭。塔的正面刻有“马祖道一大寂禅师舍利之塔”,字为启功居士亲题。塔左边镌刻的是唐左仆射权德舆(759-818)所撰塔铭。
铭文叙述了马祖道一大师的生平、得法之经过、传法之过程,赞扬他将陷入繁琐哲学的隋唐佛教改变为“佛不远人”、悟得自心即得成佛的禅学,可谓佛教史上一大革命。塔的右面是宝峰寺现任住持一诚长老亲撰的《马祖道一大寂禅师塔铭》。一诚大师是湖南望城人,俗姓周,生于1927年。早年出家,于1956年3月至江西云居山参谒虚云大师,1957年嗣法云居山真如寺住持性福禅师,为沩仰宗第十代;又嗣法观本禅师,为临济宗四十五世。大师在1985年被推举任真如寺住持;1992年,大师受请住持宝峰寺,发大愿力,合四方信众,仅用六年,就使一片废墟的千年古刹宝峰禅寺重现昔日辉煌。一诚大师所撰塔铭,从叙述马祖生平事迹着手,着重记载了大寂禅师塔多次被毁及重建的过程。
塔亭前有两株百年金桂,亭亭玉立,枝繁叶茂。一诚大师曾有诗曰:“腊后春前赏未忙,庙旁喜见几株香;寒风阵阵飘如雪,欲送天花到佛堂。”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
驱车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向西行驶,快到旅游胜地帕福斯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宁静的海域。海水的颜色淡淡的,格外温柔,不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地中海那样蓝得深不可测。人到了这里,只觉得心化了,除了温柔地凝视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