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是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人民军队将领,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史一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伟大的一生。
他矢志不渝、忠贞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不畏强敌,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树起一座不朽的丰碑,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在他身上凝聚着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荟萃着中华民族的崇高品德。他为中国革命建立的功勋,在全国人心目中筑起了一座丰碑,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写下了气壮山河的历史篇章。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曾化名周敏、张贯一、乃超等。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学生时代他积极投身反帝爱国运动。1929年7月由中共中央派往东北。1932年11月受满洲省委派遣到南满磐石、海龙等地巡视工作,1933年1月任南满游击队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任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1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1936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1933年进入南满,在以通化为核心的广大地区与日伪军进行了长时期的殊死斗争。还先后担任南满省委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共中央"七大"准备委员会委员等。
他率领东北抗联一路军,并带动东北抗联联军在白山黑水与凶残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创建了多个抗日游击根据地,创造了灵活有效山地游击战法,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了军民的广泛支持和赞誉,取得了大小无数个战役和战斗的胜利,打得日伪军惶惶不可终日,被称为“满洲治安之癌”。
1940年2月23日的下午,由于伪牌长赵喜庭的出卖,敌人并用六路日伪军包围了杨靖宇。日本侵略者劝他投降,遭到杨靖宇严词拒绝。他不停地用手枪向敌人射击。左腕受伤后,他继续用右手持枪应战。下午4时30分,杨靖宇被叛徒张西若的机枪射中胸膛,英雄伟岸的身躯轰然倒地,壮烈殉国,年仅35岁。
杨靖宇为国捐躯后,日本侵略者剖开了他的遗体,发现他的胃饿得变了形,里面除了尚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
杨靖宇忠于党、忠于祖国、热爱人民,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血沃中华,虽死犹生,浩气长存。人民永远怀念他、敬仰他。他的英名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抗联坚持长期无后方敌后作战,无上级独立作战和无援军孤军作战。敌人在军事上专门打击,政治上全面围剿,物资上严格围困,经济上严密封锁,精神上全力瓦解。
他们孤悬敌后,身无御寒衣,吃无隔夜粮,住无房和床。他所领导抗联是战斗在白山黑水,持续时间最长的部队,尽最大的努力与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有利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斗争,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反侵略斗争史,使数十万日军滞留东北不能入关南下,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东北抗联在14年的艰苦岁月中,累计对日作战10万余次,歼灭日军18万余人。形成了永励后人的铁血军魂,光照千秋的东北抗联精神。
在国家民族危亡时刻,不畏强敌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敌强我弱的斗争中,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在极度险峻的情况下,不怕困难的艰苦奋斗精神;在复杂政治的环境中,不求回报的国际主义精神。
杨靖宇是一位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卓越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情操高尚、无私无畏、高风亮节。他追求真理,服从真理,对同志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榜样服人,不愧是中华民族之灵魂,共产党人之楷模。
杨靖宇是艰苦奋斗的楷模,廉洁自律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楷模,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模范,团结大多数的模范,关心下一代成长进步的模范。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杨靖宇是中国开展抗日游击战第一人、东北抗日根据地创建第一人、东北坚持东北抗日持久战第一人、东北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一人。他在对敌斗争中创造出许多独具特色的游击战术,他娴熟地运用“三大绝招”和“四打四不打”,山地游击战术,让日伪军吃尽了苦头,灭索旅,战长岗,岔路突围,奇袭老岭隧道,七打邵本良,成为抗日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和佳话。
杨靖宇将军的故事家喻户晓,杨靖宇的革命精神,工作作风、战斗作风和将军风采影响了几代人,并将继续影响后世。
杨靖宇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从不顾及个人的安危和得失。他把“为了革命,要坚持到底,就是死也不能向敌人屈服,革命总是会胜利的”这句话作为行动的准则,表现出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纯洁的党性。杨靖宇曾多次负伤,5次被捕坐牢,受尽了敌人的严刑拷打,但他从没向敌人屈服,始终不泄露党组织的机密,表现出一个共产党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杨靖宇胸怀坦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维护革命团结,在原则问题上严肃认真,是非分明。他在组建南满抗日武装力量时,为了实现南满地区一切抗日武装的联合,对两支自发抗日的东北军余部耐心做说服教育争取工作,并以他率领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实际行动影响他们,最终使他们愿意和第一军联合抗日,团结各派抗日力量,发展革命的统一战线。
杨靖宇视百姓如父母,爱战士像手足,与群众同甘共苦,和人民生死与共,始终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他所指挥的部队,纪律严明,每次打了胜仗,总要把战利品分享给群众,对群众的财产则秋毫无犯,受到当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杨靖宇诚实刚毅,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早在青少年时期,他就积极参加罢课、贴标语、讲演、检查日货等反帝反军阀活动。他写过很多斥责军阀混战、宣传爱国思想的文章,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杨靖宇对党忠诚负责,有高度的革命责任心。他服从组织分工,在那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每到一处他都能出色的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光荣任务。
杨靖宇离开我们虽然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但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永存;他热爱党、忠于党,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原则永存;他谦虚谨慎、团结同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永存;他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知难而进的优良作风永存;他善于韬略、大智大勇、沉着果断、英勇善战的领导艺术和指挥才华永存;他一切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原则、执行党的路线、听从党的指挥的高尚品质永存;他坚韧不拔、永远奋进、不断开拓革命事业新局面的进取精神永存。
伟大的民族英雄杨靖宇,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和永久怀念。而在给予他的各种重视、荣誉和评价中,相当一部分是抗联领导人中唯一的,甚至是党内新中国建国后唯一的。
1934年1月22日至2月6日,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举行。毛泽东在大会报告中高度评价了东北人民英勇的抗日斗争。此时,杨靖宇已主持开辟了以磐石为中心的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创建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领导部队多次挫败日伪军的“讨伐”,特别是领导磐石游击队四战四捷的战绩,还受到了党中央机关刊物《斗争》的充分肯定。尽管他未能亲自参加中华苏维埃“二大”,但鉴于他的贡献和在东北人民心目中的威望,仍以化名张贯一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
1937年12月9日至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延安举行,受党中央委托领导东北抗日斗争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会上向党中央报告了东北抗日斗争的情况,对杨靖宇的贡献和能力作了高度评价。12月13日,党中央政治局组建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共中央“七大”准备委员会。作为东北抗日斗争的最主要代表人物和东北抗日联军的最高领导人,杨靖宇和八路军主要领导人朱德、彭德怀,新四军暨南方三年游击战主要领导人项英、陈毅一起,被党中央指定为“七大”准备委员会委员。这是杨靖宇担任过的最高党内职务。
1938年11月5日,党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发出了致东北抗日联军的致敬电,高度评价东北抗日联军是“在冰天雪地与敌周旋七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指出“我们也不会忘记在最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同民族死敌作长期斗争的亲爱的同志们”。致敬电开头,引人瞩目地使用了“东北抗日联军杨司令靖宇”的称谓,并指示由杨靖宇将致敬电转达给抗联全体官兵和政工人员。
1941年10月26日至30日,针对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和太平洋战争即将爆发,整个世界日益分化为法西斯侵略阵营和反法西斯民主阵营的国际形势,中共中央接受朱德的建议,在延安发起召开了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由33人组成的名誉主席团,其中中共代表有3人,分别是毛泽东、朱德和杨靖宇。
1951年10月,《毛泽东选集》第一版出版发行。在经毛泽东审定批准的第一卷《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注释中,对东北抗日联军作了这样的论述:“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以后,中国共产党号召人民武装反抗,组织了抗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援助了各种形式的抗日义勇军。一九三四年后,一切东北抗日的队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成为统一的东北抗日联军,以著名的共产党员杨靖宇为总指挥,长期坚持了东北的抗日游击战争。”杨靖宇由此成为唯一写入《毛泽东选集》第一版注释的抗联领导人。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缅怀杨靖宇的丰功伟绩,弘扬他的伟大精神。早在1952年就开始修建杨靖宇烈士陵园。1957年7月15日,朱德为靖宇陵园亲笔题词“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永垂不朽”。杨靖宇由此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享有朱德题词“人民英雄”殊荣的我军高级将领。由德高望重的第一元帅、人民军队唯一的总司令为杨靖宇题词,更彰显了杨靖宇作为为党为国英勇捐躯的人民军队高级将领的历史地位。
1958年2月23日,在杨靖宇为国捐躯18周年之际,党中央在吉林通化为他举行了有近万人参加的公祭安葬仪式。事前,党中央指定由杨尚昆主持杨靖宇治丧事宜,胡乔木、周保中协助起草悼词和《杨靖宇将军生平事迹》。悼词高度评价杨靖宇是“伟大的战士”。这是自1950年任弼时逝世后,中共中央第二次在重要人物的丧事中使用这个称呼。杨靖宇由此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享有政治局委员和元帅规格葬仪的革命先烈,杨靖宇公祭安葬仪式也由此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北京以外举行的规格最高的葬礼,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有关东北抗日联军的活动中规格最高、影响最大、评价最为全面详尽的一次。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敬献花圈的唯一先烈,也是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同时分别敬献花圈的唯一先烈
在杨靖宇公祭安葬仪式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分别敬献了花圈,毛泽东敬献的花圈上写挽词“靖宇同志永垂不朽”,其他领袖的挽词是“靖字同志千古”。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革命先烈的纪念中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赞誉杨靖宇是“有名的义军领袖……英勇抗日艰苦奋斗的成绩是人所共知的”。在英魂安息之际,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又对杨靖宇表示了深切的悼念,给予他无上的哀荣。
杨靖宇的事迹和风范,已经熔铸进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的丰碑,为世世代代后来者所学习、所继承、所实践,永远激励后人创造出无愧于先贤的新辉煌。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
驱车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向西行驶,快到旅游胜地帕福斯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宁静的海域。海水的颜色淡淡的,格外温柔,不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地中海那样蓝得深不可测。人到了这里,只觉得心化了,除了温柔地凝视着海...
玉环是中国文旦之乡,文旦种植有上百年历史,该果营养丰富、清甜爽口、清肺润肠。玉环位于浙江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中段,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玉环县是国家级文旦商品...
风车日的来源风车日是荷兰的民间传统节日。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举行。荷兰地势低洼,经常受北海海风的影响,海水倒灌入江河,泛滥成灾。荷兰人为了与海水作斗争,就利用风车排水,变沧海为良田。荷兰由此而成为...
日本国国庆日为12月23日日本是亚洲大陆东部的群岛国家。首都东京。面积37.8 万平方公里。人口1.24亿。公元645年,日本通过大化革新,确立了天皇制。天皇享有至高无尚的权力,因此,天皇的生日就被定...
古代蒙古人可收亡夫之妻,体现的是一种简单朴素的经济哲学。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生产关系相对简单的社会体系中,特别是像蒙古这样长期处于游牧状态的民族,一种风俗的形成,自然涵盖了诸多情理成分。古代蒙古人可收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