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宁静悠闲的风景叫乡村,有一种喧嚣繁华的风景叫都市,有一种瑰丽壮观的风景叫山川,有一种辽阔苍茫的风景叫草原,在我的心中,有一种风景叫林州。
20世纪六十年代,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雄心壮志,依靠一锤一钎一双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风餐露宿,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上鏖战十个春秋,修建了1500公里长、举世闻名的红旗渠。从此,中国的水利地图上,便多了一条代表河流的蓝色曲线。红旗渠的建设,彻底改变了林县干旱缺水的生存环境。50年后的今天,红旗渠依然发挥着巨大作用。如今,红旗渠早已超越了一般水利工程的范畴,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早已成为林州人的精神图腾,成为林州人砥砺前行的传家宝,也成为中国精神的重要因素。
八百里太行最美林滤山。如今,已被冠以“北雄”美誉的林滤山俨然成为林州最美的风光名片。“红、绿、蓝”三色文化旅游品牌辉耀太行。红旗渠像一条彩色的飘带蜿蜒其中,太行大峡谷谷深林幽,气势磅礴。世界一流的国际滑翔基地位于林滤之巅,滑翔时节,“伞花”烂漫,山城林州宛如动感之都。气度不凡的王相岩瀑布、冬夏时令颠倒的桃花谷、难解之谜猪叫石以及奇幻的天平云海、洪谷金灯,还有碧波荡漾的万泉湖,无不令人发出人间仙境、百里画廊的啧啧称赞。
林州自古就有“匠乡”之称,在这里没有比“匠人”更庞大的群体了,正因为如此,林州人世世代代供奉着鲁班祖师爷,遍布城乡的鲁班庙时常香火旺盛。多少年来,他们背井离乡,一把瓦刀走天下,年底带来的是用汗水换来的养家糊口的银两。红旗渠的修建,更是锻造了一大批能工巧匠,他们走南闯北,勤劳苦干,挥汗如雨,四海为家。如今建筑业早已成为林州的支柱产业,昔日的泥瓦匠,许多已经华丽转身为项目经理、建筑大亨,他们正在用更大的手笔,来描绘更美丽的城市。
“林州建筑”在全国许多大中城市早已是大名鼎鼎,成为名优建筑的代名词。他们走到哪里就盖到哪里,就把林州人勤劳朴实的作风和美名传播到哪里。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林州发展“四步曲”,“泥瓦匠”们功不可没,他们是林州人艰苦创业精神最生动的写照,他们也是林州最可爱的人。
踏入林州的乡村腹地,便展开了一幅世外桃源般的风情画卷。这里依然保持着独特的民居文化——石板房。村民们用石块垒墙,檩条搭架,用在山坡开采的石板错落叠压当作房瓦,一幢石板房便大功告成。石街、石院、石墙、石凳、石桌,看似不起眼的石头统统都能派上用场。石板房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古朴别致,与大自然浑然一体,一切都是本色、天然,并且冬暖夏凉,经久不坏。每到收获的季节,房顶上便晒满了红的山楂、黄的玉米,院墙上辣椒、柿饼也挂得满满当当,这里便成了摄影人的天堂。如今,你走进石板岩的村村落落,徜徉在石板民居之间,偶尔再邂逅一位背着柴火的老人,听听久违的鸡犬之声,再看看老宅的院子中那头悠闲自在拉磨的毛驴,你便会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太行部落?
在林州农村,独轮小推车曾经是最普及的劳动工具。农村山区交通不便,道路狭窄,地块小且分散,小推车大行其道。农忙时节,田间地头,车来人往,英姿飒爽,地里的肥料推上来,收获的庄稼推回去,小推车便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我们小时候,最爱学着大人的样子推小推车,把车的“襻带”往脖子上一搭,弯腰躬身用劲往前推,使出吃奶的劲,却总也推不起来,不是左歪就是右倒,惹得大人们哈哈大笑。尤其是他们推着一大车猪粪,到田间地头,稍作停顿,瞅准位置后,一扬手把小推车“呼”的一声扣过去,猪粪立马整齐地立成两堆,脚再一踩倒扣的车头,双手猛劲一拉车把,小推车立马弹回、归位。看着大人们那老练的“把式”,真是羡慕至极。听村上上了年纪的老人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小推车还是出门的交通工具,老人走个亲戚,妇女小孩赶个庙会,用着自家的劳力,坐着自家的小推车,比现在的奔驰宝马更逍遥自在,而且环保节能,不上牌照、不怕违章。
“太行山高路又长,林县人推起小车不停地唱。林县人生性犟,后面来的要往前面放。”一首《推车歌》更是唱出了林州人的乐观和豪迈。这首歌被称作林州的市歌,在城乡广为传唱。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小推车会被机动车取而代之,那些曾经的小推车会进入古董的行列,但是小推车的形象不会消失,它早已深入林州人的骨髓,成为林州人心灵深处最深刻的印记。
民以食为天,林州虽地处山区,历史上是苦寒之地,但也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如炒干菜、腌酸菜,如小米焖稠饭,再如蒸窝窝头等,最能勾起异乡游子的乡愁。虽就地取材,原料简单,林州人却能因陋就简,变着花样吃出名堂。在这些名堂当中,老锅菜最负盛名。即便到现在,不论是在市区还是在乡村,也不论红事、白事,主家都会在自家庭院支口大锅,猪肉、白菜、豆腐、豆芽、粉条等依次粉墨登场。铁铲翻飞之间,一大锅热腾腾、香喷喷的老锅菜便出炉了。开饭的时候,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百十号人,争先恐后,端着大碗,伸着长臂,蜂拥而上。人们或站或坐,或散或聚,端着大碗谈天说地,再七嘴八舌地评点饭菜的质量,扯扯东家长西家短的事,吃了这老锅菜,才算真正办妥事儿。虽没有大鱼大肉,没有七大盘八大碗,没有吆五喝六的猜拳行令和推杯换盏,大铁锅叮叮当当,男女老少叽叽喳喳,透着的却是淳朴的民风和浓浓的亲情。老锅菜是林州传承的美食,也是林州不变的民俗。
林州,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风情组合,太行山镶嵌的一颗宝石,期待着每一个热爱风景、热爱大自然的人。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
西马村,是明代雁门关所辖的古堡之一,旧称永和堡,现在该村东堡门上方的明代石雕门额依稀可辨,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距鹿蹄涧村约5公里,现居人口中百分之七八十为杨姓。...
鱼的价格有高有低,并且鱼也遵从物依稀为贵的市场,越是难以捕捞到的鱼,越是名贵,很多人对于名贵的鱼都非常地向往,或是吃,或是把它们当作宠物养,知道能满足自己地需求就很满足了,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那些名贵地...
图瓦卢传统用餐方式乃保留原始的手抓法,不使用刀餐汤匙等餐具,客人席地而坐,地上铺满林投叶编制而成的手工席子。食物放置于长桌上,取食方式类似西方的buffet,由客人自行取用。土国传统男尊女卑,并重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