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建置以来,各种婚姻形式并存。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法制的健全,一夫多妻、童养媳(又称“小接媳妇”“团圆媳妇”)、姑表婚相继退出历史舞台。建国初期,在农村除普通由订婚、结婚而缔结的婚姻以外,婚姻形式还有转房婚、拉帮套、招夫养子(“坐产招夫”)、入赘(招养老女婿、倒插门)、搭伙、换亲等现象存续。
转房婚俗称“就伙”。哥哥亡故嫂子下嫁小叔,弟弟死了,弟媳与大伯哥圆房;姐姐病殁,妹妹承接,妹妹辞世姐姐(未嫁)取而代之,民间称之为“就伙”。一是保持家族的血统纯正,不能因为孩子随娘改嫁改姓导致血缘关系混乱;二是担心孩子受后父、继母虐待;三是避免再婚的经济负担。
旧时境内有些地方寡妇再嫁时,不能从娘家的门走,要由窗户出去,再翻墙而出,由再嫁的男方接走。新中国成立后,这些陋俗逐渐绝迹。
民间大车运送货物陷入泥淖不能自拔,需借用加挂马匹帮助脱困,称之为“拉帮套”。“拉帮套”的婚姻是旧时丈夫因病因伤致残,丧失劳动能力,不能维持家庭正常生计,妻子又不想弃夫改嫁,夫妻双方同意,由另一单身男性入住,渡过难关,一女侍二夫,称之为“拉帮套”。拉帮套婚内子女,三人协议孩子的姓氏归属。
招夫养子婚姻又称坐产生子。是指家境殷实的家庭,已娶妻生子的儿子去世后,由夫家主持为媳妇招养丈夫,此类婚姻既保持家族血缘承接,又保证赡养老人和子女抚育。招夫后所生子女随原配夫姓,日后也有财产继承权。
境内称“招养老女婿”“倒插门”。因有女无儿,香火无继,男方同意入赘。口头或一纸合约,议定所生子女承接两家姓氏。
指中老年鳏夫、寡妇孤苦无倚,自愿走在一起,相当于“同居”,有合在一起组成伙食团体的意思,故比喻为“搭伙”。
换亲之俗时有发生。多发生在子女多的贫寒之家,无力支付昂贵的“彩礼”,协议换亲,实乃无奈之举。故民间有“两家亲戚不走,走一家亲戚”“两条道不走,走一条道”的俗语即指此类婚姻。
白城人把男婚女嫁称之“终身大事”,标志着一对新人在家族组织,人类繁衍和社会生活中,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承担着新的社会责任。白城建置以来,各民族的婚俗均很繁缛,在漫长的传承变化中,健康的习俗保留沿袭,落后的传统逐渐消失。
白城汉族婚嫁礼俗在发展传承中有所简化,大致可分为订婚、过礼、相门户(换盅)、迎娶、拜祖、回门等过程。
1949年以前,境内汉族男婚女嫁,基本上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照传统的程序进行。有的直至结婚,男女双方才见面。旧时,订婚前过去是男方要女方的生辰八字,以后演变为男女双方都要对方的生辰八字进行合婚。这些缘于命书上的陈规陋习不知拆散了多少婚姻。1950年《婚姻法》颁布后半个世纪,境内男婚女嫁发生显著变化。父母之命不再是金科玉律,没有媒人也可自由恋爱谈婚论嫁。但时至今日无论城乡由媒人或亲戚朋友中间介绍的婚姻仍占相当比例。
旧时,男女双方经人介绍基本认可后,女方亲友团到男方家相门户,即实地考察男方家庭组成,经济收入,房屋家电等情况。农村包括庭院、耕地、家畜、农具等均为调查了解的内容。男方设酒筵招待,亲友作陪。如果考察结果双方均无异议,双方父亲在酒桌将斟满酒的酒杯互换,相碰一饮而尽,称之为“换盅”。换盅后婚姻关系便确定下来,随之进行过礼。
又称“过彩礼”,无论城乡,无论贫富都要经过这个程序,只是彩礼的数额,东西的多寡有差别。1950年至1960年彩礼相对简单,男方给女方数量不等的现金、衣物及必备的生活用品。1960年至1980年基本是“三转一响”,农村则是“三转一拧,外带洋井加一甩手”。“三转一响”是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和收音机。农村“三转一拧”与“三转一响”相同,只是多一个手压井,一甩手是现金500元。当时城乡形象的称为“手表要走天的,收音机带唱片的,自行车带冒烟的,缝纫机带码边的”。1980年后电器普及,则改为“三电一轮”。“三电”是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一轮是摩托车。2000年后,彩礼除“三电”外,又加了“三金”或“三白”及“移动不动”的内容。
“三金”是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三白”是白金项链、钻石戒指及白银耳饰。“移动不动”是汽车和房子。近年一些地方“三金”又别出心裁,“三金”改为“三斤”。“三斤”是百元钞三斤,约人民币拾万余元。如此昂贵的彩礼,对于经济相对滞后,靠天吃饭有时受水旱灾困扰的农村家庭,不啻是天文数字。有的老夫妇不仅喟叹“搓骨头熬油也拿不出这些钱为儿子说媳妇”。民间有“娶一个媳妇扒一层皮,娶俩媳妇抄家底”“儿子结婚,老子发昏”的谚语。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增多,人们观念更新,订婚要高额彩礼之风也日渐式微,许多家庭“爱好轧亲”,青年男女两情相悦,视彩礼如粪土,“裸婚”现象屡见不鲜。
“青砖碧瓦古民房,翘角雕檐图画廊。”好一幅炊烟袅袅、生活安详的民居图景,这就是广西灌阳县月岭村今天的写照。被称为桂北民居“神秘的大观园”的月岭村,以规划得体,施工精巧的古民居建筑而成名,现在是广西重点...
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镇东垞。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精心修建、精心布置的仿明式建筑。故居参照沈万三致富的各种传说、经商的坎坷历史、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通过铜...
宁阳朱氏唢呐,系家庭传承,发源于山东省宁阳县茅庄乡,已有100余年历史,由朱序河一家人一代代传承下来。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数代传承人不断总结、吸收本地优秀的戏曲文化及一些民间小调,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形式...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张家界市境内。1982年9月25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将原来的张家界林场正式命名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也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1992年12月,因奇...
宿迁民间有这样一个习俗,逢年过节或走亲戚,做妈妈或奶奶的,总会用红胭脂在小孩白皙额头上的眉间涂个红圆点。据说,小孩眉宇上的红圆点名曰“吉祥点”,是印度民间习俗随佛教一起传入我国的,至今已有一千多年。“...
很多人都误以为元宵与汤圆是一样的,只是叫法不同,其实不然。元宵、汤圆是两回事,可以说是北方、南方之不同渊源所致。据介绍,元宵和汤圆的制作工艺不同。简单来说,汤圆是“包”出来的,元宵是“滚”出来的。汤圆...
壮族的丧事礼仪,其秩序大致是:报丧壮家有人死后,家人立即燃放大炮竹三响,以示家里有了死人,向村人、亲朋们报丧。同时主家派人到外家及至亲者报丧,请道公来做道场,着手办理丧事。洗礼死者主家报丧后,族内的男...
大悟丧葬风俗,相沿至今,无论死者家庭贫富与否,其丧礼一样繁缛,只以装殓的丰俭、斋醮时间的长短相区别。主要丧葬礼仪有临终、入殓、斋醮、殡葬、复土、报七、馨香、除灵,其习俗内容颇带封建迷信色彩,但为了保留...
生活中我们时常也会看到一些画家的作品,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内容和世界的黑暗,如戈雅、他画的撒旦食子、女王的安息日等。当我们知道这幅画背后的故事的时候会有些毛骨悚然,今天本站小编就给你介绍世界十...
说到奇怪的人,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性格和行为比较的怪异,但是除此之外,有些人在精神甚至和身体上,与普通人相比也是非常奇怪的。今天排行榜123小编就来为大家盘点出世界十大奇怪的人,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