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陇中丧事亦称“白事”,民间丧葬多沿袭古俗,实行土葬,城市上逐渐采用火葬。土葬仪式甚繁,谓之“礼”,古人事死如生,老人故去要祭之以礼。
亦称老衣,每当老人到花甲之年(60岁),子女便为父母制做寿衣,一般情况下,在闰年缝制。外罩与棉衣布料忌用缎子(谐音“断子”)、斜纹布(谐音“邪”)及毛料皮革(会意“牲畜”)。寿衣主要以棉布、麻布、绸子(谐音“稠子”)或直纹布料,颜色多选用蓝、黑、灰色等。衬衣多用白平纹布和白绸,不缀铁质纽扣。裁剪要选吉日。寿衣做成后,逢节令或喜庆日,让老人穿戴一下,到了临终时穿上,所穿件数一般为单数。
老人过了六十岁之后,子女们便在闰月之年张罗制作寿材。闰月做寿可以寿介期颐,所谓“闰年闰月一百岁”。做寿材之日,都要烧香化表,子女罗列叩头,并向双亲及木匠敬长寿酒。棺木多为松、柏木。预制在生前称“活寿”。款式主要有“五底三盖”、“三底二盖”、“重底重盖”。棺椁套用,称“大小材”。寿材以红色漆为主,图案以北斗七星、莲花送子、回头望子、松鹤、鹿、五福捧寿(五只蝙蝠,谐音“福”,中间一个团寿字)等。柏木棺材一般油净水清漆或桐油。
年龄较大的老人,卧床不起,俗称“害老病”。要准备好老衣,儿女要在老人身边守护,并要告知亲友前来探视看望。定西民俗在这时候,不愿去医院治疗,防止逝于外边,这主要是老人的意愿。咽气前,一定要将老人移至正寝,子女亲友们要听老人口述遗嘱,民间叫做“交代”。穿好衣服,否则认为老人“光着身子走了”,临终时还要净身,子女要擦洗身上、剪指甲。亡后,轻轻捋合口眼,置“口含钱”,体现了“缘生事死、不忍露其口”就是为了不让死者张着嘴,饿着肚子去阴间受罪。舒展四肢,脸面盖上“苫脸纸”,手中握上冥资小手巾,包上衾布将手足用麻片扎捆端正。将尸体移至炕凉处,进行凉尸,移尸于木板上或直接移入棺,置灵堂后椁,烧纸恸哭。捏引魂鸡(一般为红色活公鸡)。有的地方还烧纸画黑驴,称“烧落头纸”。
“收尸”后,由邻里亲友相帮停于庭房后墙下的正中,停在木板细沙之上,前面放上供桌,糊上灵堂,供桌上放上白纸“灵牌”,点上香蜡,亡人头端点上“长明灯”,并烧香,昼夜续香不断。并献一碗小米饭,倒插一双筷子称“倒头饭”,出殡时带到坟头埋掉。供桌前置“孝子盆”,以供家人及来宾吊唁时烧纸装纸灰。灵堂内铺上草,孝子昼夜守灵,所谓“守孝不离方寸地”,一直到安葬。灵堂布置好后,继由亲朋一二人,代表丧家向全村揖报丧事,恭请帮忙。在村中请德高望重,懂礼仪的人为“总理”,丧事中的一切大小事情都由其管理、支配。赶快通知亲戚朋友,亲属外出的要奔丧,接到讣闻的子女要哭悼,然后问明死因等。出嫁的女儿临到村庄时要放声大哭,一直哭到家。如果男人亡,要请“骨主”(舅家);女人亡,则请娘家。
请娘家人,风俗习惯娘家人要多方刁难,东家则需小心服侍,据说对亡人好。如果生前确有虐待,做道场、诵经是免不了的。请阴阳先生看坟地,选葬日,书写丧联、制引魂幡等,较为殷实的家庭还要诵经,作道场。此后每天日落都要烧“天明纸”和“夜纸”。到第三日要大殓即入棺,还要举行“成服”仪式(如三日之内有吉日安丧葬,可提前)。长子于堂前按服制穿孝衫,戴孝帽。按《礼记·丧服小记》,孝服分斩缞(缞,亦作衰,音cūi,粗麻布条)、齐缞及缌麻等。斩缞义为将粗麻布用刀砍断,披在身上,左右及下摆不缝边;齐缞用料同斩缞,但缝边,故称齐缞;缌麻则用细麻布制成。现在,除麻冠外,丧服多用白布制长衫,缝制较粗率。孝子用白纱布或白布裹鞋面,亡故的人如果父母还在,入殓时,鞋上也要缝白布,意为自己虽已亡,但父母的孝亦然要服。子女,长孙承“全孝”,长子、长孙于孝衫孝帽上各附粗麻布,孝帽左右悬垂棉球,鞋不能穿起,要拖着鞋;侄子、侄女、外甥、女婿成“半孝”。女婿、外甥们的主要工作是担水、背柴、割草;如果是高寿的老丧,孙子辈以下承“花花孝”,孝帽上簪一朵红色的纸花。孝男拄丧捧。女婿、外甥、子女、侄子、侄女都要为亡人送“铺寒”。如果儿子先父母而亡,孙子给祖父母治丧,叫做“承重孙”,意即承担了父辈的重担。
一般在出殡前一天开吊,俗称“烧纸”。在大门旁竖一高杆,立一纸白鹤,寓“驾鹤归去”之义。早上首先要在乐工吹奏的哀乐伴奏和爆竹声中“出纸”,出“告牌”(讣告),上写亡人生卒年月时日,出殡时辰,葬地,孝子名字。烧纸这一天,亲戚朋友同村之人都要前来烧纸送花圈,送挽幛,孝子披麻戴孝,手持丧棒,在执事人的扶持下于哀乐声中“接纸”“迎幛”,并举哀痛哭。吊客在灵堂前烧香化楮、磕头、奠茶酒行拜祭祀。礼毕,“总理”要接待来宾入席用餐,在吊客出门时,一般由执事者送客出门,孝子一般不出门,所谓“不迎不送丧家礼,或往或来吊客情”。至晚间,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有“公奠”和“家祭”之礼,亲邻祭者称“公奠”(宾祭),子孙祭者称“家祭”,娘家、外甥祭者称“堂祭”,礼仪内容有烧香化楮,奠茶酒,献饭,仪式有“三献礼”,指初献,亚献,终献。每献一次,孝子举哀,礼宾喝礼,将所有的供馔献完之后,在哀笛声中将祭文一篇一篇连续读完。最后还要掩门合户,让亡灵享用供祭饭菜。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