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白湾,被当代媒体称为“邻近珠三角的寒极”,描绘成一个穷山恶水、草木难长、贫穷落后的地方。然而,有谁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这里却是山清水秀、森林茂盛、被誉为“世外桃源”的人间仙境。更是元、明两朝以及清朝“康乾盛世”时期广东抚瑶长治所,抚瑶长官衙门四周渐渐形成的“官衙村”,就是今天白湾圩的“开基始祖”。
官衙村前面不远处,矗立着一座重修的庙宇,远望如一张泰山坐椅,椅上坐着一位慈祥的仙翁。这就是始建于宋代、历代不断重修的“杨公古庙”。从庙前竖立的“杨公古庙重修碑”得知,最后一次大规模重修是在清代光绪九年(1883年)。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随着岁月的磨洗,年久失修的杨公古庙逐渐坍塌。113年后,白湾等地信众及各界善长仁翁捐资重修了杨公古庙。如今,重修后的古庙保留了清代建筑风格,每到庙诞日,成千上万的群众前来参加庙会,给白湾带来了一派热闹非凡的吉祥气氛。
杨公,乃唐僖宗的国师杨筠松(834—900),窦州人,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为唐朝著名地理风水学家。名益,字叔茂,号筠松,世称“救贫”先生。著有《疑龙经》、《撼龙经》、《天玉经》、《都天宝照经》、《天元乌兔经》等堪舆专著。据明朝嘉靖十五年(1536 年)董天锡编撰的《赣州府志》载:“窦州杨筠松,僖宗朝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过虔州,以地理术授徒。卒于虔州于都药口坝”。
据江西兴国三僚村《曾氏族谱》记载:“杨公仙师祖籍山东窦州府,父名淑贤,剩三子,长曰筠翌,次曰筠殡,三曰筠松。生于大唐中和甲寅三月初八戌时。幼习诗书,一览无遗,十七岁登科及第,官拜金紫光禄大夫之职,掌管琼林御库。至四十五岁,因黄巢之乱,志欲归隐山林,偶遇九天玄女,授以天文地理之术。”因为其用地理风水术行于世,使贫者致富,所以世人称其为“救贫”先生,后人由此也称其为“杨救贫”。
因为杨筠松担心死后风水成为绝学,所以希望徒弟们能够世代继承他的风水地理学问。于是带着弟子曾文辿和廖瑀在盆地中间搭起茅棚住了下来,一人一座茅棚。茅棚又称为“寮”,故称“三寮”(即现在的“三僚”村)。据说海外的风水考察团来到三僚,都会寻找杨公当年所点“天马水”、“出土蜈蚣”、“罗经山”和“甲木水”等风水穴位。据《赣州府志》载:曾、廖两姓都从江西宁都徙居兴国三僚,“盖两家冢宅,皆筠松所卜而贻之谶云”。可能是因为这一缘故,三僚人非常乐意传播杨筠松为三僚卜地开基的传说。
笔者最感兴趣的就是杨筠松的籍贯问题。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古代典籍中,大多都是记载“筠松,名益,窦州人”。而三僚《曾氏族谱》却作“杨公仙师祖籍山东窦州府”,这种说法普遍存在于许多风水术的秘本里,故风水术士一般都以为杨筠松是山东窦州人氏。
其实,“窦州”是古代地名,不在山东省,而在广东省信宜县(今茂名市辖下的信宜市)。宋《太平环宇记》载:“信宜县,汉端溪县,地属苍梧郡,隋为怀德县,唐武德四年析怀德县置信义县,仍置南扶州。贞观中改为窦州,取州界罗窦为名。皇朝太平兴国初改为信宜。”误把“广东”作“山东”,是以讹传讹,因为唐朝时候的山东,根本没有“窦州”。
杨筠松是因为战乱影响,带着宫庭秘籍从京城长安出逃,随着大批南迁的客家人,一路爬山涉水,寻龙捉脉,辗转来到赣南。他发现兴国的三僚村风景优美,山水有情,地形构造恰似一个堪舆用的罗盘,遂带着几个弟子搭棚定居,创立和传播他的堪舆理论。兴国三僚村遂从一块荒僻之地,一跃成为中国堪舆文化的发祥地,被海内外客家人视作堪舆文化的圣地而享誉中外。
白湾杨公庙历史悠久,自宋代立庙以来,一直香火不断,历代官府与民间一直推崇备至,屡毁屡修。也许读者会问,身为唐朝国师的杨筠松,为什么会来到清远白湾寻龙点穴?他与白湾有何渊源?
原来,到了唐朝晚期,朝政日益腐败,沉重的苛捐杂税弄得民不聊生,农民领袖黄巢揭竿而起,四方响应。从者如云,义旗指处,所向披靡。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初五,黄巢起义大军占领潼关,攻克长安。唐僖宗在“百官皆莫知之”的紧急情况下,携带三个妃嫔、四个亲王,五百名神策军护驾,仓皇逃出长安,不分昼夜地逃往西川。
出身清贫、为官廉洁的杨筠松目睹朝廷的腐败,早就心存去意。适逢黄巢造反,早已淡泊名利、不恋权位的杨公趁机弃官而去,远离长安,逃入昆仑山削发为僧,以他平素悉心钻研的堪舆术遍游祖国河山,为世人勘察地形,择定吉穴佳壤,营造祖先坟茔,这种思想在古代确实难能可贵。
南下广东期间,杨公在连州、阳山、清远一住十载,走遍百粤之地,实践其以风水学术“济世救贫”的理念。杨公来白湾“寻龙点穴”时,见白湾盆地四周地形奇妙,峰峦叠嶂,行至旗山脚下巡视,只见左右龙蟠虎踞,前有龟星,后接蛇气,两水合襟,生成龟蛇相会之象。
据说杨公正在赞叹此地风水,恰好遇见几个牧童在此用棍棒、石块搭屋子玩耍,便俯身问道:“尔等何为”?牧童答道:“建造庙堂”。杨公一愣,又问牧童:“我已在此地埋下了三个铜钱,尔等若能一次串起三个铜钱,就可在此建庙。”正说着,只见一个牧童用赶牛棒往下一插,果然串起三个铜钱。杨公感叹道:“此处真是地灵人杰,乃百姓之鸿福也。”此事一经传开,方圆百里之内,皆为震动,谓“救贫仙人”下凡白湾,为民解困,造福人间。于是,民间人士发起集资,在此地建庙纪念杨公,取名“杨公庙”。
杨筠松是中国历史上最具盛名的堪舆(风水)祖师,他继承了晋代郭璞的堪舆学思想,并使之更具体化和可操作性,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完整的堪舆理论,其八部经典理论著作被称为“杨八篇”,其堪舆学是一门精华科学,他有严密的理论体系,和天人合一的崇高思想,为当今世上最高境界的学术。
杨筠松在地理堪舆学上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在儒学上的地位可以与孟子媲美,其所有的著作,均为地理堪舆上的经典著作,所以杨筠松被后人尊称为“杨公”。
杨筠松实有其人,这是不争的事实,其堪舆术之高,令人难望项背,其门徒多为朝廷的钦天监,宰相、太守以下的朝廷官员敬赠的题祠和题碑不知凡几。还有,“杨救贫”三个字在湖广数省无人不晓,更不用说江西一带了,可见其术之深,其德之高。
随着堪舆(风水)文化研究的深入,风水实践应用的日趋广泛,堪舆宗师杨筠松的堪舆(风水)文化研究及其旅游开发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江西省赣州市自2006年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国·赣州杨筠松风水文化与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以来,该市已经成为风水文化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对促进行业间信息交流、提高风水文化研究的影响力、确立赣州杨仙岭为“中国风水文化第一山”的地位、扩大杨仙岭在海内外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地政府、企业、媒体均以一种高屋建瓴的姿态重新审视风水文化这一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
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在智慧上超乎常人的人,他们的事迹和成就都可以说能让人惊叹的,那么到底有哪几位天才是公认的呢?下面本站就整理了世界十大天才,一起来看看吧!一、牛顿在世界十大天才中牛顿是英国人,被评价...
迢迢牵牛星两汉 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燕歌行二首·其一魏 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
根据美国CNN的研究,认为七种最让阿根廷人喜欢的食物如下:1、烤肉 Asado虽然这道菜在其他国家不过被称为“烧烤”,不过阿根廷的烧烤却是具有相当学问的,对于阿根廷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家庭烧烤或与朋友在...
春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日,俗称“过年”。农历正月初一,即大年初一,也称“元日”或“元旦”。“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元是首的意思,“三元”就是一年的开始、四季的开始、12个月的开...
中国古代阅兵有数千年的历史,第一部编年史《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或战争。阅兵仪式,既是“祀”,也是“戎”,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事。孟津观兵伐纣...
在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广场的绿树鲜花中,一座标志性建筑巍然矗立,这就是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这座为纪念对日作战中英勇牺牲的23名苏联红军贝加尔湖方面军飞行员而修建的纪念塔,是当时苏军在东北各地所建纪念塔建筑...
“百鸟衣” 是苗家人不老的传说。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就流传着“百鸟衣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在杆洞乡,苗家每年都会欢度这个盛会。苗家人无论男女老少,个个身穿节日盛装,精神饱满,围在村中的平地上。苗哥们兴高采...
“青砖碧瓦古民房,翘角雕檐图画廊。”好一幅炊烟袅袅、生活安详的民居图景,这就是广西灌阳县月岭村今天的写照。被称为桂北民居“神秘的大观园”的月岭村,以规划得体,施工精巧的古民居建筑而成名,现在是广西重点...
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镇东垞。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精心修建、精心布置的仿明式建筑。故居参照沈万三致富的各种传说、经商的坎坷历史、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通过铜...
宁阳朱氏唢呐,系家庭传承,发源于山东省宁阳县茅庄乡,已有100余年历史,由朱序河一家人一代代传承下来。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数代传承人不断总结、吸收本地优秀的戏曲文化及一些民间小调,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