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是中国化的四大菩萨之一。据《地藏十轮经》的说法,地藏菩萨“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故名地藏,民间尊称为“地藏王。”地藏曾发下五大愿,一定要度尽众生,拯救各种苦难,才愿成佛,因此人们又称他为“大愿地藏”。地藏所发五大愿中有尽孝道、保护农业和祛除疾病的内容,这些很符合中国的国情,因此深受中国普通百姓尤其是农民群众的欢迎。至于代众生受难并度尽众生,则更容易被受尽苦难的中国老百姓所理解和接受。
七月三十日地藏王庙会与唐代的一位新罗高僧有关。 据说地藏菩萨托生新罗国(今韩国境内)为王子,姓金名乔觉,躯体雄伟,顶耸骨奇。后削发为僧,自号地藏比丘,于唐高宗时渡海来到中国,游访数年后来到安徽九华山,结庐苦修,感动了地方士绅诸葛节和山主闵公,将九华山全部布施供养。金乔觉居山修行数十年,近百岁时,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召众告别,念罢偈语,跏趺坐化。肉身不化,以全身入塔。九华山的月(肉)身殿,相传即为地藏成道处。后世遂以七月三十日为地藏菩萨应化中国的涅槃日,每年于这一天举行法会纪念。
大慈岩地藏王庙会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至少从元代莫子渊凿半身地藏就已经开始了),影响远及金衢严三府的龙(游)、兰(溪)、寿(昌)、汤(溪)地区。七月三十的前一天,善男信女就从四面八方涌来,纷纷上山,在山上守夜,午夜子时,寺院中钟磬齐鸣,鞭炮大作,僧众和信徒们点燃香烛高声念佛,膜拜地藏,祈求安康幸福。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大慈岩已经成为浙西最大的地藏菩萨道场,与九华山遥相呼应,是浙西地藏信徒们的首选之地。
大慈岩的建筑,因势布局,悬为特色。山上主体建筑地藏王大殿,以洞为宁,依崖而建。站在寺里看,但见建筑物多藏于洞穴,少数挑出岩外。古寺凭借主峰独特的山势,从下望去,给人一种大半挑出岩外的悬空之感,与山西浑源县的悬空古寺有异曲同工之妙.
地藏王大殿中间有半身地藏王塑像。当地民间相传,地藏王菩萨土遁到大慈岩坐镇,因佛法无边,只钻出半个身子,便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地动山摇,若露出全身势必岩崩山塌,附近村坊的百姓定要遭殃。菩萨慈悲为怀,为百姓着想,故只露了半个身子,农历七月三十日为地藏王涅槃之日,民间相传大慈岩地藏王菩萨灵验无比,有求必应。因此,每年这一天,各地善男信女蜂拥而来,朝山进香,天长地久,遂演变成一年—度的传统庙会,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