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安徽濉溪风俗

旧情劫2023-11-21

安徽濉溪风俗

安徽濉(suī)溪风俗

一、春节

春节俗称“过年”,是民间最隆重的节日。旧时,富有之家在腊月初八之后就开始筹办年货,有“吃罢腊八饭,就把年来办’’之说。一般人家在腊月下旬也就准备过年了。腊月二十四送“灶君”,这天,家家设供祭灶,将锅屋墙上旧的灶神揭下,在香炉中焚化,谓之“送灶神上天”,然后张贴新的灶神。接着就是打扫房舍、庭院、几案,即所谓“二十四扫房,二十五掸尘”。蒸馍炸菜,准备过年。

腊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称除夕,含除旧布新之意。早上,户户贴春联、年画,放鞭炮。旧时春联内容多为吉祥喜庆词句,不同的人家贴不同内容的春联。年画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更多的是“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等吉祥画,色彩鲜艳,乡土气息浓郁。建国后,春联和年画多换为赞颂共产党和祖国大好河山的内容。除夕中午,置佳肴美酒,合家团聚吃“团圆饭”。旧时,门口大都横置一根“拦门棍”,意为“拦财外流”。负债的穷人门口置棍,意思是希望债主今天不要来讨债,让他家过个安稳年。晚饭后,妇女忙着包扁食、饺子,家人们围火聊天,品尝瓜子、点心,或者打麻将、玩扑克,彻夜不眠,谓之“守岁”。是夜,要给牲口喂饭,以示“犒劳”。建国前,穷苦人家苦于财主逼债,视过年如过关,往往外出躲债。建国后,人人自食其力,家家丰衣足食,再无躲债之虞。

正月初一称“春节”,旧称诸神下界之日。家家都起得很早,力争第一,鸣放爆竹,意为“万事大吉,家泰人安”。大人小孩穿上时新服装,一派欢乐气象。早餐多沏糖茶、下“扁食”,取其甜美吉利之意。旧时要先置三碗于主堂香案上,敬过天地、灶神、祖先之后,全家才可进餐。也有人家在包“扁食”时放入馅中一枚铜钱,说谁吃了这个扁食便一年顺随。餐后,晚辈分别给长辈拜年,长辈赐与“压岁钱”。

年初二为吉日,开始走亲访友,大人们则带着小孩到亲友处拜年。出门相遇,不论亲疏,互相致意。家家备有糖果、花生、瓜子、糕点及烟茶。客至,相互拜年问好,盛情款待。城乡处处,你我来往,甚是热闹。此俗至今尚盛。

年初三,各家早餐多吃“扁食”,有“初三吃顿扁,一不咳嗽二不喘”之说。

年初四,新婚男子多偕妻往岳父家中拜年,岳父以丰盛的酒席款待“贵客”。当天夫妻二人要返回,不得留宿,谓之“正月媳妇不空房”。

年初五为“小年节”,像初一一样放炮、宴乐,只是节日气氛稍逊。是日,集市店铺开业,各店家燃放爆竹,互祝“财源茂盛,生意兴隆”。

建国后过年,各业均休息3至5天,废除了各种跪、揖之俗。1958年“大跃进”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曾提倡过“革命化”春节,各业均要加班生产,淹没了节日喜庆气氛。1979年以后,旧俗大都免除,各机关、团体渐以“团拜”取代走街串户的“户拜”,并组织拥军优属活动,开创了一代新风。

二、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也叫“上元节”、“灯节”。节前几日,大人们便为儿童扎制各式花灯,并准备蜡烛、烟花。同时家家用麦、豆掺合面粉蒸成面灯,并按家人属相蒸上“龙、狗、鸡、兔”之类。居丧之家头一年不蒸灯,由乡邻送灯。晚上,各家则用杆草缠上棉花插于面灯中间作为灯芯,加入少许食油点燃。放于门旁、灶间、粮仓等处,另外每人一盏放于床头前。晚餐,各家食用糯米粉做的汤圆,乡间现改作吃扁食和水饺。入夜,孩子们提着灯笼,青年人端着面灯齐集村头、街道。燃放烟花,有时还玩龙灯、踩高跷、跑旱船,热闹非常。乡间少年还有到村外田头点燃草把向空中抛投的习俗。是日,出过嫁的女子均不得在娘家过夜,有“正月十五看娘家灯,死得娘家人干干净净”的迷信说法。

三、归宁节

农历正月十六日称“归宁节”,是娘家接回出嫁女儿的日子。俗话说:“过罢十五到十六,家家都接连心肉。”是日,出嫁的女子多和女婿一道回娘家赴宴。民间称此日为“好日子”,多择该日结婚。至今境内仍流传“正月十六下雨雪,新娶的媳妇把嘴撅,一是不能走娘家,二来不能穿花靴”的歌谣。

四、二月二

俗说“二月二龙抬头”,旧称为祭龙之日,人们祈求天龙及时降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清晨,家家早起,在庭院间用草木灰围上大小不等的圆圈,中间挖穴,置放少许五谷杂粮,谓之“围仓”,以示丰收在望。各家用玉米炸花子或炒糖豆、花生、瓜子食用。早餐不吃下面的饭,说是糊了龙眼无法降雨,只喝“灯汤”,即把正月十五日蒸的面灯切成片做成清汤。至今乡间多数人家仍沿此俗。旧时这天,各地庙会香火旺盛,前往寺庙焚香朝拜者不绝于途。

是日,出过嫁的女子不准在娘家过夜,俗说:“二月二吃了娘家的花,死老婆婆啪嗒。”此说沿袭至今。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