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传“闽中多巫”,意思是闽中地区古代盛行多神崇拜,所以神祇众多,天地山川,人物鸟兽,花草虫鱼无不有灵。福清地属闽中,同样信奉多神民间宗教。此中,除了与相邻诸邑相同外,另有一种崇拜是他邑所无,那就是“九使君”崇拜。
提起九使君,我们不能不说到一则在古代福清流行久广的轶闻。相传唐僖宗李儇时代(公元874-889年)福清万安乡(今渔溪一带)黄檗山吉祥峰下犁湾附近有一个小村庄,村里有一位青年农人姓刘名孙礼,一家四口,和父母和妹妹三娘过着平静而自足的生活。妹妹刘三娘年方二八,长得如花似玉,姿色妖艳。一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三娘随着同村姐妹一同上山踏青。大伙正玩得兴致勃勃之时,突然狂风大作乌云蔽日,白日有如黑夜,伸手不见五指。不一会风息云散,姑娘们发现三娘不见踪影,个个大惊失色,连忙回家报信。
刘孙礼听说妹妹三娘失踪的消息,感到又悲又奇,决心上山找到妹妹,探个究竟。于是,他只身手提镰刀,披荆斩棘,满山寻找,果然在黄檗山吉祥峰半山腰发现一个隐藏在蓁莾中的山洞,洞口有一只三娘的绣花鞋。他想,老人们曾经说过,吉祥峰上有一条修炼千年成了精的巨蟒,莫非妹妹就是被这蟒蛇精掳走。他在洞口流连半天,不见动静,心想一时无法证实,也不能救出妹妹,于是便下定决心弃家远游寻访高人,誓死杀蟒救妹。
从此,刘孙礼只身走遍大江南北,遍访名山高士。果然在辽宁闾山遇见了一位道高技超的老道人。老道人见孙礼救妹心切,不但教以道家武功,还秘授驱雷秘法,就是用咒语调动雷神,让雷神发威伏魔。
一晃,二十年时间过去了,当年年轻力壮的刘孙礼,此时已步入壮年。他拜别师父,回到家乡,再次来到吉祥峰半山的那个山洞前。一看,那巨蟒正盘成一团在洞口晒太阳。刘孙礼二话不说,举剑劈去。巨蟒部不意间受此打击,举起颈脖,张大血口要把刘孙礼一口吞下。刘孙礼连忙念起驱雷咒语,说时来快,平地一声巨雷响过,那蟒蛇精被雷劈成两段,一命呜呼。正在洞中的刘三娘闻声出洞,见是兄长,悲喜交集,言二十年前被蟒蛇精摄入洞中,成为夫妻,一连生了十一子。想今日兄长杀死蟒蛇救她出洞,原是喜事,但不愿抛下十一个儿子,忙叫他们出洞拜见舅舅。谁知刘孙礼报仇心切,一见这群小蛇精,怒从心中起,举剑连劈带砍,一连杀死了八个小蛇精。刘三娘见状,跪求兄长手下留情,于是第九子、第十子、第十一子便保住了牲命。后来,这三个孩子都成了神,名曰九使、十使、十一使,三使成神后一改父亲的恶行,在人间除恶庇善,被人们奉为当地的保护神。于是,乡里士绅便在吉祥峰下建了九使神宫奉祀。这便是福清地方独特的九使君的来历。从此,福清各地纷纷请神建庙,奉祀“九使君”。于是九使君崇拜便在福清地面流行并随着人口迁移传到相邻县邑。
这则轶事最早见于闽人编纂的《晋安逸志》。明朝崇祯11年(公元1638年)修撰的《黄檗山寺》亦有转录,篇名为“巨蟒神踪”,简略论述这段轶闻,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九使君”文化的宝贵资料。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
吕蒙正故里位于洛阳城东南10余里偃师市西南佃庄镇(现属伊滨区)相公庄村。北宋名相吕蒙正(944~1011年),洛阳人,幼贫苦读,孜孜好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进士及第,为将作监丞,通判昇州,不数年...
“飞山庙”曾经是城步常见的一种庙宇,也是中国中部和南部过去常见的庙宇。可以说,在过去,凡是有杨姓人聚居的地方,就有“飞山庙”。这种庙宇一般都二至三进的单层四合建筑,体积宽大,屋面盖青瓦,挑檐翘角;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