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双版纳一样,德宏的傣族等民族地区亦为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主要流传地,所不同的是,这里有南传佛教教派润派、摆奘、朵列和左底,种类比较齐全,所以当地佛教寺塔建筑风格各异。
潞西菩提寺是滇西南上座部佛教摆奘派的著名佛寺,坐落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县芒市镇,当地傣语称“奘相”,意为宝石寺。菩提寺之名,系1940年中国佛教会等慈大师到寺讲经时所取汉名,据称源自于寺门前的一棵大菩提树。该寺是始建于清康熙十四年,即公元1675年,雍正年间皇帝曾特赐“佛光普照”匾额,1816年又行扩建,以后几度毁损均得以修复,至今成为德宏州历史上保留较为完整的佛教古寺名刹。
进菩提寺山门,即见干栏宫殿混合式建筑的佛寺大殿。大殿整体以36根木柱支撑拔地而起,楼台距地面有近2米高的空间;楼台上的殿堂高约20米,中堂为佛堂,其两侧各连接偏厦,左为鼓房、右为观音堂;屋顶为二重檐歇山式结构,斗拱飞檐、翘角鸱吻,整个大殿外观揉汉、傣佛寺建筑风格特点为一体,别具一格。大殿前的庭院里,设有戒堂、方塔形香火亭、高挑的幡竿,泼水节行佛像沐浴礼的浴佛亭,以及放有巨大牛皮木鼓的鼓楼亭等设施。
从庭院有石阶经过厅入佛堂,石阶两旁各设一只怪兽造像,其龙身、象头、鹿角、马腿、鸟翅,传说怪兽原为释迦的武官混尚,因对佛祖成道不服而相约比武,输了的混尚只得变成一头怪兽为佛祖守门。佛堂内殿面宽敞,可同时容纳500人拜佛听经;正中供奉两米多高的释迦牟尼金身坐式塑像;其两旁各立一尊神像,左边为名叫“威士众”的主司善恶的男神,头戴金盔,右手执笔左手执簿,右边是名叫“朗洼宋特立”的土地女神,赤脚边放着水罐,手理长发作滴水状;顶部挂满各种汇集傣族剪纸、装裱艺术的佛伞、灯笼及彩幡等富丽堂皇,四壁的绘画、雕刻等精美考究。
菩提寺自建成以来收藏了许多傣民族文化艺术珍品,还又集傣族历史、文学和佛教教义于一体的万卷经书,又有悠久的历史,使之成为当地各民族信徒心目中的朝圣地。1956年曾举办盛大的“佛牙摆”,供奉从北京专程迎来的释迦牟尼佛牙,一月内朝佛的中外信徒达24万之众,从此更加蜚声海外,特别在东南亚各国享有较高声誉。1965年即被列为德宏州重点保护寺院之一,经过1982年的再次修缮彩画,古老的佛寺焕发出勃勃生机,为芒市等地举行重大佛事活动的场所,菩提寺现有比丘、沙弥数人,住持长老伍翰地亚,兼任德宏州佛教协会会长。
该寺坐落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县芒市镇,与菩提寺毗邻。因寺前有5棵常年栖息白鹭群的大青树,远看如云,故得汉名五云寺,当地傣语称为“奘罕”,有“金寺”之意。
五云寺是德宏上座部佛教润派(也称耿润)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佛寺。初建于清朝康熙四年(即公元1665年),由泰国清迈来的左密灭长老设计建造并任住持,原址在法帕乡新寨,后几经迁址重建,1802年迁至现址。抗日战争时期,佛寺被侵华日军焚毁,1946年重建,1984年再度修葺,基本保持原貌。
全寺占地两千多平方米,四周围墙,东面正中开院门,大殿坐西向东,修复时由干栏宫殿式改为落地宫殿结构。大殿为抬梁式木结构,三层重檐歇山顶,覆板瓦,屋脊设禽兽形鸱吻,脊角反翘。殿前有木栏杆、方格棂的横排走廊,中央开太阳门,佛堂供3米多高的释迦牟尼王子坐式塑像,佛像的头、手、足等部位为汉白玉雕成,经各种宗教用品和傣族民间艺术品装饰的殿堂尽显华美。殿内还供奉着被视为佛寺瑰宝的“帕拉过勐”——一尊高盈一尺的铜佛像,其为芒市境内第一尊佛像,据说是建寺之初由长老左密灭从泰国清迈带来的,也有的说是当时主持建寺的土司放廷定从缅甸迎请来的。
寺院内有一组金塔,由8座小塔环绕主塔,各座小塔基座下都设有佛龛,内置一尊小佛像,塔顶都饰有黄铜镂刻的缨络,闪耀着金光。该寺是芒市境内现存的建寺最早、保存较为完整的上座部佛教寺院之一,现有住持比丘及沙弥数人。
喊撒寺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姐东乡、距县城约4公里的喊撒寨。当地群众称佛寺为“奘”,故喊撒寺又称喊撒奘或喊撒奘房,为上座部佛教朵列派佛寺。
据傣文史籍载,喊撒所在地曾一度为勐卯古国的都城,又有传说喊撒最早是鸳鸯栖息之地,但远近闻名的喊撒寺,其始建年代却暂无从考证,有记载的是公元1912的扩修、1954年的大修缮,以及1983年的重建。
喊撒寺为典型的干栏式建筑,展现出傣家竹楼的构筑精华。大殿、僧舍以桩柱支撑,楼面、墙壁为木板铺设,房顶二重檐覆盖镀锌铁皮瓦,正脊饰一塔形宝顶。大殿旁建有泼水亭、金鸭亭,有一骑鸳鸯的仙女造像。从庭院有台阶直通正殿,中堂佛坛供巨大的释迦牟尼佛莲台坐姿塑像,四周围坐5尊小罗汉像,顶部和四壁绘有白象、麒麟、孔雀、鸳鸯及宝塔等彩色壁画,梁上悬挂五彩佛幡,佛坛前设一精致台座,是住持长老讲经布教在之处。
喊撒寺是德宏州朵列派最有影响的佛寺,据史籍记载,朵列派开始从缅甸传入德宏时,传教者之一就是喊撒寨的召弄长老。该寺历史上曾有过5代高僧,现有长老一位,比丘、沙弥及学僧十几名。长老伍并亚· 温撒 傣族,瑞丽县人,于1949年担任喊撒寺第五代长老,1958~1982年在缅甸习经传法,1983年回国继续任喊撒寺住持,在他的倡导下,喊撒寺率先改革南传佛教僧侣不操俗务的教条,农禅并重,努力实践人间佛教思想,在僧界引起较大反响,赢得较好声誉,每逢节日,前来的拜佛信众和参观游客络绎不绝。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