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为什么称泰州为水城

糖豆微咸2024-01-07

为什么称泰州为水城

泰州水多。泰州城因水而建,依着水从远古走来;泰州人爱水,向来与水相依为命。

考古和地质学家们认为,大约距今七千年前后,长江入海口在今镇江至扬州附近,泰州地区是茫茫大海一片。此后,如水流逝的时光,使沧海变成桑田,大海逐渐东去,长江三角洲慢慢发育形成,里下河的泻湖也开始封闭,泰州地区一点点露出水面,从海水里生长出来。

直到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泰州地区才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名字,叫海阳。海阳,海阳,面海朝阳。公元前117年,泰州首次出现在西汉的版图上,是临淮郡下属的建制县,县名海陵。海陵者,海边高地也。

建县之初,泰州的先人们,将海陵县址选在东临海、南面江、北枕里下河的扬泰岗地,为子孙后代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环境。

海陵县东边的黄海含盐量高,滩涂平坦开阔,又生长着茂盛的芦苇,这些都被汉初的吴王刘濞看中。于是他就召集天下亡命的人煮海水为盐,很快使吴国强盛起来。刘濞为了将海陵的盐运销各地,开凿了一条从扬州茱萸湾到海陵仓(东达今如皋境)的运河。至今仍从泰州城流过的古运盐河,是刘濞组织泰州人治水的良好开端。

二千年来,运盐河从东向西穿过泰州城,运走了无法计量的盐。从西汉刘濞起,几乎历代封建王朝都从海盐中收取过大量的税,小小运盐河承受过难以想象的重负。运盐河向西接上了长江。顺流而下的长江水,就沿着运盐河流进了泰州城,原本是海的儿女们,世世代代都喝着长江水。

长江入海的地方,几千年来不断向东推进。伴随大江东去,江中沙洲一个又一个露出江面,泰州东南和南边的陆地,日益从江水中涨了上来,东晋义熙年间(405-418年),海陵县因地盘扩大升格为郡,管辖建陵、宁海、如皋、蒲涛、临江五县。

杨坚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隋朝后,海陵郡属的建陵县并入海陵县,奇怪的是其余几县就在此时都从史书中消失了。有人说公元七世纪前后,地球气候变化,海面上升引起江岸坍落,这些县又沉入江中去了,此说尚无有力证据,有待于考古工作者们证实。|

著名诗人王维的从弟王惟祥,曾任海陵县宰,王维送他到海陵上任时,为我们留下了一首唐代的诗。诗人笔下的海陵是“浮于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喷于乾坤,江城入于泱漭”。

另一位唐代诗人刘商,在《送豆卢郎赴海陵》中也有“看取海头秋草色,一如江上别离心”的描述,告诉我们唐朝时的海陵县仍位于海头、江上之地。

唐开成三年(838年)七月二日,日本僧人园仁入唐求法,登上大唐国土的海陵县。在前往海陵县的运盐河中,看到“盐官船积盐,或三四船,或四五船,双结续编,不绝数十里,相随而行。”作为一件奇事,记载到他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书中还说海陵县令,到西池寺南江桥前迎接他们。一千多年前的泰州人,就对中日友好做出过自己的努力。

泰州北边里下河地区为淮河水系,河网密布,都说是鱼米之乡。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在他气壮词严、极富鼓动性的《为徐敬业讨武(则天)檄》文里写道:“海陵红粟,仓储之积糜穷”。说的就是海陵县里下河生产粮食,多得存放在仓库里都快变质了。

泰州博物馆内藏有一方南唐《泰州重展筑子城记》石刻,碑文中有“咸鹾赡溢,职赋殷繁,可谓水陆要津,咽喉剧郡。以兹升建”。刻碑的泰州第一任知州诸仁规说,水陆要津是海陵升泰州原因之一。没有水陆交通的重要条件,当不会有海陵县升为泰州,泰州的诞生也是得益于水。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