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第一名镇水冶,此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太行山的出山口,著名的商品集散地。这里物阜民丰,人民勤劳聪明,精于谋算,紧邻镇西的村子井家庄,就是宋朝名相韩琦的出生地。
韩琦,字稚圭,宋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公元1008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少年聪明过人,读书刻苦,博闻强记,1027年参加科举考试取得甲科第二名,自此开始了宦海沉浮。1058年6月,50周岁的韩琦被宋仁宗拜为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开始了其十年的宰相生涯。韩琦一生,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为相,位高权重,政绩显赫,功勋卓著,忧国忧民,被称为“一代贤相”。宋英宗年间进右仆射,封魏国公,人生达到了顶峰。
然而,仅仅是位高权重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一定就能留下什么,衮衮诸公在封建王朝不绝如缕,但能被百姓叫得上名字的寥若晨星;高官厚禄也富不了几代,再多的财富也如风沙一样散了聚、聚了散,终至归于虚无。在中原、在豫北、在安阳,有一座院落和苏堤、白堤、武侯祠、岳麓书院一样闻名遐迩、青史留名,这就是韩琦建造的昼锦堂和后人为纪念韩琦而建的韩王庙。
宋仁宗至和年间,韩琦以武康军节度使的职务赴任相州。到任后,韩琦在繁忙的公务之余,请来巧匠,对相州府进行扩建,在州署后修建一座堂舍,作为修身养性之地,并据《汉书·项籍传》“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之句,反其意而用之,取名“昼锦堂”。建成后的昼锦堂宏伟秀丽,古朴优雅,文人墨客慕名来会,纵谈诗文,成为宋代以来著名的园林和书院。
昼锦堂建成后,韩琦邀请好友,宋朝文坛领袖欧阳修为之题记。出于对韩公的崇敬,欧阳修欣然命笔,写下了千古传颂的《昼锦堂记》。文章对韩琦给予了高度赞扬,还对韩琦的政绩给予了恰当的评价:“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文章还赞誉韩琦身居显位,不炫耀富贵,将韩琦和苏秦、朱买臣作深刻比较,指出后者一旦得志,便“高车驷马,旗旄导前,骑卒拥后”,大摆排场,衣锦还乡。而韩琦追求的却是“德被生民,功施社稷”,这种情怀和志向,令人敬佩和赞扬,不但在当时社会非常难能可贵,就在今天也非常有教育意义。《昼锦堂记》简洁明畅,说理透辟,成为传世名篇。
更为珍贵的是,立于昼锦堂内的昼锦堂记碑,被世人称为“三绝碑”或“四绝碑”。欧阳修撰文后,由大书法家邵必篆写碑额,礼部侍郎、大书法家蔡襄书丹。因文章绝妙,书法绝精,记述之人绝奇,故称“三绝碑”或“四绝碑”。书法史上论及宋代的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他们四人被认为是宋代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蔡襄的字“端劲高古,容德兼备”,其书法在其生前就受时人推崇备至,极负盛誉。楷书入宋以后,蔡襄是宋代楷书的第一人。出于对韩琦的尊重,蔡襄在书丹《昼锦堂记》的过程中十分慎重,别出心裁,每个字单独写上十遍,择其最佳者进行拼合,故《昼锦堂记》碑又号称“百衲碑”,被宋人称为“本朝第一”,由此可见韩琦在世人心目中的位置。我国古代书法名家米芾、赵孟頫、祝允明、董其昌、钱泳和康熙皇帝,均以《昼锦堂记》为内容创作书画。
韩琦和范仲淹、包拯、富弼、文彦博、苏轼、司马光、王安石等同处一个时代,经历了“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等政治风云。宋仁宗时,官僚队伍庞大,人民生活困苦,辽和西夏威胁着北方和西北边疆。庆历三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富弼、韩琦等名臣为相,执掌朝纲,整顿吏治,于京师建立太学,各州县普遍建立学校,并且改革了科举考试的内容和评判标准,这就是“庆历新政”。由于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因而遭到他们的阻扰。后来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相继被排斥出朝廷,改革也被废止。韩琦先后在扬州、郓州和相州等地做官,前后长达11年。
韩琦一生在政治上建树颇多,1036年,韩琦任右司谏。韩琦以宰相王随、陈尧佐,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位居中枢却才德不具、无所建树为由,连疏其过,使4人同日被罢官职,朝野大震。两年后,西北部的大夏公然对抗北宋。韩琦受命领兵御敌,他在前线善于分析敌情,合理用兵。当时流传着这样一支民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韩琦和范仲淹在这段时间合力御敌,深得将士信赖,时称“韩范”。其文学成就在中国古代文坛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宋词鉴赏辞典》仅存韩琦4首词,但却被列在“被鉴赏者”的名单之内,可见其在诗词方面的造诣。
公元1075年6月24日,韩琦病逝于相州,终年68岁。宋神宗“辍视朝三日,发哀于后苑”,赐神道碑,并亲题“两朝顾命,定策元勋”碑文赐之,谥号“忠献”。葬于今殷都区北蒙办事处皇甫屯村西的凤凰岗下。
韩琦去世后,家乡人民非常怀念他,在昼锦堂西侧紧挨商王庙的地方修建韩魏公祠,俗称“韩王庙”。而昼锦堂却作为著名的书院流传至今,民国年间,在昼锦堂旧址成立省立第十一中学,解放后改为安阳市第五中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现在学校已迁到新的校址,昼锦堂和韩王庙作为重要的文物而被保护、修缮。如今,韩琦后人有80多万人。
安阳市成立了韩氏宗亲会,每年农历七月初二是韩琦生日,海内外韩琦后人在韩魏公祠举行“韩氏恳亲大会”。穿过近千年的风风雨雨,撩开历史的迷离尘雾,魏国公韩琦在人民的心目中愈加伟岸,他的淡薄名利,实干兴邦的精神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昼锦堂仍然世世代代对国人起着警示教育作用。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等地,其余散居在新平、元江等三十余县。人口102.5万多人(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1953年1月24日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
八月月圆节是拉祜族的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晚上,要把自己的瓜果和谷等选最好的拿来献月亮,因为月亮为人们分明耕种的节令。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各家把选来的南瓜、黄瓜、包谷、谷穗、水果等(其中梨是不可缺少...
梅山文化,点点滴滴的汇聚,集成古代文明的瑰宝,其中那些独特的地名传说,更是古老长河中迸出的浪花。地处新化县桑梓镇石窖村北面的前程村,俗名叫玉米冲,讲起这一地名原由,是一段沧桑久远而讽渝深刻的故事。康熙...
传说畲族的祖先是狗头王,人身狗头。为什么人身狗头呢?古时候,高辛帝宫中有个左耳奇大的大耳婆。一天,高辛帝请医生替大耳婆治耳朵。医生却在耳朵里扣出一颗蛋来,群臣把蛋拿到宫中的一个楼上。天上的凤凰领着地上...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