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宝应民间庙会

芷兰2024-07-28

宝应民间庙会

过去,遍布城乡的庵观寺庙是老百姓的公共活动场所,泰山殿等著名寺庙还是宝应的名胜古迹。人们借菩萨过生日举办庙会,其时将庄严隆重的祭神祈福活动、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表演和规模浩大的商贸集市交流三者融为一体。这是古代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自发的民间文化节,又是民间歌舞的载体,促进了民歌民舞的发展和提高。建国后寺庙基本被拆除,多数庙会消失,只有夏集东岳庙会一直没有中断。现在有些乡镇又重建寺庙,恢复庙会,希望以庙会的形式来推动本地经济的发展。以下是查阅宝应历代县志整理出来的昔日庙会概览,按时间顺序编排。

宝应民间庙会

1、宝应泰山殿迎春庙会

宝应城北泰山殿是我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古典建筑群,明清时有“江淮巨观”、“天下第一名山”之誉,“香火之盛为东南冠”。自明嘉靖年间开始,泰山殿就有了迎春庙会,时间从除夕抢烧头炉香,一直要热闹到二月二。每天都有四乡八镇来的表演队伍,敲锣打鼓,打着各种绣花旌旗和华盖,抬着供有碧霞元君神像的阁亭,表演着各种文娱,象潮水般涌向泰山殿进香,所以又称“香会”。队伍逢桥报桥,遇庙告庙,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抗日战争爆发,庙会停止。

宝应民间庙会

2、范水三宫殿庙会

现在的范水镇始建于明朝初年,一开始镇上便建了一座三官殿,位于大马路和五一路的十字中心,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菩萨,院内广场可容纳千人聚会。每年正月十五举办三官会,游行队伍扛旗打伞,表演神汉赤裸上身,口含火红的铁球,手舞九连环钢鞭,香客不断,集市繁荣。建国后庙会停止。1958年拓宽街道时将三宫殿拆除。

3、大官庄元宵节庙会

昔日的大官庄是宝应南乡的名镇,素有“小扬州”之称。镇上三桥贯通,沿河店铺林立,原有四座牌坊,观音禅寺,南庵、后庵等。元宵节举办庙会,正月十四至十六连续三天,船泊三里多长,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唱戏的,玩杂技的,跳加官的,看西洋景的,做买卖的,五花八门,热闹非凡。正月十六小官庄又举办庙会,人来人往,气氛更加浓烈。

宝应民间庙会

4、柘沟土地庙会

“二月二,上柘沟”,范水以东的柘沟村,是明代御史乔可聘的家乡,传说他巡按江浙时曾重建柘沟土地庙,并封该土地为十八省都土地,老百姓称为“南柘沟大土地庙”。每年二月二土地老爷生日,江淮一带善男信女都来朝拜,形成定期庙会,三教九流,各显神通,一直延续到文革之前。现有恢复之势,地点改在韦镇,二月二赶集者上万人。

5、宝应县城观音庙会

城北泰山殿本是供奉运河保护神泰山娘娘碧霞元君的道观,最初只有碧霞宫和玉皇阁,系仿泰山碧霞祠和玉皇顶而建。明朝后期在后面又增建了县城最高建筑观音阁,遂成佛道合一的江淮巨观。观音菩萨有三个生日,二月十九为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为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为观音出家日,逢此三日庙中举行“观音香会”,前来求福求子的人极多,人山人海,香烛辉煌。民国年间观音阁遭火灾,香会停止。

6、鲁垛打水平庙会

鲁垛镇地处东荡,古有供奉水神的秋月庵,从清嘉庆年间开始,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出会,抬着供有水神神像的黄轿,神汉巫师下河祭拜水神,手执钢鞭抽打水面以祛除妖魔,祈求风调雨顺、洪捞不生,谓之“打水平”。此后镇上举办文娱会演和集市贸易,直至二月二十一日。来自高邮、兴化、淮安、涟水和我县各地的群众达三万余人。1958年庙会终止,集市尚存。

宝应民间庙会

7、曹甸塔儿头清明庙会

曹甸镇古塔村旧称“塔儿头”,晋代这里建有定善寺,唐初大将尉迟恭为镇压海寇曾驻兵于此,建镇海塔。其子尉迟宝林壮烈牺牲,头葬塔下,又建一小塔,故名塔儿头。明清时塔儿头清明庙会规模甚大,附近18个县50多个乡镇数万民众汇集于此,许多戏班来此竞演,称“清明赛会”,车水马龙,满街云雾,丝弦管乐,彻夜繁华。文革“破四旧”时寺庙被毁,庙会废止。1999年当地百姓集资重建镇海塔,2005年3月又开始重建定善寺,庙会有重新复兴的可能。

8、县城城隍庙会

城隍老爷是城市保护神,明洪武初封城隍为忠佑伯,此后每年逢清明、七月半、十月朝(十月初一)城隍出巡三次,称为城隍庙出会。出巡时,前面鸣锣开道,依次是“肃静”、“回避"八面虎头牌,后为光臂钩香的托香队,其后是坐有城隍偶像的官轿,再后是民间文艺表演。城隍老爷由庙内启驾行至北门外邑厉坛(俗称鬼神坛),绕城一圈,至晚驾回庙中。七月半又举行“斋孤会”,晚上做道场放河灯,称“盂兰盆会”,建国后废止。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