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兰州鼓子戏(3)

金伟郎2023-05-27

非遗文化因子的沉淀和流淌

兰州鼓子在清朝末年曾经红极一时,家喻户晓。但是随着社会变迁,兰州鼓子的发展日渐衰微。至二十世纪末,它已不为一般民众所熟悉。2006年5月,兰州鼓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重新引起了社会和民众的关注,为系统、科学地研究此项民间艺术瑰宝带来了机遇。

兰州鼓子通常以我国民间传说、历史故事、通俗小说、传统戏文、古典文学作品为基础改编创作,以器乐伴奏说唱,间以穿插风趣评述或评论,把复杂的人物故事加以艺术渲染,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它本身的曲词内容、演唱方式及演出环境等元素,承载过兰州市及周围县区诸多民众的文化精神内涵,富于教化及娱乐作用,经过当地文化传统的不断陶冶和锤炼,荟萃着集体的艺术力量,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饱满的艺术情趣,呈现出特有的民俗价值。

与一些曲艺或戏曲的传授有所不同:兰州鼓子的艺人们从不逼迫自己的后代继承自己的技艺,不买养子养女习艺以便将来能有一棵“摇钱树”。鼓子艺人们从不卖艺,更不会靠唱鼓子谋生路。兰州鼓子艺人相对开明,凭着浓厚的兴趣和百折不挠的精神,通过很长时间的磨练方能掌握这种技艺。正是这种高洁态度和执着的追求,使鼓子艺人们像保护瑰宝一样保护着兰州鼓子。

兰州鼓子的师承规矩较其他一些曲种相对宽松,通常有两种情况:自己习得与拜师学艺。在师傅唱,徒弟听的过程中模仿、记忆,师傅逐字逐句纠正,就在这种口传身授中代代相传。由于以往对女性的歧视,兰州鼓子在传承时传男不传女。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很多爱好鼓子、自身条件优越的女性也加入到了演唱兰州鼓子的队伍中。有一些优秀民间艺人根据女性声带的生理特点,对原有的曲调音域进行了调整,使女性特质的声音与鼓子的曲调达到完美地融合。

兰州鼓子戏

兰州鼓子曲词因具有通俗和浅显性特点,使得过去许多目不识丁的平民能模仿它。在田间村头,炕头院落,唱上一段以尽其乐,成了老兰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由此兰州鼓子也被称作“炕头艺术”。在兰州城区及周边区县的一些村子里,聚集着现今为数不多的一些鼓子好家。这种曾经被奉为“官场鼓子”的艺术,现在只能到乡间找寻其踪迹。

兰州鼓子虽然也曾有过兴盛的黄金时代,时至今日也并没有从曲坛中绝迹,但它目前面临的是日渐衰落的现实。原因之一,除了在清代时期,兰州鼓子被八旗子弟大量染指,在内容上突出宣扬安分守业、清静无为的道德伦理,曲调上也极力“雅驯”,失却了曲牌唱调原有民歌的朴实、泼辣、欢乐、活泼的艺术特色,有曲高和寡之嫌。原因之二,从发展历史来说,兰州鼓子的演出一直处于自发状态,历史上既未产生过专业演唱剧团,缺乏正常的流派交流和学术争鸣,来推动它的进一步发展,也未出现过以此卖唱度日的流浪艺人。上述两方面导致了兰州鼓子缺少有力的传播和大范围普及,造成目前它的艺人老化,听众面窄,流行地域不广而日渐衰落。

在当代,对兰州鼓子感兴趣的人,除了受家庭环境影响的年轻人外,也仅限于一些上了年纪的老者,他们经常演唱的曲目都是通过一字一句反复练习、吟唱而记忆下来的。这种传承方式也为兰州鼓子经典唱词的保存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1962年兰州市艺术学校成立鼓子训练班,“牌调之首”的卢应魁当时就被邀请去当老师,培养了一批鼓子新人。但这种专业培训班未能坚持下去。所以直到现在,兰州鼓子的传承完全取决于个人兴趣,并且传承地域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兰州鼓子戏

有研究者提出,对兰州鼓子传承与发展可持续性的研究,要结合兴盛和衰落时期的民俗生态环境进行考察。这种考察不仅要还原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们的生活方式、各种娱乐活动等,更要寻找在现代氛围中兰州鼓子继续生存的可能性,找到和兰州鼓子发展紧密相关的关键点。在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努力下,先后确定了6个兰州鼓子传习所,在传承人的悉心指导、口传心授之下,有不少好家从台下“自乐”转型到了登台表演。传习所不仅发挥了老一辈好家的顶梁柱作用,而且培养了许多年轻的后辈艺人,尤其近年来有为数不少的女性鼓子艺人登台亮相,兰州鼓子已开始呈现出老中青相结合的良好发展态势。

兰州鼓子作为兰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其因子已经深深地沉淀、流淌在兰州地区群众的血脉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广大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兰州鼓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会焕发出新的生机,更好地融入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去。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