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西园,是岭南著名古典园林。地址在粤东潮阳棉城镇西环路东侧,由邑人萧钦创建,萧眉仙设计。该园始建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历十余载至宣统元年(1909年)竣工。西园在造园艺技方面,继承了岭南传统庭园的精髓,又对西方园林的形式美学有相当的模仿,并运用了近代新材料、新技术,大胆创新。
西园因其独特的园林胜景,被誉为岭南私家园林的典范。《韩江闻见录》里有一篇《西园杂咏》,其所描写的正是西园的优美景色:
春
深深曲院驻春和,时放香风几阵过。
四面绿阴云气重,半庭红树鸟声多。
夏
西轩池馆晓阴阳,水畔双栖翡翠禽。
惊落荷花忽飞去,碧云红雨一时深。
秋
蕉影婆娑翠欲流,疏风淡雨晓未收。
为清诗梦簌簌响,添得银妆一枕秋。
冬
半壁苍荫薜藓封,森森忽地插芙蓉。
朔风昨夜梅花外,吹落浮山第几峰。
由这几句诗可以看出西园当时作为一代名园,确实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
清光绪34年(公元1908年),广东潮阳西园的模型被送往北京全国博览会展出,获最高奖。慈禧太后曾亲临观看,称“西园乃岭南园林一绝”。
西园的建筑艺术闻名潮汕各地,清光绪戊戌(1898年)科状元夏同为“西园”题匾,假山中还有名人题刻多处。西园集“奇”、“巧”、“透”、“趣”于一体,以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为基础,融入西洋建筑装饰,体现了潮汕人的独特审美情趣,也反映出技术进步和文化演进的情态。
萧钦是潮阳县城人,清咸丰7年(公元1857年)出生于县城一贫民家庭,为生计,15岁便到县城码头摆地摊当小贩,数年后又跟一老木匠学艺。他自幼聪慧,心灵手巧,不久便学得一手好功夫,登门订做各种家具和工艺品者日众,积攒了一笔资金,便前往汕头开木器店。当时,汕头开埠不久,萧钦承建一英国商人土木结构“番仔楼”,英商十分挑剔,楼房两次建成均不满意,萧钦血本全亏,在亲友的资助下,返工第三次重建,终于获得主人满意。
英商见萧钦为人诚实,恪守信誉,认为他是一个老实厚道的人,遂聘他为洋行买办,尔后,萧钦又自立门户,靠卓越的经营才能,经营出口土特产品,进口洋货,创办捷盛营造厂,成为潮阳最早的买办资本家。
萧钦成为富甲一方的实业家后,多次提到:“生我者父母,助我者乡亲,育我者国家,孝敬父母,爱国爱乡乃君子本色。”萧钦致富后创办的公益事业,在当时也备受赞誉,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他捐资与澄海商贾同建同庆善堂(后由丘逢甲改办为同文学堂),在潮阳设立义渡,疏浚护城河,方便潮阳、普宁、惠来等县与汕头间的客货运输,还捐巨资助修黄河大堤。
萧钦留给后人的西园,是于清光绪年间营建,为岭南著名建筑师萧眉仙设计。原来,萧钦对建筑行业颇为内行,他立意要把西园建成一座有岭南特色,又不俗套的小巧玲珑的小园林,故根据他的创意和建议,中间曾数易其稿,历时15年,耗资白银38万两建成。西园建成后,当时的名士康有为、林伯虔、夏同和、林佐熙、丘逢甲等先后到园中题咏,留下一批诗文,仅丘逢甲之光绪二十四年三月至二十五年六月,就留下诗作38首,清光绪状元夏同和于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为西园补题门匾。
如今,这座占地面积133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平方米的小园林,仍因其独特建筑艺术而闻名海内外。当人们进入西园时,一眼看到全园分为泥木结构二层书房楼,房山山房和假山三部分,还有天井、莲花池和六角亭。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园林中的假山,假山用形状各异的石块砌成,有水晶宫、蕉榻、小广寒、云水洞、潭影、桔隐、拱桥等风景设置,进入假山,犹如到了人间仙境,曲径通幽,“辟峰”似浪,“峰”下碧波荡漾,鱼游浅底,令人心旷神怡。这里有三奇:壁兰、小鱼和石楼梯。
壁兰植于8米高的壁上,为萧钦手植,百年来不管台风暴雨,仍固若金汤,纵使天气持续干旱,骄阳似火,墙壁烫热,兰花不用浇水,仍生长繁茂,令人称奇;水晶宫于假山下,四周玻璃为墙,水中滋生一厘米长的小鱼,成群结队,自由游弋,据主人介绍,小鱼并非人工养殖,水晶宫不通沟渠,鱼从何来,不得而知,更为奇趣的是,有时天旱,池中枯水数月,池壁湿气全无,人们以为小鱼从此绝迹,岂知下了雨,池中有水,小鱼又成群结队游出来了,这么漫长的时间,小鱼藏在哪里,如何生存,令人费解;园里有嵌墙悬板式和垂直悬板式石楼梯两座,楼梯无一石一木支撑,阶板与阶板只有一厘米相接,看似悬空而起,十分危险,但却坚固严谨,数吨物品搬上楼梯,仍然稳如泰山。
萧钦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去世,终年52岁。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