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榆中甘草店婚俗

晓易郎2023-10-31

榆中甘草店婚俗

在甘草店,人们把结婚俗称“领媳妇子”。在数月前,就选定吉日良辰,给各路亲朋好友传话捎信,及早张罗操办婚事,请总管侍客、招待老小外家。在婚礼前一天,庄上人要到男方家去帮忙,当地俗称“跑攒事情”,大家借桌椅板凳、找锅碗瓢盆,盘炉子、搭帐篷,开设大小灶,杀猪宰羊、七手八脚,忙前忙后,不亦乐乎,直至灯火通明。

丝路古镇甘草店,数千年传承着趣味浓厚的婚礼习俗。

在婚礼的前一天要在女方家摆宴席待客。当地俗称“吃酒”“送酒”或“帮礼”,宴席的费用主要由男方家承担。

待双方商定好吃酒日期后(一般选择黄道吉日),女方家就要张罗邀请亲友来参加宴席,在当地有讲究,参加吃酒宴席者都是请客,庄上的人也要宴请。亲友的贺礼,当地俗称“添箱”。旧时“添箱”是双数花色布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衣服、镜子;七八十年代是器皿、被面;九十年代是毛毯;现在则是礼金,20-50元不等。

待吃酒那天,其他亲友早已来到女方家,重头戏是等待男方吃酒的人,宴席开始之前,女方首先将男方家拿来的东西清点(大馍馍、衣服、首饰等女方要求男方一定要买的东西),如果件数不够,女方要求男方用现款补齐。然后将这些东西摆放在桌子上,当地俗称“晒大馍馍”,众亲友看男方家蒸的大馍馍大不大,白不白,服饰好不好,女婿娃长的帅不帅,笑声,故意取闹声起伏不断,喜庆欢乐的气氛溢满庭院。最有趣的是解“对儿瓶”,由女方的弟妹来解。解之前得先“垫瓶底”。执事者故意问解瓶者,瓶子平吗?解瓶着心领神会,摇摇头,这时,新郎将事先备好的包有喜钱的红包垫在瓶底,执事者又问:大家看平了吗?众人异口同声:“越不平了”,一阵哄笑。新郎无奈,又掏出红包垫在瓶底,如此反复,三次,才将红线背身解开。宴席正式开始。女方家重点招呼吃酒的一桌人,众侍客齐上阵,团团围住,猜拳行令,你推我让,争相劝酒,直至将吃酒者灌个酩酊大醉,尽兴而归。

吃酒那天男方家去女方家娶亲, 娶亲者去单来双,其中一人为新郎,另两人为用相人(当地禁忌:属相必须用上方可)。到女家门口,女家将吃酒者放进大门,再把大门立即顶住,把娶亲者挡在门外。这时,新郎将事先准备好的包有喜钱的红包塞进门缝,对方嫌少,再塞,反复几次,女方家才开门迎进。娶亲者带一副大馍馍,一小块“离娘肉”,用红纸包住,上马裤一条,以及新娘动身时洗梳用品。当地习俗讲究将新郎拿来的物品趁其不备藏起来,待到新娘动身时辰一到,急得团团转的新郎只好拿喜钱赎回。在这晚,新郎不敢脱鞋上炕,因为一旦鞋子一脱,也会被眼疾手快的女方亲友藏起来,到时候还得再用喜钱赎回。

送亲时,女方家事先找好用相人(当地讲究:属相用得上)两人,和新娘共三人,与娶亲的三人共六人(双数),有的地方八人。拿着陪嫁品,旧时陪嫁品一般是一对箱子、毡被、衣服、鞋袜、梳妆用具等,与送亲者保持一定距离跟在其后。零时一过,新娘洗梳打扮一番,旧时还要在新娘头上别一朵用红纸做的小花,俗称“抓革儿”,身穿上马红袍,即可动身。走时须带上“对儿瓶”,在瓶内装上草香、艾蒿、甜醅、绿豆、红麦。新娘还要一手拿筷子,一手拿锁子,怀揣“衣饭碗”,内装核桃枣儿。出门时将筷子放在门内,将锁子放在门外,意思是不再为娘家洗锅看门了。离开娘家时恋恋不舍。

新娘一到,迎亲者(用相人)燃放鞭炮,旧时在车道岭、钱家坪有敲锣的习俗。在新娘进门时其他人避而不见。旧时讲究新娘和新郎脚踩红毡走向新房。新郎双手端着用红纸糊的斗子,里面装着豆子,退着走,新娘边走边在斗里抓豆儿向地上撒。走到新房前,先要戳破用红纸糊住的炕洞门。进房后,“娶亲奶奶”(用相人)在斗里放上剪子、锥子、擀面杖,意思在婆家就开始了针线茶饭的生活。现在演变为由新郎一直将新娘抱进洞房,新人上炕,新娘捅破窗户纸,伴娘端来“子孙汤”,让新人喝,然后将饭碗内的枣儿核桃撒在炕上让一对新人抢。寄予早生贵子的良好祝愿。

婚礼、恭喜。十二点一到,主婚人宣布婚礼开始,鸣炮新娘新郎出洞房。首先摆女方陪嫁品,其次是“压箱”,由男女双方直系亲属“压箱”,女方在箱底放入一定数目的喜钱(必须双数),男方必须翻倍放入。压箱完毕,新娘新郎行拜礼。

在甘草店东、西两村,还有闹公婆和闹新郎哥弟、叔伯的习俗。

待喜客走后,庄上的年轻人喊着嚷着争相涌进新房闹新娘,当地俗称“闹新媳妇”。他们坏坏地笑着,前呼后拥,有的让新娘点烟,有的让新娘咬喜糖,有的向新娘索要手帕,有的让新娘新郎共同表演节目,情趣激扬,乐此不疲,俗而不粗,闹而不乱,气氛祥和而幸福。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