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轿船带新娘的人员还有一项特殊的任务——“偷碗”,在午餐之后,悄悄地从女方家拿两只小碗随船带回。这碗又称“子孙碗”,据说将来新娘生下子女用这碗吃饭,会消灾降福长命百岁。为了子孙后代的大事,这碗是非“偷”不可的。说是“偷”,其实是件人人心明肚知的事情,绝不会把你看成偷鸡摸狗之类。
有的人家早就准备了两只精致的小碗放在醒目之处,让你好“偷”,还有的主人特意用红纸将碗包好,并会提醒来人:这里头是两只碗,记住带走。你看,“偷”碗成了“带”碗。“偷”也好,“带”也罢,这碗并不即时送给新郎家。
送碗,还有一套仪式。结婚一般在春节头几天,到了正月十六的“十六夜”,就是送碗的日子。傍晚时分,上轿子船的原班人马会一个不少地来到约定地点,而后手捧红纸包着的两只碗,提着两对新买的小灯笼,带着鞭炮,一路放着结队来到新郎家。新郎家用鞭炮迎进门来,这伙人就一边“喊好”一边走进新房。“喊好”的内容和方法跟闹洞房相似,一人编顺口的词句,说些富贵话、调侃的话,每说一句,众人就应一声“好呃”。喊好之后将灯笼在新房挂好,接着还要“闹”新郎新娘,直到你拿出烟和糖来,这送碗仪式的序幕方告结束。
按下来的“正戏”是吃晚饭。这顿晚餐有三点特殊之处:
其一,所有菜肴必须由新娘亲自掌勺烹制而成,新娘烹饪手艺的高低巧拙由此而知。面对初为人妻的第一场考试,新娘会使出全身的解数,尽可能烧出美味可口的菜肴来。
其二,只要是端上桌的菜,食客必须全部吃光,说是“碗碗空,财运通”。这对那些乡村汉子来说,喝个酣畅,吃个痛快,倒是一次难得的大饱口福的机会。不过,也不全那么舒坦,新娘知道后边会有整她的门坎,于是便提前报复一下:某一碗菜有意不放盐,隔会儿再来一碗放了好多盐的,淡的咸的你都得全部受用。
其三,吃完后满桌子的杯盏碗筷,必须由新娘一人收拾、一人洗漱。撑轿船的这班人也真会捉弄人,每吃光一碗菜,就把空碗倒扣在桌子中央,而且一层一层慢慢往上叠,往往要叠三四层,再把油汤油水朝上浇,看你新娘子怎么拿。还在“月子”里,是不能打破任何一样餐具的。有心计的新娘也会提防这一招,烧菜时尽量不放汤或者少放汤。然而,要拿掉那一堆叠起来滑溜溜的碗盘杯盏,是要花一番“轻功”的。说笑着目睹着新娘子完成全部“作业”,这伙迎娶之时出力流汗的“功臣”们才打着饱嗝一哄而散,完成了他们的全部使命。
婚礼的重头戏在晚宴,晚宴被称作“正席”。参加正席的除了亲友,还有“庄客”,即庄上的头面人物、左右四邻等,一般都要摆上好几桌。屋内放不下就在天井上方搭起厂棚,摆上几桌,再不够就放到邻居家“打公馆”。其时,屋内屋外华灯齐放,亲朋好友络绎不绝,主人、司仪指客入座。开席前,司仪几声招呼,再让新郎向众人三鞠躬,一串爆竹燃响,晚宴正式开始,客人们杯来盅往开怀畅饮。“喜酒喜酒,喝得歪歪扭扭”,此属正当理派,这才有喜庆气氛。
主家堂屋都比较宽敞,通常能摆上四张方桌,坐的是主宾贵客,靠着新房门口的这一桌,则由新娘坐上席,清一色女宾陪着,这就叫“花席”。新娘只能吃个半席,红烧肉这道“大菜”一上桌,炮仗一响,新娘用筷子在肉碗里拨动一下,把个红包封儿朝自己碗底下一压便离开座位转身入房。这时,就有亲戚抱个男孩坐在新娘的位子上,喻示新娘将来要生个儿子,那封儿当然是这男孩的了。上“大菜”一般安排在酒席的中段,端来后,要由主人向众亲友说几句客套话打个招呼才燃放炮仗。这时,除了新娘离席而去,“朝客”要到厨房里送厨长封儿,主人则开始向客人们一一敬酒,晚宴气氛渐入佳境,高潮随之而来。
这也是闹新郎父亲的时候了。闹什么?就是让他出洋像,让人们大笑一阵,开心一刻,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笑耍花样。过去比较简单,用锅墨灰把脸上抹黑,再扛上锅膛门口常用的木制出灰钯子,示众一周了事。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人们开始特意制作成套的道具,使得“装备”逐步完善起来,戴着帽子、挂着钥匙、背着畚箕、扛着钯子,武装整齐,由“执法人员”押着,一桌一桌地去敬酒。遇上手艺好的,用硬纸板及时贴等材料做一顶精美漂亮的“七品芝麻官”式的红色乌纱帽,两片风耳用弹簧连着,一动三颤,既好看又滑稽。碰到认真的,会用不锈钢焊制成小巧玲珑的钯子、畚箕和硕大的钥匙模型。假如亲友中有喜欢恶作剧的,新郎父亲就要吃点苦头。曾经有位公公扛着这样的钯子:钯头是块铸铁,手柄是段钢管,十几斤重,肩头被压红了。脸上还要化妆,没有了锅墨灰,有人就拿擦皮鞋的黑鞋油抹在公公的脸上,那是要用洗衣粉洗上几遍才能“卸妆”的。如今呢,节目内容又有所丰富,有的已经走向“系列化”、“套餐化”,现在新郎的母亲也要戴一副半边贴了红纸的眼镜,让她“睁只眼闭只眼”地跟在丈夫后面同时亮相出行。
这实在是婚礼晚宴中最出彩最有趣的一幕,是一道有滋有味的“大餐”,难怪它已成婚礼中的通行惯例,管你愿意不愿意,闹,总是要闹的。有位村支书为儿子办喜事,他的一帮朋友为他准备了一整套道具和一系列节目。晚宴一开席,他悄无声息地跑了,躲了起来,东找西找找不到。计划岂能落空?一位“铁杆哥儿”搬张板凳往厨房门口一坐:菜不准烧不准端,酒席暂停,主人他什么时候回来,我们什么时候“复工”。一家人只好出去找,十几个人找了半个多小时请回来,酒席得以继续,“节目”按计划进行。
正席,总是这样令人难忘,总能让你在品赏美味佳肴的同时,品味人生乐趣,分享幸福时光。
生活中拥有许多潜在的危险,有可能随时会出现,尤其是无法阻挡的那种灾害,不仅仅是人类的死亡,还会给整个大自然带来难以磨灭的损伤。今天排行榜123小编就来为大家列出世界十大灾难,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在智慧上超乎常人的人,他们的事迹和成就都可以说能让人惊叹的,那么到底有哪几位天才是公认的呢?下面本站就整理了世界十大天才,一起来看看吧!一、牛顿在世界十大天才中牛顿是英国人,被评价...
迢迢牵牛星两汉 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燕歌行二首·其一魏 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
根据美国CNN的研究,认为七种最让阿根廷人喜欢的食物如下:1、烤肉 Asado虽然这道菜在其他国家不过被称为“烧烤”,不过阿根廷的烧烤却是具有相当学问的,对于阿根廷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家庭烧烤或与朋友在...
春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日,俗称“过年”。农历正月初一,即大年初一,也称“元日”或“元旦”。“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元是首的意思,“三元”就是一年的开始、四季的开始、12个月的开...
中国古代阅兵有数千年的历史,第一部编年史《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或战争。阅兵仪式,既是“祀”,也是“戎”,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事。孟津观兵伐纣...
在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广场的绿树鲜花中,一座标志性建筑巍然矗立,这就是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这座为纪念对日作战中英勇牺牲的23名苏联红军贝加尔湖方面军飞行员而修建的纪念塔,是当时苏军在东北各地所建纪念塔建筑...
“百鸟衣” 是苗家人不老的传说。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就流传着“百鸟衣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在杆洞乡,苗家每年都会欢度这个盛会。苗家人无论男女老少,个个身穿节日盛装,精神饱满,围在村中的平地上。苗哥们兴高采...
“青砖碧瓦古民房,翘角雕檐图画廊。”好一幅炊烟袅袅、生活安详的民居图景,这就是广西灌阳县月岭村今天的写照。被称为桂北民居“神秘的大观园”的月岭村,以规划得体,施工精巧的古民居建筑而成名,现在是广西重点...
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镇东垞。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精心修建、精心布置的仿明式建筑。故居参照沈万三致富的各种传说、经商的坎坷历史、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通过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