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幻无穷。通过看云,常常可以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重视云的观测。《诗经·小雅》》曰:“上天同云,雨雪雰雰”意思是说,下雪的云,在天空中是均匀一色的。的确,冬季下雪之前,云层常常是比较均匀的高层云;而当下雪时,就变成雨层云的,云的分布同样也比较均匀。
夏季下大雨的云一般是怎样的呢?北宋苏轼形容:满座顽云拨不开……浙东飞雨过江来。这里的“顽云”,就是现在说的聚集浓密、含雨量丰富的积雨云。唐代李肇《国史补》中,则有“暴风之候,有炮车云”的话。这种云底部平坦,云顶隆起,群峰争奇,渐渐顶部伸展,呈砧状,很像炮车。当这种结构最终形成时,那就绝对是对流强烈的积雨云了。
古人还根据云层的形状、薄厚、颜色及其变化,总结出一系列“看云识天气”的谚语。如“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其中的“城堡云”和“炮车云”形状相仿,都是可以产生雷阵雨的云体。
不仅有“看云预测雨”,也有“看云预测晴”。如“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这里的“鱼鳞斑”指的是一种透光高积云。这种云体比较高,也不厚,一般预示着持续晴日。
在唐代有关民间天气经验的书籍中,最有名的是黄子发的《相雨书》。这本书收集了唐代以前的一些天气预测经验,有些至今还很有价值。例如书中说:云中出现黑色和红色,就会下冰雹。现在进行人工防雹作业时,也需判断是否有雹云。雹云的颜色先是顶白底黑,而后,云中出现红色,形成白、黑、红的乱纹云丝,云边呈土黄色。可见,对可能下冰雹的云的颜色,二者描述基本一致。
如今,各种版本的云图画册是提高气象科技人员看云能力的良好工具。这些精美逼真的云图,一般要借助于现代摄影技术。但在古代,依靠手工描摹和文字说明,也制作出了许多云图。目前发现的最早云图是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天文气象杂占》(西汉帛书)和敦煌出土的《占云气书》(唐天宝初年)。明代典籍《正统道藏》中有《雨畅气候亲机》《雨晒气候亲机》两篇,内有云图39幅。
古人制作的这些云图,不少可以直接运用到“看云识天气”的实践之中。以明清时期的《白猿献三光图》为例,其中载有132幅云图,每幅图上都有说明,以日、月、星和银河作背景,根据各种云的特征和变化,描绘成云图,可用于天气预报,而且绝大部分图文都符合现代气象观测学基本原理。
古代文人也有自己的看云心得。“有轻虚之艳象,无实体之真形。”这是陆机在《浮云赋》的开头,对游移于空中的浮云的描写。接着,他又写道:“或如钟首之郁律,乍似塞门之寥廓。”无形的浮云被诗人进一步赋予了空间立体的形象,使人感到晴日的云彩,既固有悠悠漂移的习性,又可生恢恢壮观的场面。
云和雨往往是不可分的。早在西汉,董仲舒就在《雨雹对》中说:“攒聚相合,其体稍重,故雨乘虚而坠。风多则合速,故雨大而疏;风少则合迟,故雨细而密。”译成现在的话就是,雨滴是由小云滴受风合并变重下降而成的;风大使云滴合并得快,这就使下降的雨滴大而比较疏;风小使云滴合并得慢,这就使下降的雨滴细而比较密。这种从微观角度说明雨滴的形成过程,基本上和现代暖云降雨理论相符。
不仅古代科学家对云雨形成机制有论述,古代诗人还知道云中含水的常识——“纵使清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同时,似乎也清楚云雨转换之道理——“云腾致雨,露结为霜。”只是古人对云的认识,大体还处于直观的感性阶段。晋人张协在《杂诗十首》中写道:“腾云似涌烟,细雨如散丝。”这种似涌烟生密雨的腾云显然就是碎雨云。它高度低、移动快,上有蔽光云层,所以地面上的人看它就形似涌烟了。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