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格镇慈惠宫位于福建省南部漳州市平和县山格镇山格村,是省级涉台文物保护单位,其闽台乞龟民俗列入第三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据记载,现宫中供奉的大众爷公是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当地民众为了纪念戚家军抗倭救民,将戚继光奉为神明,长期香火供奉,以表思念。明、清年代随着民众迁徒台湾,大众爷神明在台湾广为供奉,是闽台两岸信众亲缘的历史见证。
每年一度(农历七月十九)的漳州市平和县山格慈惠宫庙会,主题活动是戚家军祭祀仪式,即漳台乞龟民俗。
漳台乞龟民俗作为慈惠宫赶庙会特有的传统习俗之一,声名早已远播海内外,成为闽台共同信仰的传统民俗活动。台湾云林县的寒林寺与泰安宫,是由山格慈惠宫分灵出去的庙宇,三座庙宇都将乌龟奉为信仰物,都有类似摸龟祈寿的民俗。该民俗活动由山格慈惠宫与台湾的寒林寺、泰安宫联合向福建省申报“非遗”,以被确认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年一年一度的庙会慈惠宫现场人山人海,香火萦绕。最引人注目的是天井里很多大小不一前来赴庙会的灵龟,大人小孩争相去触摸它们的身体,以此祈求平安、吉祥、长寿。
据有关史志记载,这座慈惠宫始建于北宋初年(公元960年),虽然屡毁屡建,但自明洪武元年(1368)以来,宫庙主体建筑分金始终无变,风格始终“修旧如旧”,迄今已有1050多年历史。因此说,慈惠宫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古建筑,是一座名副其实“千年古刹”。
走近慈惠宫,慈惠宫背靠山格山,前横马肚溪,坐北朝南,三间二进,琉璃碧瓦,仰红俯绿,备极华焕。前殿面宽三间,进深一间,单檐悬山顶,三川燕尾脊式,抬梁式构架;明间正脊升高,饰二龙朝鲤鱼托火珠;两次间较低,正脊各饰一龙,龙身倒卷龙头朝内,脊端燕尾。殿前两侧置石狮一对,踞坐于四周雕刻八宝纹理的束腰须弥座上,两厢顾盼,活灵活现。前墙作仪门,明间内凹,开中门,两侧对看各配一边门。正门额悬金字匾“慈惠宫”,遒丽苍劲,位书法家沈硕舜所题。门竖刻联:“慈心安居古庙家家朝拜为谢神恩;惠意正定座祥宫户户敬仰乃颂明德。”镶名“慈惠”,阳凸烫金,辉煌显眼,直指人心。
走进慈惠宫,前殿两山前各筑神坛,上砌双层重檐歇山顶式砖神龛,前配轩式拜亭。前殿中梁,左悬大铜钟,右挂大皮鼓。前殿和正殿中隔天井,左右各设过水廊房,相通前后两殿。正殿正面敞开,三面筑墙,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燕尾脊式,抬梁式构架。屋顶琉璃碧瓦,仰红俯绿;明间饰二龙护宝塔;脊端外饰双燕尾,内配卷草翘角。正殿内立圆石柱6根,檐柱和内外金柱2根,下布剔雕八角石础,上接木柱。前后金柱间正贴“二通三瓜”叠斗式五架抬梁。正殿6根圆柱各镌联语,檐柱联“一片慈怀临庶众,万般法相济人家”;外金柱联“慈海泛灵稃普度众生登道岸,惠人明正直包罗万象启神宫”;外金柱联“座上莲花菩萨慈悲看世相,炉中宝篆阴阳燮理济群生”。殿内悬匾二方:一为“在云雾中”,草书,字迹逸宕灵动,为明万历年间浙江按察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左参议张佐治手书;二为“白云深处”,楷书,字迹遒媚浑深,为命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所书,至为珍贵。正殿后墙前设神坛三,供奉三宝、观音、弥勒、十八罗汉、伽蓝爷公、大众爷公等,肃穆庄严,威灵显赫。
慈惠宫原本主祀观音菩萨,原名马溪岩,又称观音亭。
直到明代末年,宫中建起“庙中庙”,也就是在正殿右次间砖砌硬山式双坡神龛,龛开中门,龛中侍奉“大众爷公”雕像,乌面长须,身着官服,顶戴双翎冠帽,手持龙杖,端坐龙轿,气宇轩昂,气象威严,正如神龛两侧屏风联语所云:“浩气如虹思挂剑,清声引凤忆吹箫”;“大我自然无我,众魂提振国魂”。
据传,“慈惠宫”供奉的“大众爷公”是明朝时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的“化神”。据史料记载,明嘉靖晚期,倭寇开始大规模侵犯我国东南沿海。平和县山格一带虽然不是沿海地带,但由于地处九龙江西溪支流的花山溪、高际溪、马肚溪等河道交叉点,水上交通方便,因而屡屡受到倭寇的侵扰。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倭寇从福清、莆田、泉州直驱南下进犯漳州。经天宝、南靖、漳浦后,进入平和县,所经村镇被倭寇“焚劫杀掠不计其数”。在此紧急时期,朝廷派遣山东蓬莱人戚继光带领将士南下,进入平和,运用当地的抗倭力量,与倭寇展开激烈战斗。由于“戚家军”英勇善战,加上乡兵对倭寇怀有深恨,同仇敌忾,倭寇节节败退,倭寇被歼灭四百人,而戚家军仅阵亡80多人。
“戚家军”在山格驱逐倭寇后,平和县民众感念戚家军平倭之功德,把戚继光和阵亡将士奉为神明,视为地方保护神,欲建寺庙祭祀。但由于连年遭遇倭寇的掳掠烧杀,生产凋敝,根本拿不出银子盖新庙,便在马溪岩(观音亭)正殿右侧右殿内建“庙中庙”,主祀戚继光,当地民众尊称为“大众爷公”;同时,在前殿右侧设坛俸祀“戚家军”山格抗倭阵亡将士,当地民众尊称为“众公妈”。据漳州文管部门考证,这座宫庙是漳州地区惟一奉祀戚家军阵亡将士和拜祀戚继光的宫庙,具有较高的文物历史价值,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申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大众爷公”信仰的逐渐深入,慈惠宫自明末清初以来还逐渐形成了以祭祀“大众爷公”为中心的系列民俗活动,每年七月十五至十九,都要举办“扛猪公”、“掷孤米”、“灵龟归庙”、地方戏表演、龙艺表演等内容丰富的纪念活动。其中,最有意思的是“扛猪公”。每次“扛猪公”时都要有三头大公猪和一只羊,“猪公”口含“菠萝”(方言谐音“旺来”),身披用大红纸剪成的猪公衫,衫上贴有“合境平安”,还有“福”、“禄”、“寿”、“喜”等字样,脖子上还挂着一大串铜钱,伏在特制的“猪公轿”上,由四位穿明朝长衫的青壮汉子扛着沿街游行,后面还跟着一支吹吹打打的乐队,紧随其后的是临时请来的戏班,“戏子”们或化装成《西游记》人物,或装扮成“八仙过海”里的神仙,而且还杂以清唱。最后,才来到山格慈惠宫(大众爷公庙)前,朝拜“大众爷公”,整个活动真是热闹非凡。这种宰猪羊、塑龟鼋结队朝拜的年例,是当年“戚家军”歼倭告捷,百姓慰劳戚家军民俗的传承。庙会期间,庙里照例为香客免费供奉客斋饭五天。据老人说,大众爷公庙会,自明朝中叶创立至今,年年庙会、香火不断,代代相传。旧时前来朝拜大众爷的船只,多时有三五百条,沿“大众爷公庙”前马溪排成船队,顺流直下数公里远,蔚为壮观。如今,这一风俗从明代至今,绵延不衰,“大音自成曲希声叹古今,众唱本万籁浩歌泣鬼神”。这一系列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区域性特点的民俗活动,既重现了当年民众欢迎犒劳戚家军的场景,反映百姓对戚将军的爱戴和追思,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纪念除暴安良的英雄,缅怀抗御侵略的英烈。慈惠宫纪念戚家军抗倭民俗仪式(闽台乞龟习俗)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以其丰富的积淀、深厚的根基、独特的魅力,培育、滋养、联系和吸引着海峡两岸同胞和海外侨胞,鲜明地向世人昭示了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手足情深的历史渊源。
近年来,慈惠宫已成为海外侨胞、港澳台胞回祖国大陆参观朝拜的一个新热点。到山格慈惠宫大众爷庙寻找祖庙分灵和进香的信众越来越多,据慈惠宫管委会会长吴青海介绍:每年举办“大众爷民俗节”活动,前来参加活动的台胞有两三百人。1991年慈惠宫重修时,不少台胞为了表达他们不忘祖宗,不忘家乡的情怀,踊跃捐款筹建。在平和投资创业的台胞胡捷允先生是山格慈惠宫重建发起人之一,台湾苗栗县的陈泳村先生、施宏先生、陈谷名先生,台湾鹿港黄忠慕、林丽春伉俪,以及台湾彰化县的陈镜中先生,陈文华、胡雪珠伉俪等,在回乡寻根谒祖之机,踊跃为重修捐款,并在慈惠宫边上共同修建起了一座慈惠阁。随后,两岸“大众爷公”信众日益庞大,活动日益频繁,捐资扩建配套“大众爷公庙”设施不断增多,在慈惠宫宫前庙后及左右两侧不断兴建起“八卦亭”、慈惠楼、八角亭、楼阁、大埕、凉亭、左右两厢碑廊、大众剧场、文化活动中心、老人活动中心、青年科技馆等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一个规模宏大、圣地整洁、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宗教朝圣、民俗活动、民间信仰、休闲旅游胜地,既为“大众爷公庙会”民俗活动提供足够宽敞的场所,也为广大信众利用庙会举办农副产品市场交易,促进生产与生活用品的物资交流,也为地方有关部门开展“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提供一个良好载体和平台。
平倭功绩万民仰,心香一瓣慰忠魂。戚继光入闽抗倭功惠民众,山格一带四乡民众感恩戚继光恩德,将“戚继光”神化为慈惠宫“大众爷公”,连同剿倭殉难将士(后人称为“众公妈”)一并奉侍。这既与戚继光在平和山格平倭业绩有关,同时也是民俗自然演化的结果,是人们追思戚将军平倭功业的宗教化表现形式,也是区域性民众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民间形式,对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
慈雨无声稣万物,惠风着意指群生。慈惠宫这座千年古建筑,已然成为一方风土人情的眷恋,一种民间民俗信仰的载体,更成为一种文化情感的寄托、爱国情怀的摇篮……,对于我们,对于忙碌而浮躁的现代社会,慈惠宫依旧古风袭面,宁静致远,那慈雨惠风般无声却着意的乡愁让你触手可及,毕竟,那是我们心中的美、是我们文化的根,是我们传统的魂。(本文根据张万土、宗教那些事等提供的资料整理而成)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
驱车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向西行驶,快到旅游胜地帕福斯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宁静的海域。海水的颜色淡淡的,格外温柔,不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地中海那样蓝得深不可测。人到了这里,只觉得心化了,除了温柔地凝视着海...
玉环是中国文旦之乡,文旦种植有上百年历史,该果营养丰富、清甜爽口、清肺润肠。玉环位于浙江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中段,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玉环县是国家级文旦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