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博罗县罗阳镇的婚嫁习俗

猴哥2023-10-01

博罗县罗阳镇的婚嫁习俗

博罗县罗阳镇解放前的婚嫁习俗,基本上同封建时代的婚嫁习俗差不多。只有那些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少部分人,才采用婚纱西服的新式结婚礼仪,其他大部分工作人员及地方绅士、平民百姓等,都采传统的婚嫁仪式。

传统婚嫁习俗,情节多、手续繁、时间也长。那时婚嫁的男女,大多数互相不认识,由媒人撮合,靠父母主持。而最惨的是出嫁的女人,嫁的是什么样的人?年龄多大?长相及人品如何?自己一无所知。那时重男轻女,女子能上学读书的人极少极少。她们大多是思想迷信,相信命运。认为一切遭遇,都是命中注定,所以只有默默地承受。

那时的姑娘嫁人,要遵守很多传统的礼教习俗。第一个难关就是出嫁前一天晚上的“哭乸”。所谓“哭乸”,就是把内容相应的语句,用罗阳原有的哭乸曲谱,用本地话或客家话半哭半唱地表达出来。哭乸和唱歌一样,一首一首的。比如哭阿妈一首、哭阿爸又另一首……这样姑娘们在出嫁前,就要学会几十首“乸”。在没文化的人来说,的确是不容易的,因此姑娘到了十来岁,就要向一些比自己大的姑娘或母亲、阿娘阿婶等人学习哭乸。如果姑娘出嫁时不会哭乸,就是不正常,会被人看不起,就是个很蠢或者弱智的人。但也有人不会哭的,那就要请一个会哭的人给她扶坛——即坐在旁边小声提一句,她跟着哭一句。

新娘子到了出嫁前一天中午,就请相好的姐妹来陪嫁。这些陪嫁的姑娘们,按照习俗例规,买了几包长方形红纸包着的糕饼,送给新娘作为贺礼。这天下午晚饭后,新娘和陪嫁的姑娘们就一起住上木板楼上,当地人叫“打(读阳平音)楼”。新娘到了八点多就开始哭乸了。她对生人不叫哭,而叫“叹”。她对家里的人,从长辈开始,一直到比她小辈的小孩子,都要一个个的“叹”过。最后才哭已死去的父母,如父母都健在,那就不用哭了,就接着“叹”那些来陪嫁的姑娘。一直到夜深,新娘声音差不多嘶哑了才结束。

博罗县罗阳镇的婚嫁习俗

第二天是正式结婚日,女家要请人来做一些酒菜款待亲戚朋友,要情人把嫁妆送到男家。下午要接待男家来迎娶的人,很多事要准备。按罗阳的例规,男家接新娘的时间都是在下午,接到家中刚好傍晚。当时接新娘工具是花轿。花轿临门一会,要几个身体好的妇女上楼把新娘拉下来,而陪嫁的姑娘们就守在楼门不让人上去,情况很紧张,这种形式叫“打楼”。几番周折,才把新娘拉下来,让新娘坐在一个竹编的大窝栏中,请一个命好的女人(即有丈夫有子女的女人),给她梳头打扮,然后一人背她上轿,一人拿着扎了丝茅桃梗的竹筛子,挡着新娘头上。到了花轿前,要用丝茅桃梗打轿内和四角,才让新娘进轿内。新娘在别人给他梳头,背她上轿时,都要哭乸,用一些吉祥话答谢别人。花轿在鼓乐炮仗声中起行了,新娘要哭乸,走了一小段路,新娘把抹泪的小手巾丢出轿外,哭最后两句:“抹泪手巾地下丢,从今不再眼泪流。”这样就完成哭乸任务了。

现在讲讲新郎家的情况。在娶亲那天早上,新郎要花挂红。即戴上礼帽,礼帽两边各插上三支红金纸花。穿上长衫,左右肩斜下挂两条红布条。客人到来时吹鼓手鼓乐声响,新郎就要站到大门口接客。到开席时,因地方不大要流水般开席,客人们陆续的离去和到来,新郎接送客时间很长,不堪疲惫。

博罗县罗阳镇的婚嫁习俗

中午过后不久,要准备去迎娶新娘了,鼓乐队、烧炮仗的人,新郎、花轿等很多人前往。烧炮仗的都是新郎的同学、亲朋等青年人,炮仗是各人自备的。这些人第二天下午再到新郎家吃一顿,晚上开展弄新娘活动。

迎亲队伍要在县城大街游行一趟,锣鼓声炮仗声震耳欲聋,借此以炫耀迎亲家的排场,也给这沉寂的古城增添一份欢乐气氛。到达女家,也延续烧炮仗十多分钟才肯罢休。

17时后,女家经过几番周折,终于把新娘送上了花轿。于是迎亲队伍又响着锣鼓烧着炮仗送新娘子回来。到门口花轿停下,迎亲的年轻人纷纷点着炮仗扔向花轿,直到烟雾弥漫,送嫁的新娘哥叔们向他们求饶,他们才停手。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