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潮汕铁枝木偶(2)

青衣沾雨2023-08-08

由台湾布袋戏观察铁枝木偶

台湾布袋戏也是中国木偶戏中的重要分支,而它的创新使得它的辉煌得以延续,那么它对于步入困境的铁枝木偶是否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呢?

布袋戏起源于17世纪中国福建泉州或漳州,其布偶的头是用木头雕刻成中空的人头,除出偶头、戏偶手掌与人偶足部外,布袋戏偶身之躯干与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装;演出时,将手套入戏偶的服装中进行操偶表演。而正因为早期此类型演出的戏偶偶身极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被称为“布袋戏”。

随着明末时期大量居民迁移台湾,布袋戏被带到了台湾,并开始流行起来。然而彼时辉煌的传统布袋戏与今日不同。现在台湾所流行的是创新后动漫式的以“霹雳公司”为首的霹雳布袋戏。

台湾布袋戏的发展创新经历了金光布袋戏、电视布袋戏、霹雳布袋戏三个时期。1950年代,布袋戏开始运用声光等技术,而剧情天马行空、光怪陆离,后来延伸出武侠小说所说的打不死的“金刚体”,这种人物光是现身就会出现“金光闪闪,瑞气千条”,气势逼人,所以称为“金刚戏”或“金光戏”。1970年代,当地艺人黄俊雄将布袋戏推上电视屏幕,打开电视布袋戏荧幕,其创作的《云州大儒侠》创下至今无人可敌的97%傲人收视记录。1980年代,黄俊雄的两个儿子黄文择和黄强华以原有的戏迷老观众做基础,成立“霹雳”公司,及时加入市场,赚进了雄厚的资金,1995年两人成立“霹雳卫星电视台”,更在云林县虎尾镇老家盖起千坪的摄影棚,全力往影音出租与有线电视台发展。

到了21世纪的新时代,台湾布袋戏仍旧走在创新的路上。近年来,一个叫做“三昧堂”的文创团体在台湾走红,办了大大小小超过50场展览和活动,甚至红到大陆,受邀到北京参加国际动漫展。

“三昧堂”其实是由7个业余的布袋戏爱好者所组成的以自创戏偶为主的玩家团体。通过社交网络逐渐吸引人气,精巧的工艺、惟妙惟肖的表演技艺与独特的创意让人眼前一亮,后来渐渐开始被大家认识,参加展览,以自创偶为观众表演其布袋戏。它的成员来自于不同的工作领域,有大学讲师,有电视台音控导播,也有经营个体户、工厂作业员,他们分担了团体中的不同任务,从市场营销、木偶设计、偶衣设计、木偶造型到兵器道具制作、表演口白、操偶。就是这么一群“乌合之众”把布袋戏的创新又带到了新的高点。

贯穿布袋戏创新发展的是它一步步的产业化,而产业化对于潮汕铁枝木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综合多个对台湾布袋戏发展的研究表明,它的产业化基于文化资产、宣传营销、市场需求的满足,然而这需要有志之士去把这些问题外化成为现在铁枝木偶所面临的问题。成功或许不能复制,但是潮汕的这一技艺能不能看布袋戏的发展之路,找出自己的方向,试着迈出第一步呢?

当今时代是创客时代,国家政府都在呼吁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社会以及专家学者都投入于创业创新的思考,而文化创业也亦离不开整一个的社会大环境,需要有能力、热情的个人投身于自己所专注的领域,或者借用互联网,实现“互联网+”,或者借用金融,利用资金实现文创的产业化……在当今社会,在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没落”的时间点,需要着许许多多这样的个人、草根。草根文化或许能一点点为传统文化的复兴助力。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